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
,更为具体地,涉及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直送直轧技术省掉了连铸到轧钢中间的加热炉过程,节省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带来大幅度节能减排效果,从而实现吨钢成本的降低,具有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直送直轧技术的的实现,首要是保证到达轧机前定尺铸坯的温度要足够高而满足高温轧制要求。为了达到此目的,现有技术进行了很大改进,比如,提高连铸浇注速度、提高切割速度、提高辊道速度等从而降低定尺铸坯从出生到轧钢之间的时间,而保证轧制温度,另外,通过连铸过程弱冷、保温罩来保温、局部补热技术来减少定尺铸坯的散热和增加定尺铸坯的温度,来保证轧制温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有直送直轧技术中,由于拉速低不能及时切割,导致定尺铸坯在铸流内固定停留时间较长,导致定尺铸坯到达轧制前温度依然不高,整个直送直轧工艺流程还必须优化以适应更多的现场。现有直送直轧技术中,如图1所示,铸流可以分为连铸区间1、切割区间2、过渡辊道区间3、输送辊道区间4,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定虚拟切割点,所述虚拟切割点设定在与未切割铸坯的坯头沿铸坯反向一个定尺长度的距离处,所述虚拟切割点是随着未切割铸坯的坯头移动而变化的虚拟设定点;/n通过温度场跟踪模型跟踪铸坯的凝固终点;/n判断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的位置是否不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所述位置是与结晶器弯月面的距离;/n如果所述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不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将所述虚拟切割点设定为实际切割点;/n如果所述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将铸坯的凝固终点退到与坯头的距离不小于一个定尺切割的距离时的虚拟切割点作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虚拟切割点,所述虚拟切割点设定在与未切割铸坯的坯头沿铸坯反向一个定尺长度的距离处,所述虚拟切割点是随着未切割铸坯的坯头移动而变化的虚拟设定点;
通过温度场跟踪模型跟踪铸坯的凝固终点;
判断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的位置是否不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所述位置是与结晶器弯月面的距离;
如果所述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不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将所述虚拟切割点设定为实际切割点;
如果所述未切割铸坯的凝固终点大于所述虚拟切割点的位置,将铸坯的凝固终点退到与坯头的距离不小于一个定尺切割的距离时的虚拟切割点作为实际切割点;
将切割装置移动到实际切割点对铸坯进行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所述切割装置的切割行程,所述切割行程是指所述切割装置的移动范围,所述切割行程不小于满足铸机最大拉速情况下切断铸坯所需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实际切割点是否在切割行程内;
如果实际切割点在所述切割行程内,将切割装置移动到实际切割点对铸坯进行切割;
如果实际切割切割点不在所述切割行程内,将切割装置移动到切割行程最前端,当实际切割点到达切割行程最前端时进行切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行程包括满足铸机最大拉速情况下切断铸坯的所需行程和自由移动切割行程,所述自由移动切割行程是所述切割行程大于所述所需行程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自由切割行程的长度在1.5m~6m范围内。
6.一种最小化铸坯在铸流内停留时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模块,设定虚拟切割点,所述虚拟切割点设定在与未切割铸坯的坯头沿铸坯反向一个定尺长度的距离处,所述虚拟切割点是随着未切割铸坯的坯头移动而变化的虚拟设定点;
凝固终点获得模块,通过温度场跟踪模型跟踪铸坯的凝固终点;
第一判断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亮,韩占光,高文星,谢长川,周干水,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