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法生产纳米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法生产纳米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属于生物材料
技术介绍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简称BC)是以木醋杆菌(Acetobacterxylinum)为代表的少数微生物合成分泌的一种胞外多糖,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纤维。由于其结晶度高、持水量高、良好的三维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将细菌纤维素进一步降解可得到纳米级的细菌纤维素,长度一般在200-900nm范围内。纳米细菌纤维素不但具有细菌纤维素的基本结构与性能,同时又具有极小的尺寸和巨大的比表面积等纳米微粒特性,可显著提高细菌纤维素化学反应的均匀性,可广泛应用在分散剂、强度增强剂、护肤霜等化妆品基质或药物载体中。纳米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有很多局限:化学方法需要用强酸水解,对反应设备要求高,处理反应后的残留物较困难(卢麒麟,胡阳,游惠娟,等.纳米纤维素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41(20):1-3.)。物理法需要使用高 ...
【技术保护点】
1.微生物法生产纳米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将木醋杆菌种子液接种到发酵液中,动态培养,得到絮状细菌纤维素;/n步骤2,在发酵液中接种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种子液,动态培养,发酵结束后,去除残留的细胞及发酵液,水洗至中性,得到纳米细菌纤维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法生产纳米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木醋杆菌种子液接种到发酵液中,动态培养,得到絮状细菌纤维素;
步骤2,在发酵液中接种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种子液,动态培养,发酵结束后,去除残留的细胞及发酵液,水洗至中性,得到纳米细菌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木醋杆菌种子液的接种量为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动态培养,搅拌速度为150~180r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选自芽孢杆菌、木霉菌、曲霉菌或青霉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产纤维素酶的菌株为芽孢杆菌时,接种量为3~5%,混合后动态培养温度为27~30℃,共培养pH为5.5~6.5,共培养时间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加志,李文静,李锦坤,李雪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