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13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快递配送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防撞结构、防倒结构、放置结构和固定结构;通过在机器人本体的外部四周均设置防撞结构,在机器人本体在出现行走程序错误或者有杂物撞击机器人本体的底端时,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效果,从而避免瞬间冲击对机器人本体造成的损害,且在防撞进行工作的同时,能够同步带动防倒结构进行工作,通过防倒结构的工作,能够在机器人本体出现撞击时,及时的进行支撑作用,从而有效避免机器人本体在撞击时出现的摔倒情况,通过在机器人本体的一端设置放置结构,能够根据实际运输情况增加放置快递的空间,能够增加放置快递的数量以及体积,从而方便进行机器人本体的运输。

An intelligent express delivery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快递配送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快递又称速递或快运,是指物流企业(含货运代理)通过自身的独立网络或以联营合作(即联网)的方式,将用户委托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从发件人送达收件人的门到门(手递手)的新型运输方式。快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快递是指任何货物(包括大宗货件)的快递,而狭义的快递专指商务文件和小件的紧急递送服务。从服务的标准看,快递一般是指在48小时之内完成的快件送运服务。从快递的定义中,可以概括出快递的以下3个特征:从经济类别看,快递是物流产业的一个分支行业,快递研究是从属于物流学的范畴。从业务运作看,快递是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是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经营性质看,快递属于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目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已经渐渐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种在办公楼等区域发放快递文件的机器人在配送快速时,可能会出现行走程序乱码或者外部物体撞击的情况出现,就可能会造成机器人本体出现损坏或者摔倒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1)、防撞结构(2)、防倒结构(3)、放置结构(4)和固定结构(5),在能够对包裹进行快递配送的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外部设置能够防止所述机器人本体(1)撞击损坏的所述防撞结构(2),在所述防撞结构(2)背离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一端设置用于防止所述机器人本体(1)撞击摔倒的所述防倒结构(3);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一端设置能够增加配送快递包裹数量的所述放置结构(4),在所述放置结构4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对所述放置结构(4)进行收纳固定的所述固定结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1)、防撞结构(2)、防倒结构(3)、放置结构(4)和固定结构(5),在能够对包裹进行快递配送的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外部设置能够防止所述机器人本体(1)撞击损坏的所述防撞结构(2),在所述防撞结构(2)背离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一端设置用于防止所述机器人本体(1)撞击摔倒的所述防倒结构(3);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一端设置能够增加配送快递包裹数量的所述放置结构(4),在所述放置结构4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对所述放置结构(4)进行收纳固定的所述固定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2)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撞结构(2)呈两两对称关系分布,四个所述防撞结构(2)均包括固定套(21)、缓冲板(22)、海绵垫(23)、活塞(24)、第一弹簧(25)、连接杆(26)和储气槽(27),四个外部呈长方体结构的所述固定套(21)呈两两对称关系分别固定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外部四个侧面上,在所述固定套(21)的内部设有所述储气槽(27),在所述固定套(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呈长方体结构的所述活塞(24),在所述活塞(24)和所述固定套(21)之间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弹簧(25),在所述活塞(24)背离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一端呈垂直关系固定两个呈平行关系的所述连接杆(26),且所述连接杆(26)与所述固定套(21)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6)背离所述活塞(24)的一端固定所述缓冲板(22),在所述缓冲板(22)背离所述连接杆(26)的一端胶结所述海绵垫(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结构(3)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防倒结构(3)分别设于四个所述固定套(21)背离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一端,四个所述防倒结构(3)均包括套管(31)、顶杆(32)、气孔(33)、气道(34)、滑槽(35)和第二弹簧(36),四个所述套管(31)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固定套(21)背离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一端,且所述套管(31)与所述固定套(21)呈45°夹角,在所述套管(31)的内部设置所述气道(34),且所述气道(34)通过所述气孔(33)与所述储气槽(27)的内部相通,在所述套管(31)的内部设置所述滑槽(35),且在所述套管(31)的内部设置所述顶杆(32),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春平邵海军陈丽君陈永备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产教融合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