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737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涉及光纤接线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与接线主板,所述接线主板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夹线机构,所述接线主板的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添液机构,所述接线主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夹线机构,所述第一夹线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纤通半孔,所述第一底座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纤通半孔,所述第一纤通半孔与第二纤通半孔围成有第一纤通孔,设于第一定位板一侧外表面的靠近下端位置的置球筒,使得设备能够将光纤连接在一起而且连接后的光纤还不易从设备内部脱落,可以使得储液空槽内部的匹配液均匀且快速的洒落在光纤接触位置。

A fast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纤接线
,具体为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光纤的接线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是热连接,另一组则是冷连接,较多使用的方法是操作较为简便的冷连接,随着国内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已步入实用化阶段,且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目前对于光通信系统中所用的冷连接光纤连接器,或是使用进口连接器,或是以进口的陶瓷套管和外围金属件等所谓“散件”在国内进行组装,或是根据所引进国外技术和关键设备进行生产。现有的光纤快速接线装置在结构与功能方面不够完善,尚有待改进之处,首先,现有的冷接子在使用时不够简便与稳定,容易出现光纤脱落的状况,使得光纤之间的连接断开,影响通讯信号的传递,其次,光纤在接线时两待接线的光纤在接触时需要向二者接触位置涂抹光纤匹配液,现有的光纤接线装置并未考虑到匹配液添加时的均匀涂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纤可能出现脱落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纤匹配液在添加时不够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与接线主板,所述接线主板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夹线机构,所述接线主板的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添液机构,所述接线主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夹线机构,所述第一夹线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纤通半孔,所述第一底座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纤通半孔,所述第一纤通半孔与第二纤通半孔围成有第一纤通孔。所述添液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设于第一定位板一侧外表面的靠近下端位置的置球筒、固定连接于置球筒一侧外表面的第二定位板、设于置球筒内部的储液球、固定安装储液球上端外表面的滴液斗、固定安装于滴液斗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第一连接弹簧、固定安装于滴液斗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第二连接弹簧、固定安装于滴液斗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的拉动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线机构包括有夹线板、固定安装于夹线板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的扣板、固定安装于夹线板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的第一底板、固定安装于第一底板一侧外表面的绕旋柱、活动连接于绕旋柱一侧外表面的旋转套筒、固定连接于夹线板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弹簧柱、固定连接于旋转套筒一侧外表面的第二底板。优选的,所述弹簧柱的数量至少为八组,且夹线板通过弹簧柱与接线主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接线主板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旋转套筒通过第二底板与接线主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弹簧与第二连接弹簧的数量均至少为两组,所述储液球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液口,且储液球的内部设置有储液空槽,所述滴液斗与储液球的接触面开设有进液口,进液口的直径大于出液口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置球筒的内部设置有承放柱,承放柱的上端面为曲面,承放柱的内部直径小于储液球的直径,所述接线主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通孔,通孔与滴液斗的外表面松动接触,所述滴液斗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封盖。优选的,所述接线主板的内部设置有光纤交汇孔,所述第二夹线机构与第一夹线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二夹线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纤通半孔,且第二底座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四纤通半孔,第三纤通半孔与第四纤通半孔围成第二纤通孔,所述第一底座板与第二底座板均固定安装于接线主板的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所述第一夹线机构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底座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孔,第二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孔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螺栓。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光纤快速接线装置,设置有第一夹线机构,第一夹线机构包括有夹线板、弹簧柱与第二底板等,夹线板依靠绕旋柱与旋转套筒之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可以围绕接线主板进行旋转,由于弹簧柱是夹线板与接线主板之间的连接件,依靠弹簧柱的特性,夹线板旋转后一旦不受力则会被自动弹回到原来的位置,再通过连接螺栓、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第一夹线机构能够与第一底座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同样的方法可以使得第一纤通孔与第二底座板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设备能够将光纤连接在一起而且连接后的光纤还不易从设备内部脱落。2、该光纤快速接线装置,设置有添液机构,添液机构包括有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与储液球等,封盖打开后,可以将匹配液滴入到滴液斗的内部,匹配液会通过滴液斗与储液球接触位置的进液孔进入到储液球的内部,一方面由于进液孔的直径大于出液孔的直径,另一方面由于匹配液的材质特性,可以使得匹配液存留在储液空槽的内部,通过晃动拉动板可以带动滴液斗的晃动,从而使得储液球能够左右晃动,可以使得储液空槽内部的匹配液均匀且快速的洒落在光纤接触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夹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添液机构与接线主板的相配合视图。图中:1、第一底座板;2、第二底座板;3、接线主板;4、第一夹线机构;401、夹线板;402、弹簧柱;403、第二底板;404、旋转套筒;405、第一底板;406、绕旋柱;407、扣板;5、第一纤通孔;501、第一纤通半孔;502、第二纤通半孔;6、第二夹线机构;7、添液机构;701、第一定位板;702、第二定位板;703、储液球;704、置球筒;705、拉动板;706、第一连接弹簧;707、滴液斗;708、第二连接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板1、第二底座板2与接线主板3,接线主板3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夹线机构4,接线主板3的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添液机构7,接线主板3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夹线机构6,第一夹线机构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纤通半孔501,第一底座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纤通半孔502,第一纤通半孔501与第二纤通半孔502围成有第一纤通孔5,接线主板3的内部设置有光纤交汇孔,第二夹线机构6与第一夹线机构4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二夹线机构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纤通半孔,且第二底座板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四纤通半孔,第三纤通半孔与第四纤通半孔围成第二纤通孔,第一底座板1与第二底座板2均固定安装于接线主板3的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第一夹线机构4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第一底座板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孔,第二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板(1)、第二底座板(2)与接线主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主板(3)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夹线机构(4),所述接线主板(3)的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添液机构(7),所述接线主板(3)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夹线机构(6),所述第一夹线机构(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纤通半孔(501),所述第一底座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纤通半孔(502),所述第一纤通半孔(501)与第二纤通半孔(502)围成有第一纤通孔(5);/n所述添液机构(7)包括第一定位板(701)、设于第一定位板(701)一侧外表面的靠近下端位置的置球筒(704)、固定连接于置球筒(704)一侧外表面的第二定位板(702)、设于置球筒(704)内部的储液球(703)、固定安装储液球(703)上端外表面的滴液斗(707)、固定安装于滴液斗(707)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第一连接弹簧(706)、固定安装于滴液斗(707)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第二连接弹簧(708)、固定安装于滴液斗(707)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的拉动板(7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板(1)、第二底座板(2)与接线主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主板(3)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夹线机构(4),所述接线主板(3)的内部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添液机构(7),所述接线主板(3)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夹线机构(6),所述第一夹线机构(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纤通半孔(501),所述第一底座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纤通半孔(502),所述第一纤通半孔(501)与第二纤通半孔(502)围成有第一纤通孔(5);
所述添液机构(7)包括第一定位板(701)、设于第一定位板(701)一侧外表面的靠近下端位置的置球筒(704)、固定连接于置球筒(704)一侧外表面的第二定位板(702)、设于置球筒(704)内部的储液球(703)、固定安装储液球(703)上端外表面的滴液斗(707)、固定安装于滴液斗(707)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第一连接弹簧(706)、固定安装于滴液斗(707)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第二连接弹簧(708)、固定安装于滴液斗(707)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的拉动板(7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快速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线机构(4)包括有夹线板(401)、固定安装于夹线板(401)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的扣板(407)、固定安装于夹线板(401)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的第一底板(405)、固定安装于第一底板(405)一侧外表面的绕旋柱(406)、活动连接于绕旋柱(406)一侧外表面的旋转套筒(404)、固定连接于夹线板(401)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弹簧柱(402)、固定连接于旋转套筒(404)一侧外表面的第二底板(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成刘礼军袁振锋袁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泽同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