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01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技术问题如下:现有设备无法根据电气元件的发热情况局部调节散热功率,从而使得当局部位置的发热量突然升高时,需要全局提高散热功率,不利于节能减排。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包括有散热组件和换热组件等;换热组件与散热组件相连接。使用时通过分隔换热对电气元件降温,此过程中空气无需直接接触电气元件,从而避免了空气将水汽和灰尘携带至电气元件表面,进而避免灰尘降低电气元件散热效果的问题,同时自动增加温度突然身高的换热空腔中的气流量,对散热突然升高的电气元件进行针对性提高散热功率,避免了全局提高散热功率导致的能源浪费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An energy-saving charging pile with e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充电桩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设备通常采用风冷对充电桩电气元件进行散热,而风冷需要将外界空气抽至充电桩内部直接接触其电气元件,即使设有过滤网,空气也会将部分灰尘和水汽携带至充电桩电气元件上,灰尘复合水汽堆积于电气元件表面,严重影响其散热效果,长此以往容易出现电气元件过热的问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现有设备无法根据电气元件的发热情况局部调节散热功率,从而使得当局部位置的发热量突然升高时,需要全局提高散热功率,不利于节能减排。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设备无法根据电气元件的发热情况局部调节散热功率,从而使得当局部位置的发热量突然升高时,需要全局提高散热功率,不利于节能减排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
[000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包括有底板、第一圆筒、第二圆筒、充电柱本体、调节板、弹簧、第一联动块、第二联动块、散热组件、换热组件和除尘组件;底板上侧中部固接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上侧固接有第二圆筒;第二圆筒上侧安装有充电柱本体;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内侧之间安装有具有检测功能的散热组件;第一圆筒内侧安装有换热组件;散热组件将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转移至换热组件内部,换热组件通过流动空气将热量带出,对第二圆筒中的电气元件进行转移式换热降温;换热组件与散热组件相连接;换热组件中部安装有十二个调节板,并且十二个调节板为环形阵列设置;十二个调节板下部均固接有两个弹簧;二十四个弹簧上端均与换热组件相连接;十二个调节板下部离心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联动块;换热组件上固接有第二联动块;换热组件驱动第二联动块运作,第二联动块驱动对应的第一联动块运作,第一联动块驱动对应的调节板运动,用于增加温度突然升高的换热区的气流量;第一圆筒下部安装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将携带热量的空气向上排出,配合换热组件进灰尘自清理操作;除尘组件与散热组件相连接;除尘组件与换热组件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散热组件包括有换热块、隔热板、第一换热片、管道、温度传感器和降温集合;第二圆筒内侧固接有十二个换热块,并且十二个换热块为环形阵列设置;第二圆筒内侧固接有十二个隔热板,并且十二个隔热板与十二个换热块交替设置;十二个换热块向心侧均固接有多个第一换热片;十二个换热块内部均镶嵌有一个管道;十二个管道下部均穿插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第一圆筒内侧安装有降温集合;降温集合与管道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降温集合包括有连接柱、第三圆筒、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水泵、换热板、
第二换热片和漏斗;第一圆筒内侧中部固接有四个连接柱;四个连接柱之间固接有一个第三圆筒;第三圆筒内侧上部固接有第一隔板;第一圆筒内侧上部固接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十二个管道固接;十二个管道下部均连通有一个水泵;第一隔板外沿贯穿设置有二十四个漏斗,其中十二个漏斗分别与相邻的水泵相连通,另十二个漏斗分别与相邻的管道相连通;每两个相邻的漏斗之间均连通有一个换热板;十二个换热板均与第三圆筒固接;十二个换热板向心侧均固接有多个第二换热片。
[0008]进一步的,换热组件包括有第四圆筒、第三隔板、支撑架、风扇、第一过滤网、连接环、升降集合和驱动集合;第一隔板下侧固接有第四圆筒;第四圆筒外侧固接有十二个第三隔板,并且十二个第三隔板为环形阵列设置;十二个第三隔板外侧均与第三圆筒固接;十二第三圆筒上侧均与第一隔板固接;第四圆筒内壁下侧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中部安装有风扇;第四圆筒内壁下侧固接有第一过滤网,并且第一过滤网位于支撑架下方;第四圆筒下侧固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十二个第三隔板固接;第四圆筒内部与十二个调节板滑动连接;第四圆筒下侧与二十四个弹簧固接;连接环下侧安装有升降集合;升降集合上安装有驱动集合。
[0009]进一步的,第四圆筒上部开设有十二个缺口,并且十二个缺口为环形阵列设置。
[0010]进一步的,第四圆筒、十二个第三隔板、连接环和第三圆筒之间形成有十二个换热空腔,并且十二换热空腔为环形阵列设置。
[0011]进一步的,升降集合包括有电动推杆、第一联动环和齿环;连接环下侧固接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之间固接有一个第一联动环;第一联动环内部转动连接有齿环;齿环内侧下部与第二联动块固接。
[0012]进一步的,换热组件还包括有导流块;第四圆筒外侧固接有十二组导流块,并且十二组导流块为环形阵列设置,每组导流块中均含有五个。
[0013]进一步的,除尘组件包括有出气舱体、限位块、第二过滤网、毛刷、第一弹力伸缩杆、绳索、盖板、第二连接块和联动集合;第一圆筒下部贯穿设置有十二个出气舱体,并且十二个出气舱体为环形阵列设置;十二个出气舱体内侧下部均固接有一个限位块;十二个出气舱体上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二过滤网;十二个出气舱体上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毛刷,毛刷与相邻的第二过滤网相接触;十二个毛刷离心侧均固接有两个第一弹力伸缩杆,第一弹力伸缩杆与相邻的出气舱体固接;十二个毛刷向心侧均固接有两个绳索,绳索与相邻的出气舱体滑动连接;十二个出气舱体下部均插拔连接有一个盖板;十二个盖板下侧均固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相邻的绳索固接;第一圆筒外侧下部安装有联动集合。
[0014]进一步的,联动集合包括有第二弹力伸缩杆、第二联动环、第三连接块和第三联动块;第一圆筒外侧下部固接有四个第二弹力伸缩杆,四个第二弹力伸缩杆的伸缩端之间固接有一个第二联动环;第二联动环上侧固接有十二个第三连接块,十二个第三连接块分别与相邻的盖板固接;第二联动环内侧前部和内侧后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三联动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通过分隔换热对电气元件降温,此过程中空气无需直接接触电气元件,从而避免了空气将水汽和灰尘携带至电气元件表面,进而避免灰尘降低电气元件散热效果的问题;
[0016]通过设置导流块,使得换热空腔中向心侧的空气撞击导流块,导流块将空气向离心侧导流,即使得换热空腔中向心侧的空气斜向撞击换热板和第二换热片,进而提高冷却
换热效果;
[0017]通过第二联动块带动第一联动块向下运动,第一联动块带动调节板向下运动,使第四圆筒上部最左方的开口扩大进而提高空气进入至最左方的换热空腔中的流量,从而提高对最左方的换热液的换热效果,进而实现了对散热突然升高的电气元件进行针对性提高散热功率,避免了全局提高散热功率导致的能源浪费的问题;
[0018]通过直角设置的出气舱体,使得空气向上流入至外界中,避免高温气体从下部重新流入至第四圆筒内部,从而避免降低冷却效果,同时实现了自动除尘功能,大大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的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包括有底板(1)、第一圆筒(2)、第二圆筒(3)和充电柱本体(4);底板(1)上侧中部固接有第一圆筒(2);第一圆筒(2)上侧固接有第二圆筒(3);第二圆筒(3)上侧安装有充电柱本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板(308)、弹簧(309)、第一联动块(3010)、第二联动块(3014)、散热组件、换热组件和除尘组件;第一圆筒(2)和第二圆筒(3)内侧之间安装有具有检测功能的散热组件;第一圆筒(2)内侧安装有换热组件;散热组件将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转移至换热组件内部,换热组件通过流动空气将热量带出,对第二圆筒(3)中的电气元件进行转移式换热降温;换热组件与散热组件相连接;换热组件中部安装有十二个调节板(308),并且十二个调节板(308)为环形阵列设置;十二个调节板(308)下部均固接有两个弹簧(309);二十四个弹簧(309)上端均与换热组件相连接;十二个调节板(308)下部离心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联动块(3010);换热组件上固接有第二联动块(3014);换热组件驱动第二联动块(3014)运作,第二联动块(3014)驱动对应的第一联动块(3010)运作,第一联动块(3010)驱动对应的调节板(308)运动,用于增加温度突然升高的换热区的气流量;第一圆筒(2)下部安装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将携带热量的空气向上排出,配合换热组件进灰尘自清理操作;除尘组件与散热组件相连接;除尘组件与换热组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包括有换热块(201)、隔热板(202)、第一换热片(203)、管道(204)、温度传感器(205)和降温集合;第二圆筒(3)内侧固接有十二个换热块(201),并且十二个换热块(201)为环形阵列设置;第二圆筒(3)内侧固接有十二个隔热板(202),并且十二个隔热板(202)与十二个换热块(201)交替设置;十二个换热块(201)向心侧均固接有多个第一换热片(203);十二个换热块(201)内部均镶嵌有一个管道(204);十二个管道(204)下部均穿插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05);第一圆筒(2)内侧安装有降温集合;降温集合与管道(204)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降温集合包括有连接柱(206)、第三圆筒(207)、第一隔板(208)、第二隔板(209)、水泵(2010)、换热板(2011)、第二换热片(2012)和漏斗(2013);第一圆筒(2)内侧中部固接有四个连接柱(206);四个连接柱(206)之间固接有一个第三圆筒(207);第三圆筒(207)内侧上部固接有第一隔板(208);第一圆筒(2)内侧上部固接有第二隔板(209);第二隔板(209)与十二个管道(204)固接;十二个管道(204)下部均连通有一个水泵(2010);第一隔板(208)外沿贯穿设置有二十四个漏斗(2013),其中十二个漏斗(2013)分别与相邻的水泵(2010)相连通,另十二个漏斗(2013)分别与相邻的管道(204)相连通;每两个相邻的漏斗(2013)之间均连通有一个换热板(2011);十二个换热板(2011)均与第三圆筒(207)固接;十二个换热板(2011)向心侧均固接有多个第二换热片(20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高效散热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换热组件包括有第四圆筒(301)、第三隔板(302)、支撑架(303)、风扇(304)、第一过滤网(305)、连接环(306)、升降集合和驱动集合;第一隔板(208)下侧固接有第四圆筒(301);第四圆筒(301)外侧固接有十二个第三隔板(302),并且十二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兴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