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7377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缆线的车身以及设置成在车身前端的叶轮,所述车身两侧沿车身长度方向设有与管壁抵接的履带组件,所述履带组件沿车身宽度方向与车身滑移连接,所述车身上设有驱动履带组件与管道内壁抵接的驱动装置。工作时,叶轮转动,叶轮为车身提供向前滑动的动力,驱动车身在管道内移动。在敷设光缆线的时候,履带组件可以增大车身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驱动装置驱动履带组件与管道内壁抵接,可以提高车身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在车身的移动过程中,可以提高车身的抓壁能力,进而提高车身在运动过程中对光缆线的拉力。

A kind of pipeline crane with power assisted 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
本技术涉及通信线路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工程中光缆敷设是通信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布线方式是采用玻璃钢穿管器进行敷设,但是在光缆敷设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随身携带,而玻璃钢穿管器比较笨重,携带不方便。公告号为CN107086502B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通信管道引线布放器,通过在机身上设置叶轮作为驱动件,带动光光缆线在管道内滑动,便于携带以及操作。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当光光缆线敷设长度越长之后,机身遇到拖动的光光缆线也就越长,机身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也会增大,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叶轮来驱动机身滑动,由于叶轮提供的动力有限,无法适应较长或者较大阻力下的光光缆线的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在机身受到的阻力增大时可以提高机身的动力从而保证光光缆线的输送。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缆线的车身以及设置成在车身前端的叶轮,所述车身两侧沿车身长度方向设有与管壁抵接的履带组件,所述履带组件沿车身宽度方向与车身滑移连接,所述车身上设有驱动履带组件与管道内壁抵接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叶轮转动,叶轮为车身提供向前滑动的动力,驱动车身在管道内移动。在敷设光缆线的时候,履带组件可以增大车身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驱动装置驱动履带组件与管道内壁抵接,可以提高车身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在车身的移动过程中,可以提高车身的抓壁能力,进而提高车身在运动过程中对光缆线的拉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两侧用于安装履带组件的侧板,所述侧板沿车身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车身上,所述车身上位于两侧板之前沿车身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与光缆线固定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顶部与侧板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燕尾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侧板的连接点位于燕尾块远离叶轮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身越向前移动时,光缆线向后的拉力也会越大,光缆线会拉动燕尾块向后滑动,由于侧板是沿车身的宽度方向与车身滑移连接的,在连杆的驱动下,侧板会朝向远离车身的方向滑动,从而增大履带组件与管道内壁之间的压力,根据光缆线需要的拉力,调节履带组件与管道内壁之间的压力,当光缆线需要的拉力大时,履带组件与管道内壁之间的压力也就约大,灵活性强,保证了光缆线的输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组履带,两组所述履带之间设有与侧板固定的连接板,所述履带竖直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侧板之间设有驱动两组履带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调节两组履带之间的角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弧度的管道内径,并且在车身的四周一共设有四组履带,进一步的增大了车身与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车身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与侧板之间的螺杆,所述螺杆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螺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与履带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螺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履带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位于滑套与侧板之间螺纹连接有与滑套端面抵接的调节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母,调节螺母驱动滑套在螺杆上滑移,通过调节螺套在螺杆上的位置,即可实现通过两个履带之间角度的调节,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履带内设有与若干辊轴,所述辊轴的外周面上设有沉环形设置且向外突出的凸出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凸出部,履带的外表面是呈弧形设置的,呈弧形设置的履带可以更好的与管道内壁贴合,进一步的提高了履带与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履带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履带的两侧设有与辊轴的两端转动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上固定有驱动辊轴转动的辅助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板上固定有驱动辊轴转动的辅助电机,辅助电机可以为履带的转动提供动力,进一步的增大了车身的动力,提高了车身对光缆线的拉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沿车身宽度方向设有与车身滑移连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至少为两个并且沿侧板长度方向阵列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完毕之后,导向柱可以与车身滑移连接,进而可以十分稳定的实现侧板的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驱动侧板朝向远离车身一侧滑移的第一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可以在初始状态下,保证履带是与管道内壁抵接的,从而保证车身在管道内的位置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可以根据光缆线的拉力的大小,自动调节履带与管壁之间的压力,提高行车器的输送能力;2.同侧的两个履带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适应不同管道内壁的输送,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敷设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技术竖直方向剖视图。图中,1、车身;11、燕尾槽;12、燕尾块;121、固定螺栓;13、叶轮;2、侧板;21、导向柱;211、第一弹簧;3、连接板;31、螺杆;4、连杆;41、第二弹簧;5、滑套;51、支撑杆;52、调节螺母;6、辅助电机;7、履带组件;71、端板;72、履带;73、辊轴;731、凸出部;8、管道;9、光缆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以及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包括车身1,光缆线9固定在车身1上,在车身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叶轮13,叶轮13的转轴沿车身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车身1的前端设有驱动叶轮13转动的主电机,工作时,主电机驱动叶轮13转动,叶轮13为车身1提供向前滑动的动力,驱动车身1在管道8内移动。参照图2以及图3,为了进一步增加车身1的在移动过程中的动力,在车身1两侧沿车身1长度方向设有与管壁抵接的履带组件7,履带组件7沿车身1宽度方向与车身1滑移连接,车身1上设有驱动履带组件7与管道8内壁抵接的驱动装置。在敷设光缆线9的时候,履带组件7可以增大车身1与管道8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驱动装置驱动履带组件7与管道8内壁抵接,可以提高车身1与管道8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在车身1的移动过程中,可以提高车身1的抓壁能力,进而提高车身1在运动过程中对光缆线9的拉力。参照图2以及图3,为了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履带组件7与管道8低内壁之间的抵力,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1两侧的侧板2,侧板2沿车身1长度方向设置,履带组件7安装在侧板2上,侧板2沿车身1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车身1上,在车身1上位于两侧板2之前沿车身1长度方向设有燕尾槽11,燕尾槽11设置在车身1顶部,在燕尾槽11内滑移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缆线(9)的车身(1)以及设置成在车身(1)前端的叶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两侧沿车身(1)长度方向设有与管壁抵接的履带组件(7),所述履带组件(7)沿车身(1)宽度方向与车身(1)滑移连接,所述车身(1)上设有驱动履带组件(7)与管道(8)内壁抵接的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包括用于固定光缆线(9)的车身(1)以及设置成在车身(1)前端的叶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两侧沿车身(1)长度方向设有与管壁抵接的履带组件(7),所述履带组件(7)沿车身(1)宽度方向与车身(1)滑移连接,所述车身(1)上设有驱动履带组件(7)与管道(8)内壁抵接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1)两侧用于安装履带组件(7)的侧板(2),所述侧板(2)沿车身(1)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车身(1)上,所述车身(1)上位于两侧板(2)之前沿车身(1)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与光缆线(9)固定的燕尾块(12),所述燕尾块(12)顶部与侧板(2)之间设有连杆(4),所述连杆(4)一端与燕尾块(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侧板(2)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与侧板(2)的连接点位于燕尾块(12)远离叶轮(1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的管道行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组件(7)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组履带(72),两组所述履带(72)之间设有与侧板(2)固定的连接板(3),所述履带(72)竖直转动设置在连接板(3)上,所述连接板(3)与侧板(2)之间设有驱动两组履带(72)转动的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助力牵引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枫华张朱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龙马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