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作用筒式电永磁弹簧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作用筒式电永磁弹簧。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但是传统弹簧长期使用对性能影响极大,并且形变量往往不好控制,为了申请人设计一种双向作用筒式电永磁弹簧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作用筒式电永磁弹簧,壳体内有永磁体以及导体,通过永磁体及四周导体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磁场及斥力实现相应的功能,因此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作用筒式电永磁弹簧,包括上机械弹簧、下机械弹簧、控制器、壳体、导体、上电磁铁、衔铁、下电磁铁、上永磁体、下永磁体、上运动轴和下运动轴,所述壳体内有机械部分和永磁部分,所述上运动轴上端穿出壳体下端穿过机械部分且端部在永磁部分内,所述下运动轴下端穿出壳体上端的端部在永磁部分内,所述机械部分包括上机械弹簧、下机械弹簧、上电磁铁、衔铁和下电磁铁,所述衔铁在机械部分内且固定在上运动轴上,所述衔铁上部外侧通过上机械弹簧与机械部分上部内壁相连,所述衔铁下部外侧通过下机械弹簧与机械部分下部内壁相连,所述机械部分上部有上电磁铁,所述机械部分下部有下电磁铁,所述上运动轴从上电磁铁和下电磁铁中部穿过,所述永磁部分内壁为导体,所述永磁部分内有上永磁体和下永磁体,所述下运动轴上端端部有下永磁体,所述上运动轴下端端部有上永磁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部分内有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作用筒式电永磁弹簧,包括上机械弹簧(1)、下机械弹簧(3)、控制器(4)、壳体(5)、导体(6)、上电磁铁(7)、衔铁(8)、下电磁铁(9)、上永磁体(10)、下永磁体(11)、上运动轴(12)和下运动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内有机械部分和永磁部分,所述上运动轴(12)上端穿出壳体(5)下端穿过机械部分且端部在永磁部分内,所述下运动轴(13)下端穿出壳体(5)上端的端部在永磁部分内,所述机械部分包括上机械弹簧(1)、下机械弹簧(3)、上电磁铁(7)、衔铁(8)和下电磁铁(9),所述衔铁(8)在机械部分内且固定在上运动轴(12)上,所述衔铁(8)上部外侧通过上机械弹簧(1)与机械部分上部内壁相连,所述衔铁(8)下部外侧通过下机械弹簧(3)与机械部分下部内壁相连,所述机械部分上部有上电磁铁(7),所述机械部分下部有下电磁铁(9),所述上运动轴(12)从上电磁铁(7)和下电磁铁(9)中部穿过,所述永磁部分内壁为导体(6),所述永磁部分内有上永磁体(10)和下永磁体(11),所述下运动轴(13)上端端部有下永磁体(11),所述上运动轴(12)下端端部有上永磁体(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作用筒式电永磁弹簧,包括上机械弹簧(1)、下机械弹簧(3)、控制器(4)、壳体(5)、导体(6)、上电磁铁(7)、衔铁(8)、下电磁铁(9)、上永磁体(10)、下永磁体(11)、上运动轴(12)和下运动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内有机械部分和永磁部分,所述上运动轴(12)上端穿出壳体(5)下端穿过机械部分且端部在永磁部分内,所述下运动轴(13)下端穿出壳体(5)上端的端部在永磁部分内,所述机械部分包括上机械弹簧(1)、下机械弹簧(3)、上电磁铁(7)、衔铁(8)和下电磁铁(9),所述衔铁(8)在机械部分内且固定在上运动轴(12)上,所述衔铁(8)上部外侧通过上机械弹簧(1)与机械部分上部内壁相连,所述衔铁(8)下部外侧通过下机械弹簧(3)与机械部分下部内壁相连,所述机械部分上部有上电磁铁(7),所述机械部分下部有下电磁铁(9),所述上运动轴(12)从上电磁铁(7)和下电磁铁(9)中部穿过,所述永磁部分内壁为导体(6),所述永磁部分内有上永磁体(10)和下永磁体(11),所述下运动轴(13)上端端部有下永磁体(11),所述上运动轴(12)下端端部有上永磁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燕,曹生让,李强,司立众,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