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195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对所述‘凯特’芒的果实进行套袋,并在果袋中内置1~10g活性炭60天,在树体主枝处进行注射4%浓度紫茎泽兰叶浸出液1L。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抑制芒果种子在果肉中萌发,明显降低芒果胎萌率、穿根率、抑制胚主根生长,提高芒果的果实品质和商品果率的目的。

A method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 root sprouting and penetrating disease of 'K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胎萌指种子在果实内启动萌发进程,胎萌一段时间后,胚主根穿出种核扎入果肉即形成穿根病。芒果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当种子完成细胞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至发育成熟,成熟种子萌发不需要经过脱水过程。芒果种子一般早于果肉成熟,种子在果实内成熟后随即开始萌发,因此胎萌现象在芒果品种中较为常见,穿根现象在晚熟芒果产区较为常见。‘凯特’芒是芒果中少有的特晚熟品种,果实生长期长,在川滇地区成熟期为9月中旬,具有丰产稳产、果肉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储运等优点,市场优势明显,在中国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芒果主产区均有大面积栽培。通常‘凯特’芒果实生育期从盛花到果实成熟6-7个月,而种子比果肉提前成熟2个月左右,因此‘凯特’芒胎萌穿根现象十分严重,穿根率达30%以上。胎萌穿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和可食率均低于正常果,总酸含量高于正常果,胎萌穿根病易引起‘凯特’芒果实品质和外观商品性降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凯特’芒的生产与发展。目前生产中,仅初步了解引起芒果胎萌发生的原因,有种子成熟早于果肉成熟且萌发不经过脱水过程生理原因,土壤施用氮肥偏多、钙肥偏少以及果实套袋等栽培管理原因,不同种植海拔气候影响原因,而对防治芒果穿根病的确切方法暂未见报道。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技术。因此,需要一种可抑制芒果种子在果肉中萌发,抑制胚主根生长的方法从而减少降低芒果胎萌率和穿根率,以提高芒果的优质商品率,增加产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凯特’芒果实生育期120天左右,对所述‘凯特’芒的果实进行套袋,并在果袋中内置1~10g活性炭60天;步骤二:在树体主枝处进行注射4%浓度紫茎泽兰叶浸出液1L。具体地,注射期前2~3周减少树体灌水量以增加注射液的吸收率。进一步地,所述紫茎泽兰叶浸出液的配置包括将20g紫茎泽兰叶片清洗晾干后浸泡于1L蒸馏水中48小时,配成20g/L的紫茎泽兰叶浸出液,使用时稀释500倍成4%浓度的浸出液。具体地,在‘凯特’芒果实生长期减少氮肥施用量和增加钙肥用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抑制芒果种子在果肉中萌发,明显降低芒果胎萌率、穿根率、抑制胚主根生长,提高芒果的果实品质和商品果率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1)果袋内放置不同用量活性炭抑制胎萌穿根病效果2017年在混撒拉村新村组‘凯特’芒果园,选5株试验树,果实生育期120天在果袋内放置不同用量活性碳抑制胎萌。活性碳用量设0、4、6、8、10g/果共5个处理,每处理45个果(9个果/株),随机选果放置。在果实生育期180天取样,调查胎萌率、穿根率、胚主根长。如表1所示,在‘凯特’芒胎萌发生前,果袋内放吸附剂活性炭能够起到抑制胎萌作用,随活性炭用量增加,果实生育期180天的胎萌率、穿根率、胚主根长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活性炭用量为6g/果时,果实生育期180天的胎萌率88.88%、穿根率4.44%、胚主根长2.50cm,抑制胎萌穿根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表1不同用量活性炭抑制胎萌穿根病效果(2)枝干注射不同浓度紫茎泽兰叶浸出液抑制胎萌穿根病效果2017年在混撒拉村新村组‘凯特’芒果园,选15株试验树,果实生育期120天采用树干注射不同浓度紫茎泽兰叶浸出液抑制胎萌。紫茎泽兰叶浸出液注射浓度设0、2、4、8、16%共5个处理,每处理3株树,每株树注射紫茎泽兰叶浸出液1L。在果实生育期180天,每处理随即取15个果,调查胎萌率、穿根率、胚主根长。如表2所示,随浓度增加,果实生育期180天的胎萌率、穿根率、胚主根长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紫茎泽兰叶浸出液浓度为4%时,果实生育期180d的胎萌率91.11%、穿根率6.67%、胚主根长2.63cm,抑制胎萌穿根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表2不同浓度紫茎泽兰叶浸出液抑制胎萌穿根病效果(3)活性炭和紫茎泽兰叶浸出液对胎萌穿根病的综合防治效果2018年在混撒拉村新村组‘凯特’芒果园,选12株试验树,设CK(对照)、活性炭(6g/果)、注射4%紫茎泽兰叶浸出液、活性炭(6g/果)+注射4%紫茎泽兰叶浸出液共4个处理,每处理3株树,于果实生育期120天实施试验。在果实生育期180天,每处理随即取15个果,调查胎萌率、穿根率、胚主根长。紫茎泽兰为有害外侵植物,其萜类有害化感物质能抑制种子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肌醇磷酸盐水解,使种子内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和无机磷减少,进而抑制种子萌发。紫茎泽兰叶浸出液浸泡处理成熟芒果种子能抑制萌发生长,同样采用树干注射根紫茎泽兰叶浸出液能降低芒果胎萌穿根发生。如表3所示,在活性炭和紫茎泽兰叶浸出液的综合防治下,芒果胎萌率为84.44%,穿根率为2.22%,胚主根长为2.44,抑制胎萌穿根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表3活性炭和紫茎泽兰叶浸出液对胎萌穿根病的综合防效本专利技术可使‘凯特’芒在果实生育期180天时,芒果胎萌率较未处理降低15.56%,穿根率降低91.68%,胚主根长降低31.65%,对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有显著作用。在‘凯特’芒果实生长期,施用氮肥偏多、钙肥偏少,易引起芒果胎萌穿根发生。果期氮肥多、钙肥少影响了果实生长发育,表现为果实生长变大、果实成熟时间延后,拉长了种子成熟与果肉成熟时间间隔,同时多余氮也为种子胎萌提供了养分支持。因此,在壮果期减少控制氮肥用量或曾施钙肥,能起到减轻芒果胎萌穿根发生。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专利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凯特’芒果实生育期120天左右,对所述‘凯特’芒的果实进行套袋,并在果袋中内置1~10g活性炭60天;/n步骤二:在树体主枝处进行注射4%浓度紫茎泽兰叶浸出液1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凯特’芒果实生育期120天左右,对所述‘凯特’芒的果实进行套袋,并在果袋中内置1~10g活性炭60天;
步骤二:在树体主枝处进行注射4%浓度紫茎泽兰叶浸出液1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期前2~3周减少树体灌水量以增加注射液的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宏兵刘伟钟奇李贵利杜邦罗玲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