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铸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铬合金磨球,包括下述组分:C 2.0‑3.3%,Si 1.75‑2.2%,Mn 1.3‑2.6%,Cr 1.5‑2.5%,Cu 0.25‑0.50%,Ti 0.05%‑0.12%,S≤0.02%,P≤0.02%,余量为Fe。本申请通过高铬合金的合理配比,减少了贵重金属Mo的含量,减少成本。本申请得到的高铬铸金材料的硬度高,HRC能够达到60,冲击韧性强,冲击值达到12J/cm2。落球冲击疲劳寿命≥9500次,破碎率小于0.9%,降低了成本。
Low chromium alloy grinding b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铬合金磨球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铬合金磨球。
技术介绍
在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色与有色金属选矿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球磨机是粉碎和研磨矿石、煤、水泥等相关物料的主要生产设备,磨球是其主要易损件之一。与其他材质类磨球相比,高铬铸铁磨球以其高硬度、低磨耗、韧性好、破碎少及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等而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抗磨料磨损的耐磨材料磨球,一般多采用高铬磨球和钢锻磨球。高铬球虽然耐磨性能好,但其生产成本高,而且又消耗国家大量稀有金属铬;钢锻磨球耐磨性较差,不仅要消耗大量钢材,而且加工工艺需要大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铬合金磨球。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铬合金磨球,包括下述组分:C2.0-3.3%,Si1.75-2.2%,Mn1.3-2.6%,Cr1.5-2.5%,Cu0.25-0.50%,Ti0.05%-0.12%,石墨烯0.5-1%,S≤0.02%,P≤0.02%,余量为Fe。包括下述组分:C2.8%,Si2.0%,Mn1.8,Cr2%,Cu0.3%,Ti0.08%,石墨烯0.8%,S≤0.02%,P≤0.02%,余量为Fe。所述的低铬合金磨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原料熔炼:将原料放入频电炉进行熔炼,熔炼得到的铁水出炉;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640-1680℃;铁水出炉温度为1500℃-1550℃;4)将所述铁水进行浇注,得到预制件;浇注温度为1410℃-1440℃;5)所述预制件放入炉内加热,每小时升温100℃-150℃;当炉内温度达到800℃-850℃时保温2小时;6)随炉自然冷却,回火温度:240-260℃,时长:1.4-1.8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申请通过高铬合金的合理配比,减少了贵重金属Mo的含量,减少成本;加入石墨烯,能够随合金水进行扩散,其在低温回火时,能够抑制碳化物的转变及渗碳题的粗化,提高屈服强度,使合金获得较好的强韧性,同时,石墨烯的加入能够提高合金的强度以及抗腐蚀性;通过增加Si元素,使合金的拉伸轻度和冲击韧性增强,Mn的含量增加能够增加马氏体的数量,增加铸件的耐磨性能;Cu元素的加入在冷却过程中会析出细小的颗粒,提高铸件的强度。Ti能与碳、氮结合形成高熔点化合物,可作为外来晶核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同时,这些元素固溶于基体,可延缓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淬透性;在本申请中,通过减少回火的温度,可以抑制碳化物的转变,减少了碳化物的析出,提高了残存奥氏体的稳定性。本申请得到的高铬铸金材料的硬度高,HRC能够达到60,冲击韧性强,冲击值达到12J/cm2。落球冲击疲劳寿命≥9500次,破碎率小于0.9%,降低了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低铬合金磨球,包括下述组分:C2.8%,Si2.0%,Mn1.8,Cr2%,Cu0.3%,Ti0.08%,石墨烯0.8%,S≤0.02%,P≤0.02%,余量为Fe。所述的低铬合金磨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原料熔炼:将原料放入频电炉进行熔炼,熔炼得到的铁水出炉;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640-1680℃;铁水出炉温度为1500℃-1550℃;4)将所述铁水进行浇注,得到预制件;浇注温度为1410℃-1440℃;5)所述预制件放入炉内加热,每小时升温100℃-150℃;当炉内温度达到800℃-850℃时保温2小时;6)随炉自然冷却,回火温度:240-260℃,时长:1.4-1.8小时。本实施例得到的合金磨球HRC能够达到60,同时,冲击韧性强,冲击值达到12J/cm2。落球冲击疲劳寿命≥9500次,破碎率小于0.9%。实施例2:一种低铬合金磨球,包括下述组分:C2.0%,Si1.75%,Mn1.3%,Cr1.5%,Cu0.25%,Ti0.05%,石墨烯0.5%,S≤0.02%,P≤0.02%,余量为Fe。所述的低铬合金磨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原料熔炼:将原料放入频电炉进行熔炼,熔炼得到的铁水出炉;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640-1680℃;铁水出炉温度为1500℃-1550℃;4)将所述铁水进行浇注,得到预制件;浇注温度为1410℃-1440℃;5)所述预制件放入炉内加热,每小时升温100℃-150℃;当炉内温度达到800℃-850℃时保温2小时;6)随炉自然冷却,回火温度:240-260℃,时长:1.4-1.8小时。本实施例得到的合金磨球HRC能够达到48,同时,冲击韧性强,冲击值达到12J/cm2。落球冲击疲劳寿命≥9300次,破碎率小于0.9%。实施例3:一种低铬合金磨球,包括下述组分:C3.3%,Si2.2%,Mn2.6%,Cr2.5%,Cu0.50%,Ti0.12%,石墨烯1%,S≤0.02%,P≤0.02%,余量为Fe。所述的低铬合金磨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原料熔炼:将原料放入频电炉进行熔炼,熔炼得到的铁水出炉;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640-1680℃;铁水出炉温度为1500℃-1550℃;4)将所述铁水进行浇注,得到预制件;浇注温度为1410℃-1440℃;5)所述预制件放入炉内加热,每小时升温100℃-150℃;当炉内温度达到800℃-850℃时保温2小时;6)随炉自然冷却,回火温度:240-260℃,时长:1.4-1.8小时。本实施例得到的合金磨球HRC能够达到52,同时,冲击韧性强,冲击值达到9J/cm2。落球冲击疲劳寿命≥9400次,破碎率小于0.9%。以上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铬合金磨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分:C 2.0-3.3%,Si 1.75-2.2%,Mn1.3-2.6%,Cr 1.5-2.5%,Cu 0.25-0.50%,Ti 0.05%-0.12%,石墨烯0.5-1%,S≤0.02%,P≤0.02%,余量为F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铬合金磨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分:C2.0-3.3%,Si1.75-2.2%,Mn1.3-2.6%,Cr1.5-2.5%,Cu0.25-0.50%,Ti0.05%-0.12%,石墨烯0.5-1%,S≤0.02%,P≤0.02%,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铬合金磨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分:C2.8%,Si2.0%,Mn1.8,Cr2%,Cu0.3%,Ti0.08%,S≤0.02%,石墨烯0.8%,P≤0.02%,余量为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星,朱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宁星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