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铌酸锂脊型光波导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光电子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铌酸锂脊型光波导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铌酸锂晶体是最优良的集成光学材料之一,利用非常成熟的钛扩散以及质子交换工艺技术,已经成功研制调制器、开关及开关阵列、光耦合器等集成光学器件,并获得大量应用。高速的铌酸锂调制器是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器件。为了提高其调制带宽,更好地适应高频化工作,LiNbO3脊波导得到了广泛的研究。LiNbO3脊型波导的制作,通常采用干法刻蚀,如等离子束刻蚀、射频喷溅刻蚀、反应离子刻蚀等。1974年,Kaminow等人制备了脊波导相位调制器,其中脊型波导采用离子束刻蚀形成。1975年,Ohmachi等人制备了基于TiO2-扩散平面波导的脊波导马赫-曾德尔调制器,采用射频真空喷溅的方法来制作脊型结构。然而,调制器的支路区域和脊侧壁过于粗糙,不能成为低损耗器件。1979年,Kawabe等人采用离子轰击技术来刻蚀LiNbO3基片,先用氩离子轰击再用氢氟酸刻蚀掉轰击过的区域。重复6次可获得高度为0.42μm的脊型波导。但由于基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铌酸锂脊型光波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n选择光学级Z切0.35mm厚的同成份铌酸锂晶片作为基底,在240℃下进行轻质子交换接近20小时,制成平面波导,质子源采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锂的混合物;在+Z面平面波导上采用紫外光刻制作出条宽近2-4μm、厚度为近100-200nm的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铌酸锂脊型光波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光学级Z切0.35mm厚的同成份铌酸锂晶片作为基底,在240℃下进行轻质子交换接近20小时,制成平面波导,质子源采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锂的混合物;在+Z面平面波导上采用紫外光刻制作出条宽近2-4μm、厚度为近100-200nm的SiO2掩模;将做好掩模的晶片在240℃下再进行质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