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24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以及乌龙红茶,其具体制作方法为:采摘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进行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取采摘后的鸿雁十二号茶树品种鲜叶作为原料,该品种具有花香浓郁,营养物质丰富的特点,根据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乌龙红茶的加工工艺加工制作出具有鸿雁十二号茶树品种花香浓郁特点的茶类,把鸿雁十二号茶树品种本身的花蜜香特点充分表现在各大茶类上,有利于开发单一茶树品种制作保留其特点的不同茶类和丰富其产品,改善了现有茶树品种产品单一的缺点及其它制作保留品种特色的茶类加工工艺的技术问题。

A method of making flower scented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鸿雁十二号茶树品种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90~2003年从铁观音自然杂交后代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广东英德、连平、开平、湛江等地分布较多,广西、湖南及福建等省区有少量引种,该品种叶色深绿、芽头细长,抗寒、抗旱及抗虫能力强,茶青带有一股淡淡的清花香香气,茶类适制性广,若能正确采用工艺控制其加工,制作出的各类茶都具有花香高浓持久,滋味浓爽滑口的特点,能极大的突出该品种的特色,有利于开发单一茶树品种制作保留其特点的不同茶类和丰富其产品,改善了现有茶树品种产品单一的缺点及其它制作保留品种特色的茶类加工工艺上的技术难题,有利于科学研究。鸿雁十二号茶树品种加工制作的茶类香气与滋味特点颇受消费者喜欢,从市场功能性分析,把鸿雁十二号茶树品种加工制作出来的各类花香型茶叶产品,不仅可以丰富本省的茶叶产品及类别,还能提升本省茶叶加工技术,积极推动各茶区对于单一茶树品种开发研究不同茶类具有该品种特色的加工工艺,还可以拓宽销售渠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以及乌龙红茶,其具体制作方法为:采摘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进行制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以及乌龙红茶,其具体制作方法为:采摘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进行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花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方法为:
(a)采摘:原料选取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
(b)晒青: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晒青处理;
(c)萎凋:将晒青后的鲜叶进行萎凋处理;
(d)杀青: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
(e)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
(f)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提香处理,得到绿茶。
所述步骤(a)中选取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
所述步骤(b)中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晒青处理,晒青时太阳温度不能太高,一般上午采摘的茶青在8-10点前进行晒青,下午采摘的茶青在15点后至太阳下山前进行晒青,每批茶叶晒青时间约为15-20min,待茶青青草气减退,散发出清香,茶叶有稍许萎焉状态即为晒青完成;
所述步骤(b)中晒青时太阳照射的温度为25-28℃为晒青的最适温度,茶青摊放晒青厚度为0.5-1cm,晒青完成的鲜叶须立即拉回茶厂均匀分散铺平,微微进行鼓风散热,让茶叶静止摊放散热恢复至室温;
所述步骤(c)中将晒青后的鲜叶进行萎凋处理,其中萎凋温度为25-30℃,湿度控制在55-65%,萎凋时间为5-10h,至茶叶含水量在70-75%范围内;
鲜叶置于萎凋槽中摊放厚度为20-25cm,每2-3h上下翻动茶青1次,有助于茶青水分散发与茶青均匀萎凋,待鲜叶青草气进一步消退,散发出纯正花香,鲜叶呈微萎焉状态即为萎凋适度完成;
所述步骤(d)中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一般采取燃气式连续式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250-280℃,杀青时间为5-8min;
鲜叶杀青前可先把鲜叶置于干净的布中进行堆闷回水,堆闷回水时间约为2-5min,经过堆闷的茶叶花香变得更加浓郁。杀青后的鲜叶须立即摊散散热降温至室温,摊放厚度0.5-1cm,时间约为10-15min,预防茶叶因湿热作用叶片颜色黄变;
所述步骤(e)中将杀青后的叶子置于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先进行空揉成型,时间约为15min,再根据“轻-重-轻”原则对茶叶进行加压揉捻,每次加压时间为5min,中途空揉解团块时间3min,总揉捻时间约为45min,把揉捻完成后的鲜叶置于解块机中进行解块处理;
所述步骤(f)中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若置于链条式翻板烘干机中进行两次干燥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3-6%;
第一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115-120℃,干燥时间为12-16min;第二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100-110℃,干燥时间为15-18min;
所述步骤(f)中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若置于箱式烘干机中进行两次干燥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3-6%;
第一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85-90℃,干燥时间为40-45min;第二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75-85℃,干燥时间为90-1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花香型白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方法为:
(a)采摘:原料选取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
(b)晒青: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晒青处理;
(c)萎凋:将晒青后的鲜叶进行萎凋处理;
(d)干燥: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日晒处理,然后再进行干燥提香处理,得到白茶。
所述步骤(a)中选取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
所述步骤(b)中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晒青处理,晒青时太阳温度不能太高,一般上午采摘的茶青在8-10点前进行晒青,下午采摘的茶青在15点后至太阳下山前进行晒青,每批茶叶晒青时间约为15-20min,待茶青青草气减退,散发出清香,茶叶有稍许萎焉状态即为晒青完成;
所述步骤(b)中晒青时太阳照射的温度为25-28℃为晒青的最适温度,茶青摊放晒青厚度为0.5-1cm,晒青完成的鲜叶须立即拉回茶厂均匀分散铺平,微微进行鼓风散热,让茶叶静止摊放散热恢复至室温;
所述步骤(c)中将晒青后的鲜叶进行萎凋处理,其中萎凋温度为25-30℃,湿度控制在55-65%,萎凋时间为36-48h,至茶叶含水量在20-25%范围内;
鲜叶置于萎凋槽中摊放厚度为10-15cm,每6-8h上下翻动茶青1次,有助于茶青水分散发与茶青均匀萎凋,待鲜叶青草气进一步消退,散发出纯正花香,鲜叶呈萎焉状态茶芽显白毫,手触茶叶带有刺手感,即为该白茶萎凋适度完成;
所述步骤(d)中将萎凋后的茶叶均匀、薄摊平铺于水筛中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日晒处理,待萎凋叶内含水分至15-10%,散发出日晒香气时再放置于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工序。若置于链条式翻板烘干机中进行两次干燥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3-6%;
第一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110-115℃,干燥时间为8-13min;第二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90-100℃,干燥时间为10-15min;
所述步骤(d)中将萎凋日晒后的茶叶若置于箱式烘干机中进行两次干燥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3-6%;
第一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75-80℃,干燥时间为40-45min;第二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60-65℃,干燥时间为120-18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花香型黄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方法为:
(a)采摘:原料选取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
(b)晒青: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晒青处理;
(c)萎凋:将晒青后的鲜叶进行萎凋处理;
(d)杀青: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
(e)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
(f)闷黄: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闷黄处理;
(g)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提香处理,得到黄茶。
所述步骤(a)中选取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
所述步骤(b)中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晒青处理,晒青时太阳温度不能太高,一般上午采摘的茶青在8-10点前进行晒青,下午采摘的茶青在15点后至太阳下山前进行晒青,每批茶叶晒青时间约为15-20min,待茶青青草气减退,散发出清香,茶叶有稍许萎焉状态即为晒青完成;
所述步骤(b)中晒青时太阳照射的温度为25-28℃为晒青的最适温度,茶青摊放晒青厚度为0.5-1cm,晒青完成的鲜叶须立即拉回茶厂均匀分散铺平,微微进行鼓风散热,让茶叶静止摊放散热恢复至室温;
所述步骤(c)中将晒青后的鲜叶进行萎凋处理,其中萎凋温度为25-30℃,湿度控制在55-65%,萎凋时间为5-10h,至茶叶含水量在70-75%范围内;
鲜叶置于萎凋槽中摊放厚度为20-25cm,每2-3h上下翻动茶青1次,有助于茶青水分散发与茶青均匀萎凋,待鲜叶青草气进一步消退,散发出纯正花香,鲜叶呈微萎焉状态即为萎凋适度完成;
所述步骤(d)中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一般采取燃气式连续式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200-230℃,杀青时间为5-8min;
鲜叶杀青前可先把鲜叶置于干净的布中进行堆闷回水,堆闷回水时间约为2-5min,经过堆闷的茶叶花香变得更加浓郁。杀青后的鲜叶须立即摊散散热降温至室温,摊放厚度0.5-1cm,时间约为10-15min;
所述步骤(e)中将杀青后的叶子置于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先进行空揉成型,时间约为15min,再根据“轻-重-轻”原则对茶叶进行加压揉捻,每次加压时间为5min,中途空揉解团块时间3min,总揉捻时间约为45min,把揉捻完成后的鲜叶置于解块机中进行解块处理;
所述步骤(f)中将揉捻解块后的叶子置于竹筐中进行堆闷闷黄处理,茶叶堆闷厚度约为15-20cm,竹筐表面用湿布覆盖,堆闷环境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控制在80%-90%;
茶叶在闷黄时每45-60min翻动茶叶一次,翻动后把茶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短时干燥,温度控制在50-55℃,时间控制在15min以内,进行短时干燥后的茶叶不需经过摊凉散热直接置于竹筐内,竹筐表面覆盖湿布继续进行闷黄处理,重复以上步骤3-5遍,运用湿热作用原理对茶叶进行闷黄。待茶叶条索颜色变为杏黄色或者金黄色,干闻闷黄叶散发出纯正的花香味时,即为该花香型黄茶闷黄步骤完成;
所述步骤(g)中将闷黄后的茶叶若置于链条式翻板烘干机中进行两次干燥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3-6%;
第一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110-115℃,干燥时间为8-13min;第二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90-100℃,干燥时间为10-15min;
所述步骤(g)中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若置于箱式烘干机中进行两次干燥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3-6%;
第一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85-90℃,干燥时间为40-45min;第二次干燥处理的温度约为80-85℃,干燥时间为90-1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香型茶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花香型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方法为:
(a)采摘:原料选取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
(b)晒青: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晒青处理;
(c)晾青:将晒青后的鲜叶进行晾青处理;
(d)做青:将晒青后的鲜叶进行做青处理;
(e)杀青:将做青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
(f)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
(g)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提香处理,得到乌龙茶。
所述步骤(a)中选取鸿雁十二号品种茶树,采摘标准为对夹二叶、对夹三叶而且是中开面的鲜叶;
所述步骤(b)中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太阳底下进行晒青处理,晒青时太阳温度不能太高,一般上午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真陈海强胡海涛黄安顺操君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