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37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1),该继电器具有第一触点(2)、第二触点(3)和能够布置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中的可动的元件(4),其中所述可动的元件在闭合位置将所述第一触点(2)与所述第二触点(3)电连接起来,其中在所述可动的元件(4)布置在打开位置中时所述第一触点(2)和所述第二触点(3)彼此电绝缘,并且其中所述继电器(1)具有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所述双金属条(13)构造用于在温度升高时变形并且所述双金属条(13)如此布置,使得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在其变形之后将所述可动的元件(4)朝所述第一和第二触点(2、3)挤压。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继电器是通过电流来运行的以电磁方式起作用的开关,其具有至少两个开关位置。
技术介绍
如果继电器处于闭合的开关位置中,那就在固定的触点与可动的元件之间闭合一条电路并且能够有电流流过。在固定的触点和可动的元件之间的接触部位上,相对于其余的导线提高了过渡电阻。与此相对应,在接触部位上出现高损耗并且因此能够形成损耗热和显著的热量。特别是在封闭的壳体中或者在高的环境温度下使用继电器时,这样的损耗热会起干扰作用,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花费多的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说明一种得到改进的继电器,对于该继电器来说例如能够限制损耗热的产生。尤其应该避免或者至少减少损耗热的产生,而不必为此使用冷却方案。该任务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得到解决。提出一种继电器,其具有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以及可动的元件。可动的元件能够处于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中。在闭合位置中,可动的元件将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电连接起来。在可动的元件布置在打开位置中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彼此电绝缘。继电器具有至少一根双金属条,其被设计用于在温度升高时变形,并且其如此布置,使得所述双金属条在其变形之后将可动的元件朝第一和第二触点挤压。在此,双金属条能够特别优选将可动的元件朝第一和第二触点挤压,而在此不使可动的元件变形。换句话说,仅仅双金属条而不是可动的元件变形。如果通过至少一根双金属条将可动的元件朝第一和第二触点挤压,则由此能够提高可动的元件和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得到提高的接触压力引起触点和可动的元件之间的过渡电阻的降低。与此相对应,如果通过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将可动的元件朝触点挤压,则可能出现更少的损耗。更少的损耗能够引起以下结果,即:在触点与可动的元件之间的过渡部位处产生较少的热量并且因此能够避免对于继电器的过度加热。否则,持续的过度加热可能导致触点表面的烧损,由此会损坏所述继电器并且限制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使用以及由此实现的接触力的提高因此能够改进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所述双金属条能够具有两层不同的金属,其彼此材料锁合地或形状锁合地连接。双金属条被设计用于在温度变化时改变其形状。形状变化的原因是所使用的金属的不同的热膨胀系数。所述双金属条能够具有静止状态,所述静止状态也能够被称为未变形的状态。当双金属条的温度低于其激活温度时,双金属条能够处于其静止状态中。此外,双金属条能够具有激活状态,该激活状态也能够被称为变形的状态。当双金属条的温度高于其激活温度时,双金属条能够处于激活状态中。在激活状态中,双金属条能够由于温度升高而变形。激活温度能够高于21℃的常见室温。例如,双金属条的激活温度能够在45℃和55℃之间。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被设计用于在温度升高之后变形。在此,当双金属条的温度超过上面提到的激活温度时,可能出现变形。温度升高可能由于损耗热所引起,流经继电器的电流在可动的元件与触点的接触部位处产生所述损耗热。所述可动的元件能够相对于触点运动。可动的元件能够是桥板。可动的元件能够机械地与电枢相连接,电枢能够通过磁体来运动。所述继电器能够具有磁体,所述磁体被设计用于在磁体被接通时使可动的元件从打开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中。此外,所述磁体能够被设计用于在磁体被切断时使可动的元件从闭合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中。所述磁体能够是电磁体。所述磁体能够是起重磁体。如果所述磁体被接通,那么所述磁体就能够将力施加到可动的元件上,由于所述力而使所述可动的元件运动到闭合位置中。所述磁体能够将力施加到电枢上,该电枢机械地、例如通过弹簧加载的连接件与可动的元件相连接。如果切断磁体,则能够使可动的元件从闭合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中。所述磁体能够被设计用于只要该磁体被接通就将可动的元件保持在其闭合位置中。在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由于温度升高而变形之后,所述双金属条能够将附加的力施加到所述可动的元件上,所述附加的力同样有助于将所述可动的元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中并且所述附加的力用于提高接触力,所述可动的元件以所述接触力被挤压到所述触点上。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第一端部能够被固定在可动的元件上。与此相对应,双金属条能够将力直接施加到可动的元件上。所述可动的元件能够具有面向第一和第二触点的上侧面和与所述上侧面对置的下侧面。在所述上侧面上能够布置有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被设计用于在所述可动的元件的闭合位置中直接与第一触点电接触,其中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第一端部在接触元件的下方布置在所述可动的元件的下侧面上。例如,垂直于可动的元件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表面法线不仅能够与接触元件相交而且能够第一触点相交。如果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第一端部布置在接触元件的紧挨着的近处,那么在接触元件与第一触点之间产生的损耗热就快速地达到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处并且由此导致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温度的升高。所述双金属条被安置得越靠近第一触点与接触元件的接触部位,则所述双金属条就能够越敏感地对所产生的损耗热作出反应。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第二端部能够是松动安置的。与此相对应,第二端部不能固定地被固定在另外的元件上。在双金属条变形时,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能够相对于第一端部变化。所述继电器能够具有机械的止挡。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能够如此布置,从而在将可动的元件布置在闭合位置中时并且在所述双金属条由于温度升高而变形之后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第二端部贴靠在所述止挡上。在这种情况下,“贴靠在止挡上”能够意味着,所述双金属条被夹在止挡与可动的元件之间。在此,所述双金属条能够将力施加到可动的元件上,通过该力来提高可动的元件与触点之间的接触力。所述机械的止挡能够布置在电枢上,该电枢通过弹簧加载的连接件与可动的元件相连接。电枢能够被设计用于通过磁体来运动。在此,电枢以及因此机械的止挡运动的路程能够比可动的元件大。如果所述可动的元件处于闭合位置中并且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没有由于温度升高而变形,则接触力能够由弹簧加载的连接件的弹簧常数来确定,所述可动的元件在闭合位置中以所述接触力被朝第一和第二触点挤压。如果所述可动的元件处于闭合位置中并且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由于温度升高而变形,则所述接触力能够由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压紧力来确定。在此,由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的压紧力确定的接触力能够大于由弹簧常数确定的接触力。与此相对应,如果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已经变形,则触点和可动的元件之间的过渡电阻就会由于更高的接触力而降低。降低的过渡电阻引起更小的损耗并且因此引起由于损耗热引起的更小的加热程度。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能够如此布置,使得其在变形之后提高接触力,所述可动的元件在闭合位置中以所述接触力被朝第一和第二触点挤压。与此相对应,在双金属条变形之后,能够提高可动的元件和触点之间的接触力,从而能够降低热损耗并且避免对于继电器的过度加热。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能够具有包含MnCu18Ni10的层和包含FeNi36的层或者由这两个层所构成。包含MnCu18Ni10的层在此能够形成双金属条的活性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继电器(1),/n具有第一触点(2)、第二触点(3)和可动的元件(4),所述可动的元件能够布置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中,/n其中所述可动的元件(4)在所述闭合位置中将所述第一触点(2)与所述第二触点(3)电连接起来,/n其中当所述可动的元件(4)布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第一触点(2)和所述第二触点(3)彼此电绝缘,并且/n其中所述继电器(1)具有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其被设计用于在温度升高时变形,并且其如此布置,使得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在其变形之后将所述可动的元件(4)朝所述第一和第二触点(2、3)挤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8 DE 102017109210.21.继电器(1),
具有第一触点(2)、第二触点(3)和可动的元件(4),所述可动的元件能够布置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中,
其中所述可动的元件(4)在所述闭合位置中将所述第一触点(2)与所述第二触点(3)电连接起来,
其中当所述可动的元件(4)布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第一触点(2)和所述第二触点(3)彼此电绝缘,并且
其中所述继电器(1)具有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其被设计用于在温度升高时变形,并且其如此布置,使得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在其变形之后将所述可动的元件(4)朝所述第一和第二触点(2、3)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
其中所述继电器(1)包括磁体(10),所述磁体被设计用于在所述磁体(10)被接通时使所述可动的元件(4)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到所述闭合位置中。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1),
其中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的第一端部(14)被固定在所述可动的元件(4)上。


4.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继电器(1),
其中所述可动的元件(4)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触点(2、3)的上侧面(5)和与所述上侧面(5)对置的下侧面(12),
其中在所述上侧面(5)上布置有接触元件(6),所述接触元件被设计用于在所述可动的元件(4)的闭合位置中直接与所述第一触点(2)电接触,
其中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的第一端部在所述接触元件(6)的下方布置在所述可动的元件(4)的下侧面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1),
其中所述至少一根双金属条(13)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博贝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