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水油藏的合理分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注水油藏的合理分层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油藏层系内各小层储层物性差异,导致它们的吸水能力各不相同,笼统注水时注入油层的水,绝大部分被厚度不大的高渗透层所吸收,注水吸水剖面很不均匀,注水利用率低,无效水循环严重,严重制约了油藏的高效有效开发。分层注水是解决上述问题非常有效的方法。分层注水就是利用封隔器将储层物性和开发状况相近的小层组合在一个层段内注水,通过配水器的水嘴限制开发效果好的层段注水量,提高低渗透、开发效果差的层段注水量,调整注采结构,改善注入水在纵向上分布不均的状况,从而起到控制含水上升,提高注水利用率和减缓产量递减的作用,是高含水油田改善注水效果的有效措施。分层注水经济技术界限确定是油田分层注水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采用的分层注水经济技术界限主要有单因素法、模糊评判法、模糊聚类法和拟渗流阻力法。当前的分层注水技术界限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①单因素法一般是在分层注水单因素界限的基础上(如:渗透率级差、原油粘度级差、储量界限、层间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水油藏的合理分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针对每种韵律性油藏建立若干典型注采井组模型;/nS20对典型注采井组模型进行多层合注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见水前各层见水时间、见水前各层储量的累积百分比、见水前各层产量累积贡献率;以及见水后各层含水上升率、见水后各层储量的累积百分比、见水后各层产量累积贡献率;/nS30绘制洛伦兹曲线:以步骤S20中的典型注采井组模型见水前各层储量的累积百分比为横坐标、各层的产量累积贡献率为纵坐标作洛伦兹曲线,从而得到典型注采井组模型的见水前洛伦兹系数;以步骤S20中的典型注采井组模型见水后各层储量的累积百分比为横坐标、各层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水油藏的合理分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针对每种韵律性油藏建立若干典型注采井组模型;
S20对典型注采井组模型进行多层合注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见水前各层见水时间、见水前各层储量的累积百分比、见水前各层产量累积贡献率;以及见水后各层含水上升率、见水后各层储量的累积百分比、见水后各层产量累积贡献率;
S30绘制洛伦兹曲线:以步骤S20中的典型注采井组模型见水前各层储量的累积百分比为横坐标、各层的产量累积贡献率为纵坐标作洛伦兹曲线,从而得到典型注采井组模型的见水前洛伦兹系数;以步骤S20中的典型注采井组模型见水后各层储量的累积百分比为横坐标、各层的产量累积贡献率为纵坐标作洛伦兹曲线,从而得到典型注采井组模型的见水后洛伦兹系数;
S40计算均衡驱替准数,包括以下步骤:
S41见水前典型模型的分层注水技术界限的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S411通过步骤S20得到的见水前各层见水时间,计算得到典型模型的见水时间级差;见水前,典型注采紧井组模型的见水时间级差为均衡驱替准数;
S412以步骤S30得到的典型注采井组模型的见水前洛伦兹系数为横坐标、步骤S411得到的见水时间级差为纵坐标作洛伦兹曲线,对见水时间级差与见水前洛伦兹系数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确定见水时间级差与见水前洛伦兹系数的函数关系式;
S413确定见水前洛伦兹系数“警戒”值并将其代入见水时间级差与见水前洛伦兹系数的函数关系式,求解得到典型注水井组模型见水前分层注水的经济技术界限——均衡驱替准数的界限值;
S42见水后典型模型的分层注水经济技术界限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S421通过步骤S20得到的各层含水上升率,计算得到典型模型各层的含水上升率级差;见水后,典型模型的各层含水上升率级差为均衡驱替准数;
S422以步骤S30得到的典型注采井组模型的见水后洛伦兹系数为横坐标、步骤S421得到的含水上升率级差为纵坐标作洛伦兹曲线,得到典型注采井组模型的见水后含水上升率级差与洛伦兹系数的关系,对含水上升率级差与见水后洛伦兹系数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确定含水上升率级差与见水后洛伦兹系数的函数关系式;
S423确定见水后洛伦兹系数“警戒”值并将其代入含水上升率级差与见水后洛伦兹系数的函数关系式,求解得到典型注水井组模型见水后分层注水的经济技术界限——均衡驱替准数的界限值;
S50:以S10至S40的模拟时间步长作为时间序列步引入LSTM神经网络进行模拟合理性监督,消除井组各因素交互影响和洛伦兹系数警戒值主观选取所造成的波动影响,包括以下步骤:
S501:记录模拟过程中每一时间步的井组参数,并采用LSTM神经网络监督模拟;
在S10至S40的模拟计算过程中,记录每一时间步的井组参数以及算得的均衡驱替准数组成LSTM网络的输入序列,记为X;其中的元素为:渗透率SP、原油粘度CPS、储量下界Cd、储量上界Cu、层间压差Pd、井组层数Co、层段厚度序列TI、井网形式序号S、见水时间Tb、各层储量累积百分比Pa、各层产量累积贡献率Ac、含水上升率Rw、均衡驱替准数Dn,即X={SP,CPS,Cd,Cu,Pd,Co,TI,S,Tb,Pa,Ac,Rw,Dn};LSTM神经网络的输出类型为布尔型,Y=r,r∈[0,1],其中0代表不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庆升,孙德旭,张凯,罗杨,王鹏,谭云贤,毛福生,王鹏飞,孙立柱,郭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