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20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该模组包括光源基座、电机、光源透镜座和前窗口固定件;光源基座外侧固定连接电机;光源基座内侧固定连接激光光源,对应激光光源出光方向,电机输出端通过透镜座轴杆连接光源透镜座,光源透镜座用于放置透镜;光源基座两端部均通过光源基座支撑杆连接前窗口固定件,前窗口固定件用于连接激光夜视摄像机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光源角度与变倍镜头角度同步,光源有效利用率比定焦光源大100倍以上,最高利用率高1000倍,优良图像质量可达400米以上,有效提高了光源利用率。

Zoom light module of laser night vision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涉及激光摄像

技术介绍
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夜间监控的重要性远远胜于白天,激光夜视摄像机是可以实现昼夜全天候高清监控的设备。激光夜视摄像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摄像机本体,摄像机本体的前端面设有面向目标区域的发射镜头、接收镜头和干涉目光区域的光敏原件,摄像机本体内设有能够发射激光的激光器和根据光强控制激光器启闭的激光器控制电路。现在的激光夜视摄像机在光源角度与镜头(成像装置)视场角度配合上存在很大偏差,不能完全配合镜头的视场角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使同步光源角度与变倍镜头角度,提高光源利用率的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该模组包括光源基座、电机、光源透镜座和前窗口固定件;所述光源基座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所述光源基座内侧固定连接激光光源,对应所述激光光源出光方向,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透镜座轴杆连接所述光源透镜座,所述光源透镜座用于放置透镜;所述光源基座两端部均通过光源基座支撑杆连接所述前窗口固定件,所述前窗口固定件用于连接激光夜视摄像机壳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光源基座支撑杆均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支撑管和支撑柱。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采用六棱支撑铝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窗口固定件采用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结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一通孔对应于所述激光光源出光方向,用于透射激光;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夜视摄像机的成像装置;所述连接螺纹孔用于与所述支撑柱进行螺纹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采用涡轮减速直流电机,力矩大,重量轻,寿命长,抗低温,更好地适应了高空安装以及低温等特殊环境需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模组整体采用6061-T6/6063-T5航空铝材料,韧性高,导热快,有效解决了市面上同类摄像机存在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源的波长940nm。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传动改变光源透镜座携带的透镜与激光光源的距离,进而可以改变经透镜透射的激光光斑的大小,通过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光源角度与镜头角度同步,光源有效利用率比定焦光源大100倍以上,最高利用率高1000倍,优良图像质量可达400米以上,有效提高了光源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光模组整体采用零件自带螺纹设计减少螺钉使用,大大增加零件间的牢固度和导热性,降低了故障率;综上,本专利技术可以安装于激光夜视摄像机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光源基座;2、电机;3、光源基座支撑杆;4、前窗口固定件;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5、透镜座轴杆;6、光源透镜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上面”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用于放置在激光夜视摄像机内,用于提高激光夜视摄像机的激光光源的利用率,该变倍光模组包括光源基座1、电机2、光源基座支撑杆3、前窗口固定件4、透镜座轴杆5和光源透镜座6。光源基座1的外侧固定连接电机2外壳,光源基座1的内侧中心固定连接激光光源(图中未示出),光源基座1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光源基座支撑杆3连接前窗口固定件4,前窗口固定件4用于连接激光夜视摄像机的壳体,其中,由于光源基座1与激光光源接触,能够有效地将激光光源的热能量通过光源基座1传导至光源基座支撑杆3上,并由光源基座支撑杆3传导到前窗固定件4进而传导到激光夜视摄像机的壳体,通过有效利用各部件之间的热传导,减少设备整体尺寸。对应于激光光源的出光方向,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透镜座轴杆5连接光源透镜座6,光源透镜座6用于放置激光夜视摄像机的透镜,透镜座轴杆5作为光源变倍主要传动器件,可使激光光源角度按视场角要求变化,用于将激光光源角度与摄像机视场角匹配调整稳定到位。其中,透镜座轴杆5与光源基座支撑杆3为模组整体结构集成与精度所在,激光光源与光源基座1接触面通过工艺加工使表面光洁度达到镜面效果,两者无缝接触达到高效热传导,其中,本实施例中透镜的选择不进行具体限定,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激光光源和成像装置进行确定。优选地,光源基座支撑杆3可以采用螺纹设计,每一光源基座支撑杆3均包括具有内螺纹的六棱支撑铝管和具有外螺纹的支撑柱,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整体六棱形状方便组装,内部空孔可以增加热传导面积。优选地,前窗口固定件4采用圆盘结构,圆盘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和连接螺纹孔,第一通孔41对应于激光光源出光方向,用于透射激光,第二通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模组包括光源基座、电机、光源透镜座和前窗口固定件;/n所述光源基座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n所述光源基座内侧固定连接激光光源,对应所述激光光源出光方向,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透镜座轴杆连接所述光源透镜座,所述光源透镜座用于放置透镜;/n所述光源基座两端部均通过光源基座支撑杆连接所述前窗口固定件,所述前窗口固定件用于连接激光夜视摄像机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模组包括光源基座、电机、光源透镜座和前窗口固定件;
所述光源基座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
所述光源基座内侧固定连接激光光源,对应所述激光光源出光方向,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透镜座轴杆连接所述光源透镜座,所述光源透镜座用于放置透镜;
所述光源基座两端部均通过光源基座支撑杆连接所述前窗口固定件,所述前窗口固定件用于连接激光夜视摄像机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源基座支撑杆均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支撑管和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夜视摄像机变倍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采用六棱支撑铝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雁段为众邢志李占彬张馨木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