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琚棉希专利>正文

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986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挂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包括人字形牵引架,所述牵引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牵引梁,两根所述牵引梁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牵引梁包括与主车连接的前牵引段和与挂车车架底部连接的后牵引段,沿所述牵引梁长度方向,所述前牵引段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底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后牵引段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底面的距离逐渐减小。牵引架为人字形结构,且牵引架与主车连接的前段和与挂车车架连接的后段与牵引架底部均形成一定的夹角,有利于提高挂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牵引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与挂车车架连接牢固,且易于生产加工,降低成本。

Trailer herringbone 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挂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挂车是指由主车牵引而本身无动力驱动装置的车辆,其中牵引挂车行驶的驱动车节称为主车或车头。挂车由于承载重力大并且车身长,具有迅速、机动、灵活、安全等优势,可方便地实现区段运输,是一种公路运输的重要车辆。挂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牵引装置将主车与车厢连接,从而带动挂车进行行驶,因此牵引装置是挂车行驶中,作为传递主车牵引力的主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牵引装置一般包括牵引板、牵引销、横梁以及纵梁,其中牵引机构中的横梁与挂车车架的大梁固定连接。由于挂车行驶过程中,牵引装置不仅需要承载牵引挂车的牵引力,而且还要承载在复杂路面上或突然加减速时产生较大振动和冲击力。现有的挂车牵引装置无法满足需求,存在安装结构不牢固,容易脱焊,挂车行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较低,使用寿命低,而且现有的牵引装置结构复杂,加工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其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装牢固,易于生产加工,提高挂车行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牵引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包括人字形牵引架,所述牵引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牵引梁,两根所述牵引梁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牵引梁包括与主车连接的前牵引段和与挂车车架底部连接的后牵引段,沿所述牵引梁长度方向,所述前牵引段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底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后牵引段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底面的距离逐渐减小。进一步,所述前牵引段上表面与所述牵引梁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15°,所述后牵引段上表面与所述牵引梁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15°。进一步,所述牵引架人字形分叉点位于所述前牵引段。进一步,所述前牵引段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两段所述前牵引段、所述挂车车架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前牵引段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设置有连接孔。进一步,所述前牵引段底部铰接有支撑装置。进一步,两段所述后牵引段之间的夹角为30~8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包括人字形牵引架,所述牵引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牵引梁,两根所述牵引梁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牵引梁包括与主车连接的前牵引段和与挂车车架底部连接的后牵引段,沿所述牵引梁长度方向,所述前牵引段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底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后牵引段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底面的距离逐渐减小。牵引架为人字形结构,且牵引架与主车连接的前段和与挂车车架连接的后段与牵引架底部均形成一定的夹角,有利于提高挂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牵引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与挂车车架连接牢固,且易于生产加工,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牵引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牵引架2——牵引梁21——前牵引段22——后牵引段3——加强板4——接头41——连接孔5——支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包括人字形牵引架1,所述牵引架1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牵引梁2,两根所述牵引梁2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牵引梁2包括与主车连接的前牵引段21和与挂车车架底部连接的后牵引段22,沿所述牵引梁2长度方向,所述前牵引段21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底2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后牵引段22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2底面的距离逐渐减小。两根牵引梁2的前牵引段21固定连接(如焊接)形成人字形牵引架1,两段后牵引段22形成一定夹角,通过人字形结构牵引架1,主车与牵引架1的前端连接,挂车车架底部与牵引架1的两根分开的后段连接,且牵引架1前端(即前牵引段21)和牵引架1后端(即后牵引段22)与牵引架1底部均形成一定的夹角,有利于提高挂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牵引装置的使用寿命吗,有利于提高牵引架1与车厢连接牢固性。所述前牵引段21上表面与所述牵引梁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15°,优选夹角为5~10°,所述后牵引段22上表面与所述牵引梁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15°,优选夹角为5~10°,有利于提高挂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述牵引架1人字形分叉点位于所述前牵引段21,有利于提高牵引架1与车厢连接牢固性。所述前牵引段21设置有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分别与两段所述前牵引段21、所述挂车车架固定连接,可以提高牵引架1与车厢连接的牢固性,防止车厢车架与牵引架1脱焊。所述前牵引段2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接头4,所述接头4设置有连接孔41,通过连接孔41和连接头4将主车与牵引架1连接。所述前牵引段21底部铰接有支撑装置5,主车与牵引装置连接时,支撑装置5可以支撑牵引装置前端,方便与主车连接。两段所述后牵引段22之间的夹角为30~80°,有利于提高牵引架1与车厢车架连接的牢固性。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字形牵引架(1),所述牵引架(1)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牵引梁(2),两根所述牵引梁(2)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牵引梁(2)包括与主车连接的前牵引段(21)和与挂车车架底部连接的后牵引段(22),沿所述牵引梁(2)长度方向,所述前牵引段(21)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2)底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后牵引段(22)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2)底面的距离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字形牵引架(1),所述牵引架(1)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牵引梁(2),两根所述牵引梁(2)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牵引梁(2)包括与主车连接的前牵引段(21)和与挂车车架底部连接的后牵引段(22),沿所述牵引梁(2)长度方向,所述前牵引段(21)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2)底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后牵引段(22)上表面距所述牵引梁(2)底面的距离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人字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牵引段(21)上表面与所述牵引梁(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15°,所述后牵引段(22)上表面与所述牵引梁(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人字形牵引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琚棉希
申请(专利权)人:琚棉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