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程越野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24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工程越野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车身,所述机器人车身由前轮辅助机构、后轮辅助机构、控制机构和动力机构四部分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设计结合了控制技术和结构优化,能以新型的结构满复杂地形的考验,能够在自主顺利通过多种障碍,以较简单的结构达最好的越野效果,将地形模型化,得到栅格地形、小型台阶、石块地形、U型隧道、方形隧道、柔软草地、大楼梯、窄桥、高台等九种类型的障碍地形。

A new type of Engineering cross-country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工程越野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工程越野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及相关技术不断被完善,各类机器人层出不穷地被应用到了诸多领域。车辆机器人在各类运输和探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在特殊环境工况中开展人类几乎无法开展的工作,如:在沙漠、沼泽、丛林等恶劣环境下迅速掌握情报、快速做出应对策略;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特殊救援中快速输送救灾人员和物资,在废墟中行进并快速探寻被困人员;也可在极温环境中进行运输探查工作,如南、北极科考工作等。但是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时,因为行走机构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差,无法在荒野、山区、森林等野外环境移动并进行工作,所以存在越野性能差的缺点,从而使得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时受地形限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这里提出一种新型工程越野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但是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时,因为行走机构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差,无法在荒野、山区、森林等野外环境移动并进行工作,所以存在越野性能差的缺点,从而使得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工程越野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车身由前轮辅助机构、后轮辅助机构、控制机构和动力机构四部分构成;所述前轮辅助机构包括前辅助轮(1)、前置悬臂(2)和前置伺服电机(4),所述前辅助轮(1)安装在前置悬臂(2)的一端上,所述前置悬臂(2)远离前辅助轮(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置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的一侧壁上;所述后轮辅助机构包括后置伺服电机(8)、后置悬臂(9)和后辅助轮(10),所述后辅助轮(10)安装在后置悬臂(9)的一端上,所述后置悬臂(9)远离后辅助轮(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置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的一侧壁上;/n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板(5)和电源(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工程越野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车身由前轮辅助机构、后轮辅助机构、控制机构和动力机构四部分构成;所述前轮辅助机构包括前辅助轮(1)、前置悬臂(2)和前置伺服电机(4),所述前辅助轮(1)安装在前置悬臂(2)的一端上,所述前置悬臂(2)远离前辅助轮(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置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的一侧壁上;所述后轮辅助机构包括后置伺服电机(8)、后置悬臂(9)和后辅助轮(10),所述后辅助轮(10)安装在后置悬臂(9)的一端上,所述后置悬臂(9)远离后辅助轮(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置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的一侧壁上;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板(5)和电源(6),所述控制板(5)固定连接在电源(6)的上端面上;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前驱大轮(3)、后驱减速电机(7)、后轮轴架(11)、履带(12)、后轮(13)和前驱减速电机(14),所述前驱大轮(3)固定连接在前驱减速电机(14)的输出端上,所述后轮(13)设置两个,一个所述后轮(13)固定连接在后驱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上,另一个所述后轮(13)转动连接在后轮轴架(11)的一侧壁上,两个所述后轮(13)之间通过履带(12)传动连接;
所述前轮辅助机构、后轮辅助机构、控制机构和动力机构之间通过支架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前置伺服电机(4)、后驱减速电机(7)、后置伺服电机(8)、前驱减速电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驰吕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