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窥结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70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窥结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的防窥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防窥结构,包括:防窥层,包括多个透光部分和多个不透光部分,每个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均呈环状,所有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同心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透光部分之间分布一个不透光部分,射向防窥层的第一表面的光能够透过透光部分、而不能透过不透光部分,以使至少部分光以预设角度从防窥层的第二表面射出。

Anti view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窥结构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防窥结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便携显示装置越来越普及,例如人们在坐车或等车的过程中,通常都在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阅读、学习或进行通信交流,但是由于车上人多,用户自己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内容可能会被邻近者窥视到,信息可能会被泄露出去,导致用户的隐私得不到保护,给用户带来不便。为了避免用户的显示装置(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内容被邻近者窥视到,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出光侧设置一种防窥层以防止显示装置显示的内容被邻近者窥视到。然而,由于该防窥层的局限性,具有该防窥层显示装置只能避免特定方向(即最多两个方向)上的邻近者的窥视,从而使得该显示装置的防窥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的防窥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显示装置的防窥效果好的防窥结构。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窥结构,包括:防窥层,包括多个透光部分和多个不透光部分,每个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不透光部分均呈环状,所有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不透光部分同心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透光部分之间分布一个所述不透光部分,射向所述防窥层的第一表面的光能够透过所述透光部分、而不能透过所述不透光部分,以使至少部分所述光以预设角度从所述防窥层的第二表面射出。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不透光部分均呈圆环或者椭圆环。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平行于所述防窥层的平面中,靠近所述防窥层中心的所述透光部分的尺寸大于远离所述防窥层中心的尺寸。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透光部分在特定平面中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特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防窥层且平行于所述透光部分的径向的平面。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透光部分在特定平面中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特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防窥层且平行于所述透光部分的径向的平面。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梯形位于第一表面的底边大于所述梯形位于第二表面的底边。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梯形位于第一表面的底边小于所述梯形位于第二表面的底边。进一步优选的是,该防窥结构还包括:第一透明支撑层,设置于所述防窥层的第一表面,用于支撑所述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第二透明支撑层,设置于所述防窥层的第二表面,用于支撑所述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进一步优选的是,该防窥结构还包括:第一透明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支撑层远离所述防窥层的一侧;第二透明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支撑层远离所述防窥层的一侧。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透明保护层和/或所述第二透明保护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雾面结构。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显示结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上述的防窥结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防窥结构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防窥结构的侧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防窥层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防窥结构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防窥结构的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防窥结构的截面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防窥层;11、透光部分;12、不透光部分;13第一表面;14第二表面;2、第一透明支撑层;3、第二透明支撑层;4、第一透明保护层;5、第二透明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在下文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其中,图4至图6为图3沿A-A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窥结构,包括:防窥层1,包括多个透光部分11和多个不透光部分12,每个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均呈环状,所有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同心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透光部分11之间分布一个不透光部分12,射向防窥层1的第一表面13的光能够透过透光部分11、而不能透过不透光部分12,以使至少部分光以预设角度从防窥层1的第二表面14射出。其中,也就是说防窥层1由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形成,并且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是间隔分部的,例如,图3所示,由防窥层1的中心向外依次为不透光部分12、透光部分11、不透光部分12等(类似环形的光栅结构),这样使得防窥层1的第一表面13和第二表面14分别由多个环形形成。当光射向防窥层1的第一表面13后,射至透光部分11的光透过透光部分11,而射至不透光部分12的光被不透光部分12吸收,其中,先透过透光部分11再射向不透光部分12的光也被不透光部分12吸收。这样就使得射向第一表面13的一部分光被不透光部分12吸收,另一部分光透过防窥层1,且透过防窥层1的光以预设角度从第二表面14射出,即透过防窥层1的光与第二表面14具有一定角度,如图4至图6中的箭头所示,其中图4至图6中的箭头表示透过防窥层1的光。当人眼位于预设角度的范围内时,可以看到从防窥层1的第二表面14射出的光,而当人眼不再预设角度的范围内时,不会看到从防窥层1的第二表面14射出的光,从而起到防窥作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一种防窥结构的透光部分(图1中的非阴影部分)和不透光部分(图1中的阴影部分)分别成条状,因此现有技术的防窥结构只能对平行于透光部分或者不透光部分两侧(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起到防窥作用,对于其余方向并不能起到防窥作用。而本实施例的防窥结构中,由于不透光部分12呈同心的环状,因此防窥结构可以使得射向其的各个方向的光最终均以预设角度从防窥层1的第二表面14射出,即第二表面14射出的光呈由发散状态向防窥层1中心聚拢的状态。故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防窥结构,本实施例的防窥结构可以对各个方向起到防窥作用(360°防窥),从而该防窥结构的防窥效果更好,进而提高利用该防窥结构形成的显示装置防窥性能。优选的,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均呈圆环或者椭圆环。其中,也就是说每个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所呈环形的形状相似。同时,每个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所呈环形的形状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的。通过改变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分12的形状可以调整防窥层1的防窥范围。当每个透光部分11和不透光部呈规则的圆环或者椭圆环时,不仅可以使得防窥层1的防窥范围比较规则,而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窥层,包括多个透光部分和多个不透光部分,每个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不透光部分均呈环状,所有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不透光部分同心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透光部分之间分布一个所述不透光部分,射向所述防窥层的第一表面的光能够透过所述透光部分、而不能透过所述不透光部分,以使至少部分所述光以预设角度从所述防窥层的第二表面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窥层,包括多个透光部分和多个不透光部分,每个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不透光部分均呈环状,所有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不透光部分同心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透光部分之间分布一个所述不透光部分,射向所述防窥层的第一表面的光能够透过所述透光部分、而不能透过所述不透光部分,以使至少部分所述光以预设角度从所述防窥层的第二表面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不透光部分均呈圆环或者椭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防窥层的平面中,靠近所述防窥层中心的所述透光部分的尺寸大于远离所述防窥层中心的所述透光部分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分在特定平面中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特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防窥层且平行于所述透光部分的径向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分在特定平面中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特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防窥层且平行于所述透光部分的径向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仟耿玉旭张超杰雷嗣军孙艳生高亮陈建李旭戴威张徐马贺兵胡静茹张国建袁盼余平甲邵新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