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乡医学院专利>正文

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方面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426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方面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更进一步地说是在制备抑制因氟化物暴露所致肾组织MDA含量增多、GSH水平下降、CAT活性和SOD活性下降的药物中的应用。以氟化钠为代表,研究了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因氟化钠暴露所致肾毒性的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证明原花青素能抑制有氟化钠所致的肾毒性,作用强于维生素C有较好的效果,从而提出原花青素作为活性物质在制备因有氟化物暴露所致的肾毒性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原花青素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对于解决氟化物暴露引起的肾毒性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The application of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or health food for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renal toxicity of fluor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方面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医药新用途
,具体涉及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方面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除造成氟骨症和氟斑牙外,还引起非骨相性系统和器官的广泛损害。在我国多数省区有严重的氟中毒病区,主要存在着饮水型和燃煤型两类慢性氟中毒。据统计,我国除上海和海南外,其它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存在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区。总病区(县、市和旗)多达1308个,其中燃煤型氟中毒200个,受威胁人口3430万人,氟斑牙患者1801万人,氟骨症患者高达151万人;饮水型氟中毒1108个,受威胁人口8000多万人,氟癍牙患者2149万人,氟骨症患者136万人。迄今为止,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清楚,因而对该病的防治带来较大的困难。当前,地方性氟中毒已列为我国现有地方病中的重点疾病,进一步深入研究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早期诊断指标已提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大量动物研究实验已证实慢性氟中毒除了导致氟骨症和氟斑牙、引起骨代谢紊乱外,对其它非骨性器官(如脑、肝、肾、心等)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亚细胞结构的病理改变和多种代谢变化。因此,对非骨性器官或组织进行深入研究,利于全面探讨氟中毒性全身影响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对于明确氟化钠对肾损伤的效应、寻找敏感的诊断指标及进一步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原花青素(Procyanidins,分子式C30H26O12)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味涩,溶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原花青素分布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皮、壳、籽、核、花、叶中,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种类丰富。一般为葡萄籽提取物或法国海岸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葡萄籽提取物)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该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以高效、低毒、高生物利用度和强抗氧化能力而著称,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自由基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实验证明,原花青素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并吸收迅速完全,口服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达7小时之久。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消除水肿、减肥降低胆固醇及抗病毒等多种功效。如公开号为CN10260012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原花青素或含其的植物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公开号为CN10294062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中药肉桂水提物中的原花青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研究发现肉桂原花青素能够以抗胰岛淀粉样多肽聚集为靶点,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公告号为CN1745747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原花青素在制备治疗结肠炎药物的用途,尤其公开了原花青素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的用途。公开号为CN10721314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原花青素在预防和治疗黄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其抗寨卡病毒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大量发现给予抗氧化剂如原花青素干预可对化学物质和药物氧化损伤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原花青素对氟、镍、镉等重金属以及氨基脲、玉米赤霉烯酮、三氧化二砷、顺铂和反式脂肪酸等所致的睾丸氧化损伤损伤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此外,有研究报道了原花青素对氟化钠所致的肝脏氧化损伤也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其对氟化钠所致的肾脏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已经证实氧化应激以及由此诱发的肾脏细胞过度凋亡是氟化钠肾脏损伤的重要机制。目前,对于原花青素用途的研究开展较为深入,但对原花青素保护氟化物肾脏毒性的功效尚未有专利文献报道。本专利技术开拓了原花青素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对于缓解高氟地区和氟化物接触人员肾脏毒性提供了参考。本专利技术将为开发用于治疗或预防氟化物肾脏毒性的功能食品和药品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方面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原花青素的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方面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进一步限定,所述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抑制因氟化物暴露所致肾组织MDA含量增多、GSH水平下降、CAT活性和SOD活性下降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氟化物为氟化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的药物可为任何适用的常规剂型,其中所含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用量在有效量以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般为50~500mg/kg/天,优选为100~300mg/kg/天。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鼠实验证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氟化钠喂养大鼠肾脏毒性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改善肾脏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肾脏结构,减少肾脏细胞的过度凋亡,保护肾脏结构和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为葡萄籽原花青素发掘了新的医药用途,开拓了花青素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所需的浓度较低,无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以氟化钠为代表,研究了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因氟化钠暴露所致肾毒性的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证明原花青素能抑制有氟化钠所致的肾毒性,作用强于维生素C有较好的效果,从而提出原花青素作为活性物质在制备因有氟化物暴露所致的肾毒性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为原花青素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对于解决氟化物暴露引起的肾毒性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各试验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图2是各实验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情况;图3是各实验组大鼠肾脏肾脏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与HFD相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原花青素减轻氟化钠所致肾脏毒性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葡萄籽原花青素(天津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纯度≥95%)。1.2实验动物及分组SPF级SD大鼠,体重200-250g,雄性,饲养与SPF级饲养环境中,室内温度控制在23±2℃,自由饮食和摄水。动物总数32只。实验对照组(control):给予5wt%DMSO灌胃7天后,正常饲养。氟化钠暴露组(model):给予5wt%DMSO灌胃7天后,将饮用水换成含氟化钠(600ppm)的高氟水并继续干预21天。GSPE组(GSPE):给予100mg/kgGSPE灌胃7天后,将饮用水换成含氟化钠(600ppm)的高氟水并继续干预21天。维生素C组(VitminC):给予100mg/kg维生素C灌胃7天后,将饮用水换成含氟化钠(600ppm)的高氟水并继续干预21天。上述各组动物8只,每日一次灌胃给药,连续28天。脏器系数:大鼠处死前测定体重,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方面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该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氟化物所致肾脏毒性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改善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减少肾脏细胞的过度凋亡,保护肾脏结构和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氟化物肾脏毒性方面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该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氟化物所致肾脏毒性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改善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减少肾脏细胞的过度凋亡,保护肾脏结构和功能。


2.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制备抑制因氟化物暴露所致肾组织MDA含量增多、GSH水平下降、CAT活性和SOD活性下降药物中的应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二辉刘永峰翟德胜卜勇军席金彦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