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因转染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生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因转染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基因治疗是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高技术。可见,如何准确高效地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至关重要。目前,最常用的非病毒载体基因转染的方法有电穿孔技术、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声穿孔技术和光穿孔技术,其中电穿孔法和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最为常用。然而,具有不同生长特性和体外培养条件的细胞接受外源DNA的能力差别很大,现有的非病毒载体基因转染的方法存在难排出体外、高能量、高毒性和细胞类型局限性等弊端,且需要的仪器价格较昂贵,降低了基因治疗在实际应用中的易用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因转染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因转染方法存在难排出体外、高能量、高毒性和细胞类型局限性等弊端,使得基因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声致发热模块和信号发生模块;/n所述声致发热模块包括压电基底、设置于所述压电基底上的声热芯片以及置于所述声热芯片上的N个吸声腔道,所述吸声腔道用于培养受体细胞,所述N为大于等于一的整数;/n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输出基础频率信号;/n所述声热芯片,用于将所述基础频率信号进行转换,产生声波信号,并根据所述声波信号建立温度梯度场,根据所述温度梯度场控制所述吸声腔道中受体细胞的温度,令所述受体细胞产生热穿孔效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声致发热模块和信号发生模块;
所述声致发热模块包括压电基底、设置于所述压电基底上的声热芯片以及置于所述声热芯片上的N个吸声腔道,所述吸声腔道用于培养受体细胞,所述N为大于等于一的整数;
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输出基础频率信号;
所述声热芯片,用于将所述基础频率信号进行转换,产生声波信号,并根据所述声波信号建立温度梯度场,根据所述温度梯度场控制所述吸声腔道中受体细胞的温度,令所述受体细胞产生热穿孔效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热芯片包括M个叉指换能器、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M为大于等于一的整数;
所述吸声腔道置于所述叉指换能器上;
所述叉指换能器,用于根据所述基础频率信号,产生声表面波;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单独控制每个所述叉指换能器中的指条周期;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周期性地激活部分或全部所述叉指换能器;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还用于构建叉指换能器阵列,改变所述声热芯片中的热场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还根据其电极形状,改变所述声热芯片中的热场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同时激活处于同一个维度方向上的一组叉指换能器;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控制所述处于一维方向上的一组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周期呈梯度变化;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构建二维叉指换能器阵列。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置于所述压电基底上,所述吸声腔道设置在所述叉指换能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腔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腔道,每个所述PDMS腔道含有独立的腔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底部还包被有多聚赖氨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转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荣,刘秀芳,孟龙,王宇辰,徐礼胜,周伟,牛丽丽,黄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