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47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其动力舱包括舱体外壳和密封盖板,所述舱体外壳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控制仓和工作舱,所述舱体外壳内腔的中部设置有至少设置一组动力机构,每一组动力机构均分别包括一个行走电机、一个车轴和至少一个支撑轮,所述行走电机通过减速传动机构与所述车轴连接,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舱体外壳且端部设置有车轮,所述支撑轮通过轮架和弹簧组件与所述舱体外壳连接,所述车轮和支撑轮分别与管道的内壁接触,构成行走支撑点;所述控制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顺着原油管道上下移动,依靠刀具的旋切进行原油管道内壁付着物的清除,尤其是清除原油管道内壁的石蜡,效果更佳。

Climbing action force device in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清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将原油从地下抽到地面上,由于石油在地下深层时温度较高,原油中的所含的蜡是液态,流动性好,随着原油提升高度的变化,越接近地面原油的温度越低,蜡从原油中析出,附着在抽油管内壁上,时间一长抽油管内壁上附着的蜡越来越厚,抽油管内径越来越小,甚至堵塞,严重影响抽油效率。目前是将井内的工具及管柱起到地面,用蒸汽车将管柱清洗干净后下井,或者高温高压进行洗井作业,或者采用吊装抽拉式清洗,但这些方式都极大的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油井深度比较深,井下状况需要检测,目前均是采用吊挂式结构,通过吊索实现检测设备的升降,费力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自带动力、能够自主上下来回移动的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舱,所述动力舱包括舱体外壳和密封盖板,所述舱体外壳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控制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舱,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舱包括舱体外壳和密封盖板,所述舱体外壳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控制仓和工作舱,所述舱体外壳内腔的中部设置有至少设置一组动力机构,每一组动力机构均分别包括一个行走电机、一个车轴和至少一个支撑轮,所述行走电机通过减速传动机构与所述车轴连接,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舱体外壳且端部设置有车轮,所述支撑轮通过轮架和弹簧组件与所述舱体外壳连接,所述车轮和支撑轮分别与管道的内壁接触,构成行走支撑点;所述控制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舱,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舱包括舱体外壳和密封盖板,所述舱体外壳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控制仓和工作舱,所述舱体外壳内腔的中部设置有至少设置一组动力机构,每一组动力机构均分别包括一个行走电机、一个车轴和至少一个支撑轮,所述行走电机通过减速传动机构与所述车轴连接,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舱体外壳且端部设置有车轮,所述支撑轮通过轮架和弹簧组件与所述舱体外壳连接,所述车轮和支撑轮分别与管道的内壁接触,构成行走支撑点;所述控制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舱体外壳和密封盖板连接在一起,构成方形的端面结构,方形的所述动力舱与原油管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能够使原油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减速传动机构包括一个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舱体外壳和密封盖板上,所述中间轴上分别安装一个锥齿轮和一个圆柱齿轮,所述锥齿轮与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安装的相对应的锥齿轮构成锥齿轮传动副,所述圆柱齿轮与所述车轴上设置的相对应的圆柱齿轮构成圆柱齿轮传动副,通过两级传动,所述行走电机带动所述车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爬行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每一组所述动力机构有一个或两个支撑轮沿所述动力舱的轴线设置,并且两个所述支撑轮相对于所述车轴对称,提高所述动力舱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奕朱文忠梁汉新曾品卓王建徽高瑜焓
申请(专利权)人:辉县市银茂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