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声式端侧的分流消声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335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声器组件,该消声器组件包括:具有任意壁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包含声源(11);用来传送介质的管路系统(3、4);和安装在所述管路系统(3、4)中的分流消声器,所述分流消声器具有一系列平行的分流消声器壳体(6),其中,在所述分流消声器壳体(6)之间设置有气体间隙(10),所述介质能够穿过所述气体间隙流动。该消声器组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流消声器壳体(6)的面向所述声源(11)的端侧上设置有声音吸收器、尤其是微穿孔的吸收器(7),或者在沿流动方向相邻的分流消声器壳体部分(5.1、5.2)之间插入微穿孔的吸收器(7.6)。

Shunt muffler assembly with sound absorption end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吸声式端侧的分流消声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消声器组件。
技术介绍
许多技术设备为了进行操作而被装入包围的壳体或管路系统中。这些壳体或管路系统能够用来实现多重目的,例如保护设备免受外部影响、保护人员和周围环境免受设备危害、运输介质(如果该壳体同时还是运输线路的一部分)、或者限制设备的声音发射到周围环境中。由US5,473,124A已知一种分流消声器组件,其中该消声器的侧壁被穿孔。由DE3707650C1已知一种分流消声器,其中在流入路径中利用了相位旋转的谐振器。由DE29710491U1已知一种分流消声器,其利用了通过微穿孔的消声效果。由WO2009/110843A1已知一种具有弯曲的流入曲线的分流消声器。由US2,916,101A已知一种具有圆形的流入曲线的分流消声器。该流入曲线能够构成为透声的,并且围绕填充有消声材料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用于在选择的声频范围内有效地降低置于壳体或管路系统中的噪音源向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辐射。假设置于壳体中的噪音源通过管路系统连接到周围环境,并且该管路系统是用来传送介质的。那么,声能向周围环境的辐射一方面作为声音直接穿过壳体壁传输,另一方面作为声音沿着管路系统传播到外部。辐射的声能取决于声源的声功率、壳体内表面的声吸收特性、壳体壁的消声性能、管路系统的主体声音传输和管路系统的吸声效果。因此用于减少向周围环境的声音辐射的措施通过以下几点确定:-降低噪音源等级;<br>-通过提高壳体内侧的空间的吸收性,或通过在壳体容积内采取吸收措施,来降低壳体内的噪音等级;-改善壳体壁的消声效果;-使管路系统与声源的壳体在声学去耦合;-在管路路径中安装消声器,以便沿着管路降低噪音等级。现有技术包括以下结构:-壳体壁由非金属的、实心的、多孔的或分层的材料构成;-壳体壁由单壳或多壳的金属结构构成;-多壳的壁具有或不具有声学有效填充的气体间隙;-对壳体内壁设置混响裸(schallhartenblanken)金属表面;-对壳体内壁设置厚度不同的吸收材料;-对壳体内部配备吸声材料;-在壳体和管路元件之间设置主体声音去耦合元件,以降低管路系统中的声音纵向传导-在管路系统中设置消声器元件作为管路消声器或分流消声器,使得流体能够尽可能不受干扰地流动;-设置具有或不具有纤维材料的多孔吸收器;-设置板式谐振器;以及-将微穿孔的吸收器设置为自由定位的平面元件,或将微穿孔的吸收器设置具有或不具有阻尼的可调谐下游气体间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将壳体内部的吸声效果与分流消声器的动作有利地结合起来。此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消声器组件得以实现。根据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有利地设置微穿孔的壁。根据本专利技术,消声器组件设置有:具有任意壁结构的壳体,该壳体包含声源;用于传送介质的管路系统;和安装在管路系统中的分流消声器,该分流消声器具有一系列平行的分流消声器壳体,其中,在分流消声器壳体之间设置有气体间隙,介质能够穿过该气体间隙流动。该消声器组件的特征在于,在分流消声器壳体的面向声源的端侧上设置有声音吸收器、尤其是微穿孔的吸收器,或者在沿流动方向相邻的分流消声器壳体部分之间插入声音吸收器、尤其是微穿孔的吸收器。这降低了定位有声源的壳体区域中的声音等级。通常对这方面并不被重视,因为只会注意在流动的介质中对伴随流动的声音进行衰减。通过端侧(即上游侧)上的消声器,介质中的这种伴随流动的声音当然也能够被衰减,只是效果没那么好。在此主要衰减了定位有声源的壳体区域中的声音等级。因此,以简单的方式降低了从该区域向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辐射。这一点是尤其令人惊讶的,主要是因为改善了壳体壁中的隔音和/或消音效果。本专利技术基本上利用任何声音吸收器进行操作。但从当前的观点来看,本专利技术尤其借助微穿孔的吸收器进行操作。就此而言,始终将重点放在微穿孔的吸收器上。还应清楚的是,通过在端侧具有吸收器的各分流消声器,不能良好地达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即不能很好地降低壳体中的声音。重要的是,端侧上的额外吸收器紧邻壳体的其中定位有消声器的区域中。然而,在US专利2,916,101A中不是这种情况,该专利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知识范围内进行搜索时发现的。在US2,916,101A的上游侧进行的消声仅用于改善流动介质的消声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器的微穿孔和宽度以及深度选择为使得在期望的频谱范围内进行吸声。在此清楚的是,不能进行完全的吸声,并且频率范围不能被任意地准确地设定。然而,能独立于声源和期望的衰减,来设计该吸收器。在一实施例中,该吸收器具有朝向声源取向的微穿孔的壁。以这种方式,形成典型的微穿孔的吸收器,其降低了壳体的空腔内(即,壳体的定位有声源的区域)的声音含量。在一实施例中,该吸收器具有沿气体间隙的方向取向的微穿孔的壁。因此,流动介质中的声音含量能够被衰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器具有沿两个或更多个方向取向的两个或更多个微穿孔的壁。这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实现衰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器具有朝向所述声源取向的弯曲的微穿孔的壁。弯曲的壁的优点尤其在于,形成圆形的、流动动力学上有利的流入曲线。另外,该弯曲引起调谐谐振器的宽带效应,因为通过该弯曲,吸收器体积不存在均匀的深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器在其最大尺寸的方向上有一个分隔元件或多个分隔元件细分成局部容积。这在声学效果上看是有利的,因为吸声效果在期望的频率范围内增加。此外这还能提供设计方面的优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器具有额外的后壁。尽管在许多实施例中,在不具有吸收器时,将面向声源的壁当作后壁来使用,但也能够应用额外的后壁作为后壁。因此,这实现了与现有壁的独立性。在一实施例中,插入在相邻的分流消声器壳体部分之间的所述吸收器具有朝向气体间隙取向的两个或更多个微穿孔的壁。因此,能够增强分流消声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上述消声器组件中的分流消声器,其中在分流消声器的上游侧上能够放置或附接具有微穿孔的中空体。附图说明现在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消声器组件,该消声器组件包括壳体、用于流动介质的管路路径以及在管路路径中安装在壳体上的分流消声器,在该分流消声器上装配有微穿孔的吸收器;图2示出了消声器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图,该部分具有分流消声器的一部分、微穿孔的吸收器壳体和吸收器后壁;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消声器组件的不同形式;图3a示出了具有附接的吸收器的分流消声器部分的侧视图,吸收器的穿孔表面朝向声源取向;图3b示出了具有附接的吸收器的分流消声器部分的侧视图,吸收器的穿孔表面沿消声器的间隙的方向取向;图3c示出了具有附接的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声器组件,该消声器组件包括:具有任意壁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包含声源(11);用于传送介质的管路系统(3、4);和安装在所述管路系统(3、4)中的分流消声器,所述分流消声器具有一系列平行的分流消声器壳体(6),其中,在所述分流消声器壳体(6)之间设置有气体间隙(10),所述介质能够穿过所述气体间隙流动,/n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分流消声器壳体(6)的面向所述声源(11)的端侧上设置有声音吸收器、尤其是微穿孔的吸收器(7),或者在沿流动方向上相邻的分流消声器壳体部分(5.1、5.2)之间插入微穿孔的吸收器(7.6)。/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消声器组件,该消声器组件包括:具有任意壁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包含声源(11);用于传送介质的管路系统(3、4);和安装在所述管路系统(3、4)中的分流消声器,所述分流消声器具有一系列平行的分流消声器壳体(6),其中,在所述分流消声器壳体(6)之间设置有气体间隙(10),所述介质能够穿过所述气体间隙流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流消声器壳体(6)的面向所述声源(11)的端侧上设置有声音吸收器、尤其是微穿孔的吸收器(7),或者在沿流动方向上相邻的分流消声器壳体部分(5.1、5.2)之间插入微穿孔的吸收器(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器(7)的微穿孔和宽度以及深度选择为使得在期望的频谱范围内进行吸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器(7、7.1)具有朝向所述声源(11)取向的微穿孔的壁(9、9.1)。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器(7.2)具有沿所述气体间隙(10)的方向取向的微穿孔的壁(9.2)。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赫格特P·布兰德斯塔特T·富克斯
申请(专利权)人: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锡格勒和埃普勒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