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压式压滤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26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对压式压滤脱水机,包括机架,还包括:上滤布组件,其包括上滤布,所述上滤布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循环段和第一脱水段;下滤布组件,其包括下滤布,所述下滤布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循环段和第二脱水段;强压段,所述强压段上设有强压辊组,所述强压辊组包括固定辊组以及移动辊组,固定辊组固定辊轮,移动辊组包括强压驱动装置、移动架、移动辊轮,所述固定辊轮与移动辊轮之间设有脱水间隙,所述第二脱水段和第一脱水段在强压段处汇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对压式压滤脱水机有效地增大对泥浆的挤压力;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移动辊轮能够回缩时脱水间隙增大从而泥浆能够顺利地通过脱水间隙,更好地保证该对压式强压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Opposite pressure filter press dehyd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压式压滤脱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浆脱水领域,特别涉及对压式压滤脱水机。
技术介绍
在河道清淤脱水干化、污水处理厂泥浆脱水、造纸厂纤维浆液浓缩等固液分离领域,由于初始泥浆等含水率过高,直接进入脱水设备会大大降低脱水设备的处理能力,因此在脱水前都会将初始泥浆进行预缩,以达到增加脱水率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带式压滤机,但带式压滤机其压滤能力有限,泥浆在带式压滤机后段对泥浆的挤压力不足,压滤效率比较低,泥浆过滤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对压式压滤脱水机,能够对泥浆进行强脱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压式压滤脱水机,包括机架,还包括:上滤布组件,其包括上滤布、通过上滤布带连接的第一支撑辊组、用于张紧上滤布的第一张紧机构,所述上滤布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循环段和第一脱水段;下滤布组件,其包括下滤布、通过下滤布连接的第二支撑辊组、用于张紧下滤布的第二张紧机构,所述下滤布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循环段和第二脱水段;强压段,所述强压段上设有强压辊组,所述强压辊组包括固定辊组以及移动辊组,固定辊组包括固定架以及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架上的固定辊轮,移动辊组包括强压驱动装置、与强压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的移动架、转动地连接在移动架上的移动辊轮,所述固定辊轮与移动辊轮之间设有脱水间隙,所述第二脱水段和第一脱水段在强压段处汇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对压式压滤脱水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泥浆被第一脱水段和第二脱水段包裹形成脱水带进入强压辊组,通过强压辊组之间设置的脱水间隙对泥浆进行压滤,由于强压辊组中的固定辊轮和移动辊轮与脱水带的接触面积较小,强压辊组对脱水带产生较大的挤压压强,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大对泥浆的挤压力;同时设置驱动装置驱动移动辊轮,由于驱动装置的输出功率是恒定的,为此当泥浆厚度较大含水量较低导致泥浆对移动辊轮的反作用力较大时,移动辊轮能够回缩时脱水间隙增大从而泥浆能够顺利地通过脱水间隙,更好地保证该对压式强压装置能够正常运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朝向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移动架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导向槽滑动。设置以上导向槽以及滑块对移动架进行导向,能够保证移动过程中移动辊轮与固定辊轮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脱水段和第二脱水段组成的脱水带沿竖直放线进入脱水间隙,使得驱动装置的加载力方向指向固定辊轮,最大限度地作用在脱水带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强压驱动装置为气缸。采用气缸作为强压装置其优点在于气缸以气体作为驱动介质,气体具有较好的可压缩性,污泥含水率较低,压力过大时移动架更易回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缸包括缸体以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缸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架铰接,所述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缸体以及活塞杆分别与机架和移动架铰接,降低装配的精度要求,更有利于推杆带动移动架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辊轮互相平行的支撑辊轮,所述支撑辊轮与所述固定辊轮抵接。设置支撑辊轮,一方面为固定辊轮提供支撑,以保证强压脱水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支撑辊轮在与固定辊轮表面接触时,由于其旋转方向始终与固定辊轮相反,支撑辊轮能够快速地带走附着在支撑辊轮上的水分以及透过脱水带的固体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辊轮成对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辊轮的两侧。由此设置,固定辊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辊轮进行支撑,固定辊轮更为稳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辊轮设置有多对,多对所述支撑辊轮间隔设置,多对所述支撑辊轮均与所述固定辊轮抵接。在对形状不规则的泥浆进行强压时,固定辊轮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设置多对间隔设置的支撑辊轮,对固定辊轮进行分段支撑,能够有效地提升固定辊轮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压式压滤脱水机还包括刮泥板组件,所述刮泥板组件包括上刮板和下刮板,所述上刮板和下刮板的中部均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上刮板和下刮板的左侧通过拉簧连接,所述上刮板和右刮板的右侧分别与第一循环段和第二循环段抵接。设置刮泥板组件分别与第一循环段和第二循环段抵接,将附着在第一循环段和第二循环段上的污泥刮除,便于后续清洗循环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压式压滤脱水机还包括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粉碎料槽、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粉碎料槽内的粉碎爪、驱动所述粉碎爪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粉碎料槽的上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粉碎料槽的下侧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于第二循环段的上方。设置粉碎料槽和粉碎爪对污泥进行粉碎,能够有效地对污泥进行搅拌以及均质化,减少污泥出现体积较大的硬颗粒的可能,降低后续进行强压脱水损坏强压辊组的可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粉碎爪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粉碎爪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粉碎爪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粉碎棒,两个所述粉碎爪上的粉碎棒交错设置,两个所述粉碎爪上相邻的粉碎棒上设有粉碎间隙。由此,两个粉碎爪在齿轮传动连接的作用下沿相反方向转动,对从入料口进入的污泥能够形成强大的挤压力,有效地对粉碎污泥中体积较大的颗粒并对污泥进行搅拌。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刮板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粉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10-第一循环段;120-第一脱水段;210-第二循环段;220-第二脱水段;310-固定架;320-固定辊轮;330-支撑辊轮;410-移动架;420-移动辊轮;430-滑块;510-粉碎料槽;520-粉碎棒;610-上刮板;620-下刮板;630-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对压式压滤脱水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上滤布组件,其包括上滤布、通过上滤布带连接的第一支撑辊组、用于张紧上滤布的第一张紧机构,所述上滤布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循环段和第一脱水段;/n下滤布组件,其包括下滤布、通过下滤布连接的第二支撑辊组、用于张紧下滤布的第二张紧机构,所述下滤布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循环段和第二脱水段;/n强压段,所述强压段上设有强压辊组,所述强压辊组包括固定辊组以及移动辊组,固定辊组包括固定架以及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架上的固定辊轮,移动辊组包括强压驱动装置、与强压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的移动架、转动地连接在移动架上的移动辊轮,所述固定辊轮与移动辊轮之间设有脱水间隙,所述第二脱水段和第一脱水段在强压段处汇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对压式压滤脱水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滤布组件,其包括上滤布、通过上滤布带连接的第一支撑辊组、用于张紧上滤布的第一张紧机构,所述上滤布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循环段和第一脱水段;
下滤布组件,其包括下滤布、通过下滤布连接的第二支撑辊组、用于张紧下滤布的第二张紧机构,所述下滤布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循环段和第二脱水段;
强压段,所述强压段上设有强压辊组,所述强压辊组包括固定辊组以及移动辊组,固定辊组包括固定架以及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架上的固定辊轮,移动辊组包括强压驱动装置、与强压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的移动架、转动地连接在移动架上的移动辊轮,所述固定辊轮与移动辊轮之间设有脱水间隙,所述第二脱水段和第一脱水段在强压段处汇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压式压滤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朝向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移动架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导向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压式压滤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压驱动装置为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压式压滤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缸体以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缸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架铰接,所述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压式压滤脱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洁丽朱豪成黄敏怡李思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