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36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包括:红外发送模块,由MCU控制器控制,打开或关闭红外信号的发送;红外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发送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高低电平,反馈给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控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发送、接收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产生报警控制信号至门锁报警模块;门锁报警模块,根据所述MCU控制器发送的报警信息信号产生报警警告;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MCU控制器、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门锁报警模块供电,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智能门锁的安全性。

An infrared anti prying circuit of intelligent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
本技术涉及安防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安防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门锁越来越智能化,出现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解锁的智能门锁,取消了钥匙,使得用户无需携带钥匙,大大提高了便捷性,并且也避免了钥匙被他人非法获取的可能,安全性更高。然而,现有技术中,虽然第三者无法通过非法获取钥匙打开门锁,但却可以暴力撬开门锁,因此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以通过红外模块实现在智能门锁发生被撬事件时有效地发出警告,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包括:红外发送模块,由MCU控制器控制,打开或关闭红外信号的发送;红外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发送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高低电平,反馈给MCU控制器;MCU控制器,连接所述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控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发送、接收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产生报警控制信号至门锁报警模块;门锁报警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MCU控制器发送的报警信息信号产生报警警告;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MCU控制器、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门锁报警模块供电。优选地,所述MCU控制器的一输出端口控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的开关控制端,控制红外发送模块打开或关闭红外信号的发送,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输出的红外接收信号INFRARED_REC连接至所述MCU控制器的一输入端口,所述MCU控制器输出的报警控制信号连接至所述门锁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3V3_2分别连接至所述MCU控制器、门锁报警模块、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的电源端。优选地,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包括发送偏置电阻R31与R32、负载限流电阻R21、红外发送二极管IR1和驱动NPN三极管Q6,所述MCU控制器输出的红外发送控制信号INFRARED_IR1连接至所述发送偏置电阻R31的一端,所述发送偏置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送偏置电阻R32的一端和所述驱动NPN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发送偏置电阻R32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NPN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源模块连接至所述红外发送二极管IR1的阳极,所述红外发送二极管IR1的阴极连接至所述驱动NPN三极管Q6的集电极。优选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管REC1、电源偏置电阻R15和R19、电源开关管Q2、红外接收偏置电阻R4、红外接收负载电阻R1、隔离电阻R12以及滤波电容C73、C4以及C5,所述MCU控制器输出的红外接收电源控制信号INFRARED_POWER_CTRL连接至所述电源偏置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源偏置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偏置电阻R15的一端和所述电源开关管Q2的栅极,所述电源偏置电阻R1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源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源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红外接收偏置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红外接收负载电阻R1的一端,所述红外接收偏置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红外接收管REC1的正端和所述滤波电容C73与C4的一端,所述红外接收负载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红外接收管REC1的输出端和所述隔离电阻R12的一端以及所述滤波电容C5的一端,所述隔离电阻R12的另一端即为所述红外接收信号INFRARED_REC,所述滤波电容C73、C4、C5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的红外发送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分别通过隔离保护盒镶嵌于所述智能门锁的内部,于正常情况下,所述智能门锁与门无缝隙地相互贴紧。优选地,所述门锁报警模块产生的报警警告包括但不限于产生声光电报警信号,并将数据上传至便携终端或控制中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通过利用红外模块,在门锁被撬时产生相应的信号至MCU控制器,由MCU控制器向门锁报警模块产生报警信号,从而实现报警,提高了智能门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红外发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红外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MCU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实际应用中红外模块在正常情况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实际应用中红外模块在异常情况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包括电源模块10、MCU控制器20、门锁报警模块30、红外发送模块40以及红外接收模块50。其中,电源模块10,用于给MCU控制器20、门锁报警模块30、红外发送模块40、红外接收模块500供电;MCU控制器20包括微处理器(MCU)及其外围电路,用于控制红外发送模块40和红外接收模块50发送、接收数据,处理红外接收模块50的数据,并确定是否需要给门锁报警模块30发送报警控制信号使其报警;门锁报警模块30,用于接收MCU控制器20发送的报警控制信号,于接收到报警控制信号时,产生报警警告,所述报警警告可包括光电警告、蜂鸣器、APP消息推送等,例如当发生门锁被撬时发出光电警告,并可将数据上传至便携终端或控制中心;红外发送模块40由发送偏置电阻R31-R32、负载限流电阻R21、红外发送二极管IR1和驱动NPN三极管Q6组成,用于在MCU控制器20控制实现红外信号的发送和停止;红外接收模块50由红外接收管REC1、电源偏置电阻R15和R19、电源开关管Q2、红外接收偏置电阻R4、红外接收负载电阻R1、隔离电阻R12以及滤波电容C73、C4和C5组成,用于在红外接收电源控制信号INFRARED_POWER_CTRL的控制下将接收到的红外发送模块40所发送的数据转换为高/低电平并反馈给MCU控制器20。电源模块10的电源输出3V3_2分别连接至MCU控制器20、门锁报警模块30、红外发送模块40、红外接收模块50的电源端,MCU控制器20的一输出端口输出的红外发送控制信号INFRARED_IR1连接至红外发送模块40的开关控制输入端,MCU控制器20的另一输出端口输出的红外接收电源控制信号INFRARED_POWER_CTRL连接至红外接收模块50的电源控制端,红外接收模块50输出的红外接收信号INFRARED_REC(5V与0V)连接至MCU控制器20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n红外发送模块,由MCU控制器控制,打开或关闭红外信号的发送;/n红外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发送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高低电平,反馈给MCU控制器;/nMCU控制器,连接所述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控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发送、接收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产生报警控制信号至门锁报警模块;/n门锁报警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MCU控制器发送的报警信息信号产生报警警告;/n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MCU控制器、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门锁报警模块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红外发送模块,由MCU控制器控制,打开或关闭红外信号的发送;
红外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发送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高低电平,反馈给MCU控制器;
MCU控制器,连接所述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控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发送、接收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产生报警控制信号至门锁报警模块;
门锁报警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MCU控制器发送的报警信息信号产生报警警告;
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MCU控制器、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门锁报警模块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器的一输出端口控制所述红外发送模块的开关控制端,控制红外发送模块打开或关闭红外信号的发送,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输出的红外接收信号INFRARED_REC连接至所述MCU控制器的一输入端口,所述MCU控制器输出的报警控制信号连接至所述门锁报警模块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3V3_2分别连接至所述MCU控制器、门锁报警模块、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的电源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红外防撬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包括发送偏置电阻R31与R32、负载限流电阻R21、红外发送二极管IR1和驱动NPN三极管Q6,所述MCU控制器输出的红外发送控制信号INFRARED_IR1连接至所述发送偏置电阻R31的一端,所述发送偏置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送偏置电阻R32的一端和所述驱动NPN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发送偏置电阻R32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王义温睿刘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