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伸缩式脊柱后路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55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伸缩式脊柱后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伸缩装置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上固定部与上连接部成一钝角,所述下固定板的下固定部和下连接部也成一钝角,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之间通过伸缩装置连接,通过调节所述伸缩装置可使接骨板整体长度伸长或缩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可通过伸缩装置迅速调节接骨板长度,起到及时的椎板支撑作用,有效节省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恢复的可靠性。

A new type of retractable posterior spin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伸缩式脊柱后路接骨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脊柱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式脊柱后路接骨板。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各种诸如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颈髓损伤等各种颈椎疾病往往需要后路的减压。常规的减压手术方法是行椎板切除减压,用咬骨钳将棘突和椎板咬除,暴露相应节段的椎管。用后路接骨板进行内固定。然而这种手术方式使得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丢失,术后常常引起顽固性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手术疗效。如果椎板减压后不行钢板固定,则又可能形成术后颈椎失稳和后凸畸形。近年来,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作为椎板切除术的一种替代方式得到发展,不仅可以用于治疗颈椎脊髓病,而且可以预防椎板切除术后颈椎失稳和后凸畸形。手术方法是在“开门侧”椎板与侧块联合处磨出纵形骨槽,在“开门侧”对侧相对应的部位作“V”形开槽,保留1.0mm厚度的松质骨和内层皮质骨。铰链侧开槽准备好后,切断开门区上下两端的黄韧带及椎板相互重叠的部分,分离囊壁软组织和静脉。依次打开各个节段椎板。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比后路内固定融合的好处在于可以保留颈椎的活动,尤其适用于长节段的手术。<br>但是目前脊柱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伸缩式脊柱后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1)、伸缩装置(3)和下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1)的上固定部(11)与上连接部(12)成一钝角,所述下固定板(2)的下固定部(22)和下连接部(21)也成一钝角,所述上连接部(12)与所述下连接部(21)之间通过伸缩装置(3)连接,通过调节所述伸缩装置(3)可使接骨板整体长度伸长或缩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伸缩式脊柱后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1)、伸缩装置(3)和下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1)的上固定部(11)与上连接部(12)成一钝角,所述下固定板(2)的下固定部(22)和下连接部(21)也成一钝角,所述上连接部(12)与所述下连接部(21)之间通过伸缩装置(3)连接,通过调节所述伸缩装置(3)可使接骨板整体长度伸长或缩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伸缩式脊柱后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包括螺钉(31)、条形孔(32)和箍套(33),其中条形孔位于所述上连接部(12),所述螺钉(31)穿过所述条形孔(32)活动连接于所述下连接部(21)的螺孔中且所述螺钉(31)的螺帽直径大于所述条形孔(32)孔径,所述上连接部(12)下端固定连接有箍套(33),所述箍套(33)套在所述下连接部(21)的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峰黄权许克寒李林姜东杰万维孙正旺尹萌辰刘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