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98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纸,具有多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和芯层,所述芯层设置在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合成纸的整体厚度为60‑300微米,第一表层的厚度为5‑30微米,所述合成纸的第一表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100微米,芯层的原料包括均聚聚丙烯和做为有机发泡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热塑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合成纸,第一表面具有低静电效果,对静电保护膜的吸附性好,平整度高。

A kind of synthetic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纸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膜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纸。
技术介绍
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平板显示装置。平板显示装置的显示屏顶层为透明的玻璃面板或其他材质的面板,显示屏面板呈薄片状,具有一定的硬度。智能手机的显示屏面板是一种典型的显示屏面板,一般是通过将大尺寸面板切割成特定尺寸的多块小尺寸面板,制成智能手机的显示屏面板,再将切割得到的显示屏面板运送到显示器生产线的组装工段中,安装在显示屏顶层。现有技术中,对大尺寸面板的切割是一个连续的工艺,如图1所示,切割后的显示屏面板1001一般不会直接安装到显示屏顶层,出于对显示屏面板运输及清洁度的要求,切割后的多块显示屏面板会顺序间隔的承接在底纸1002上,随后其上覆盖静电保护膜1003,从而将显示屏面板1001夹持包裹在底纸1002与静电保护膜1003之间,如图1所示。在安装显示屏面板时,仅需要揭开上层静电保护膜1003,吸取显示屏面板1001进行安装。目前,承接显示屏面板的底纸可选用涂覆有硅油的格拉辛纸,由于作为底纸的格拉辛纸是切割制成的,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纸屑,部分纸屑可能残留在格拉辛纸表面,影响底纸表面的清洁度,降低显示器面板与格拉辛纸之间的粘贴效果。同时,由于格拉辛纸表面涂覆有硅油,当显示屏面板承接在其上,硅油会转移到显示屏面板上,从而污染面板,影响显示器面板的透明度。为了解决涂覆硅油的格拉辛纸作为底纸的上述缺陷,出现了使用现有的合成纸作为底纸解决方案,合成纸在切割过程中不会产生纸屑,但是现有的合成纸吸附性差,难于与显示屏面板玻璃和静电保护膜进行吸附,当将显示屏面板夹持在合成纸与静电保护膜之间时,显示屏面板容易移位,固定不牢固。为了增加底纸的吸附性,可以在合成纸上贴覆例如透明聚丙烯薄膜OPP,但聚丙烯薄膜OPP会产生低分子材料析出物,污染显示屏面板,影响显示屏面板的使用性能。合成纸覆膜后,由于合成纸与例如聚丙烯薄膜的覆膜的收缩率不同,覆膜后的合成纸会发生弯曲,影响对显示屏面板的包裹效果。此外,在合成纸上贴膜增加包装成本,黏贴溶剂有残留,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合成纸,具有多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和芯层,所述芯层设置在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合成纸的整体厚度为60-300微米,第一表层的厚度为5-30微米,所述合成纸的第一表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100微米,芯层的原料包括均聚聚丙烯和做为有机发泡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热塑树脂。进一步,所述发泡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树脂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所述芯层的原料配比为有机发泡材料5-30%重量、钛白粉0-15%重量、迁移性抗静电剂0-10%重量,其余为均聚聚丙烯。进一步,所述第一表层的原料包括有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者均聚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均聚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4到4:1。进一步,所述第一表层的原料还包括不超过40%重量的非迁移性抗静电剂。进一步,所述第二表层的原料包括有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者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均聚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4到4:1。进一步,所述第二表层的原料还包括聚乙烯和0-40%重量的非迁移性抗静电剂,其中所述第二表层的原料中所包含的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者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与聚乙烯的重量比为1:3到3:1。进一步,所述合成纸的第一表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第一表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050微米,所述第二表层的厚度为5-30微米,所述合成纸的整体厚度为170-220微米,所述合成纸的密度为0.55-0.90g/cm3。进一步,所述合成纸具有三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和芯层。进一步,所述合成纸具有五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层、第一次表层、芯层、第二次表层和第二表层,第一次表层设置在芯层与第一表层之间,第二次表层设置在芯层与第二表层之间,第一次表层和第二次表层的厚度为3-15微米,包括0-15%重量的钛白粉、0-40%重量的非迁移性抗静电剂,其余为均聚聚丙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双向拉伸合成纸,在做为包装材料的底纸与静电保护膜结合应用于产品包装时,底纸具有低静电效果,底纸对静电保护膜的吸附性好,无需在底纸上另外覆膜,平整度高。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双向拉伸合成纸与静电保护膜既能够对产品进行有效的定位包装,又能够在需要使用产品时容易的将静电保护膜从底纸上揭开。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多块显示屏面板的包装的顶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具有三层叠加复合结构的共挤双向拉伸合成纸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具有五层叠加复合结构的共挤双向拉伸合成纸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共挤双向拉伸合成纸的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共挤双向拉伸合成纸做为包装底纸的应用示意图;图6和图7是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共挤双向拉伸合成纸进行包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合成纸,如图2所示,具有三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层1、第二表层2和芯层3,芯层3设置在第一表层1和第二表层2之间,第一表层1为承载层。第一表层1的厚度为5-30微米,优选为10-20微米。所述合成纸的第一表层1的表面粗糙度(Ra值)小于0.100微米(采用德国马尔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型号:MarsurfM300C)按照ISO12085“几何制品规范”测量),优选的小于0.050微米。所述合成纸的密度为0.55-0.90g/cm3,优选为0.60-0.70g/cm3。芯层3的原料包括均聚聚丙烯和有机发泡材料,还可以包括助剂,助剂例如是钛白粉和迁移性抗静电剂。原料配比为:有机发泡材料5-30%重量,钛白粉0-15%重量,迁移性抗静电剂0-10%重量,其余为均聚聚丙烯。其中,有机发泡材料为一种或多种热塑树脂,优选的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树脂及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表层1(和/或第二表层2)的原料包括均聚聚丙烯(除非特别说明,本说明书中未限定的“聚丙烯”均表示“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者均聚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均聚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4到4:1,还可以包括助剂,助剂例如是不超过40%重量的非迁移性抗静电剂,由此第一表层1具有光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层1的原料中加入共聚聚丙烯,能够有效的降低原料熔点,能够在制造过程中降低熔点,并改善合成纸产品的热封和贴合/吸附性能。第二表层2的原料包括聚乙烯以及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共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纸,具有多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和芯层,所述芯层设置在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其特征在于:合成纸的整体厚度为60-300微米,第一表层的厚度为5-30微米,所述合成纸的第一表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100微米,芯层的原料包括均聚聚丙烯和做为有机发泡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热塑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纸,具有多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和芯层,所述芯层设置在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其特征在于:合成纸的整体厚度为60-300微米,第一表层的厚度为5-30微米,所述合成纸的第一表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100微米,芯层的原料包括均聚聚丙烯和做为有机发泡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热塑树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树脂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的原料配比为有机发泡材料5-30%重量、钛白粉0-15%重量、迁移性抗静电剂0-10%重量,其余为均聚聚丙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的原料包括有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者均聚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均聚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4到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的原料还包括不超过40%重量的非迁移性抗静电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层的原料包括有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松吕达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利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