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800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涉及太阳能设备领域,该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包括聚光光伏阵列、热介质箱、冷介质箱、可调泵送装置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调节可调泵送装置的泵送流量,从而使得送入聚光光伏阵列的流量与聚光光伏阵列的换热能力相适配,使得流出聚光光伏阵列的换热介质的温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并且避免了使用大尺寸热介质箱,降低了系统成本。

Solar power cogeneration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生产生活中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而目前主要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是依靠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并且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太阳能有着清洁、容易获得和无限储量的优势,因此更加高效地利用太阳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太阳能全光谱热电联供系统是将太阳能同时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目前的太阳能全光谱热电联供系统中存在的缺点:其一,目前,系统中换热介质的动力来源为单一且功率恒定的泵,系统稳定性低,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且由于泵的出力恒定,而太阳辐照度是不断变化的,难以保证出水温度的稳定,在太阳辐照强度未至顶点时,使得出口处的水温与进口处的温差不大,进而增加热介质箱的体积,提高系统成本。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使得出水温度稳定的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其通过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光伏阵列、热介质箱、冷介质箱、可调泵送装置和控制装置;/n所述冷介质箱与所述聚光光伏阵列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用于容纳换热介质;/n所述可调泵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用于将所述冷介质箱中的所述换热介质泵送至所述聚光光伏阵列;/n所述聚光光伏阵列与所述热介质箱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用于加热所述换热介质;/n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可调泵送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可调泵送装置的泵送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光伏阵列、热介质箱、冷介质箱、可调泵送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冷介质箱与所述聚光光伏阵列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用于容纳换热介质;
所述可调泵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用于将所述冷介质箱中的所述换热介质泵送至所述聚光光伏阵列;
所述聚光光伏阵列与所述热介质箱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用于加热所述换热介质;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可调泵送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可调泵送装置的泵送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泵送装置包括多个电控水泵,多个所述电控水泵并列设置,且多个电控水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每个所述电控水泵能够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开启或者关闭,以调节所述第一管道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泵送装置还包括进介质管、出介质管和多个分介质管,所述进介质管与所述冷介质箱连接,所述出介质管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多个所述分介质管并列设置在所述出介质管与所述进介质管之间,且每个所述分介质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介质管和所述出介质管,多个所述电控水泵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分介质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继电器和控制器,所述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电控水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继电器控制多个所述电控水泵开启或者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冷介质箱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管道分隔成主干段与支干段,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雪松胡逾超谢胡凌高浪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