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194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涉及土壤治理技术领域。该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在沙丘的四周与土地接壤处种植阿拉伯树,阿拉伯树种植四圈。该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红车轴草含有黄酮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等成分,田菁是一种优良的夏季绿肥作物,由于固氮能力较强,植株养分含量丰富,翻压后改土增产效果显著,特别是在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区,百脉根耐践踏,再生性强,耐旱力强,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可以与绝大多数滨海沙地乡土植物相容共处,没有任何危害,相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可以通过根瘤菌固氮,而且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可以快速的改良培肥土壤,有利于滨海生态系统的恢复。

A method of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coastal sandy 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治理
,特别的为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沙地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包括沙漠,不包括水系中的沙滩。沙地分为沙土地和沙漠、沙漠化土地两种类型。沙土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其成因多为局部土壤母质因素,因而主要分布于东部黄淮海平原及沿海地带。黄淮海平原约有沙土地1667千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两侧和河流两岸。沿海沙土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人海的河流三角洲地区及其影响地带。沙漠与沙漠化土地,即沙质荒漠和沙质荒漠化土地。其成因主要是宏观地理和地质因素,因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带的西北区、内蒙古、东北区西部、华北区北部,形成长达万里的风沙危害线,治理沙漠化,要采取生物、工程、水利和农业等综合措施。首先要注意保护沙漠化地区的植被,其次是因地制宜、适地植树、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封沙育草,增加地表覆盖,改善生态环境,进而发展沙地产业。滨海沙地是一种富含特有植物,却又容易受到干扰的敏感生态系统。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沿海旅游、养殖开发的不断发展,很多滨海沙地受到严重干扰,植被退化、物种丢失、海岸蚀退,已非常普遍,成为制约区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该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使用植物修复、动物修复、理化修复和土壤性能改良等多种修复方法有效结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是:<br>S1、防风措施:在沙丘的四周与土地接壤处种植阿拉伯树,阿拉伯树种植四圈,每圈的阿拉伯树交替种植,阿拉伯树将沙丘笼罩住;S2、种植植被:将S1中笼罩沙丘上种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一列种植百脉根,一列种植田菁,一列种植红车轴草,将三种植被依次循环种植;S3、提高植被存活率:将S2中种植的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的底部埋上土壤,在土壤中进行施肥和浇水,然后在土壤上覆盖薄膜,将薄膜使用土壤覆盖住,一周后将薄膜取下来。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每圈阿拉伯树与每圈阿拉伯之间的距离为1-1.5M,每圈阿拉伯树与阿拉伯树之间的距离为1-1.5M。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2中的操作步骤,每列百脉根与每列田菁之间的距离为0.3-0.6M,每列田菁与每列红车轴草之间的距离为0.5-0.8M。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2中的操作步骤,每列百脉根之间的间距为0.3-0.5M,每列田菁之间的距离为0.5-0.7M,每列红车轴草之间的距离为0.6-1M。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3中的操作步骤,根据豆科植物需要的肥料进行施肥,每米土壤的施肥量在0.1-0.3KG。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3中的操作步骤,薄膜覆盖三天后,薄膜在每颗植物根部挖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对滨海沙地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人工播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可以实现沙地植被的快速恢复,红车轴草含有黄酮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等成分,田菁是一种优良的夏季绿肥作物,也可作为饲料,由于固氮能力较强,植株养分含量丰富,翻压后改土增产效果显著,特别是在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区,百脉根耐践踏,再生性强,耐旱力强,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可以与绝大多数滨海沙地乡土植物相容共处,没有任何危害,相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可以通过根瘤菌固氮,而且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可以快速的改良培肥土壤,有利于滨海生态系统的恢复。2、该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缺乏对滨海沙地风暴潮的适应性,不可能在滨海沙地长期繁衍下去,所以不用担心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会永久霸占滨海沙地,危害滨海沙地的特有植物和多样性。3、该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覆盖薄膜可以很好的将水和肥料融入到土壤中,使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的幼苗稳定生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是:S1、防风措施:在沙丘的四周与土地接壤处种植阿拉伯树,阿拉伯树种植四圈,每圈的阿拉伯树交替种植,阿拉伯树将沙丘笼罩住,每圈阿拉伯树与每圈阿拉伯之间的距离为1M,每圈阿拉伯树与阿拉伯树之间的距离为1M;S2、种植植被:将S1中笼罩沙丘上种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一列种植百脉根,一列种植田菁,一列种植红车轴草,将三种植被依次循环种植每列百脉根与每列田菁之间的距离为0.3M,每列田菁与每列红车轴草之间的距离为0.5M,每列百脉根与每列田菁之间的距离为0.3M,每列田菁与每列红车轴草之间的距离为0.5M;S3、提高植被存活率:将S2中种植的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的底部埋上土壤,在土壤中进行施肥和浇水,然后在土壤上覆盖薄膜,将薄膜使用土壤覆盖住,一周后将薄膜取下来,根据豆科植物需要的肥料进行施肥,每米土壤的施肥量在0.1KG,薄膜覆盖三天后,薄膜在每颗植物根部挖孔。实施例2S1、防风措施:在沙丘的四周与土地接壤处种植阿拉伯树,阿拉伯树种植四圈,每圈的阿拉伯树交替种植,阿拉伯树将沙丘笼罩住,每圈阿拉伯树与每圈阿拉伯之间的距离为1.2M,每圈阿拉伯树与阿拉伯树之间的距离为1.2M;S2、种植植被:将S1中笼罩沙丘上种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一列种植百脉根,一列种植田菁,一列种植红车轴草,将三种植被依次循环种植每列百脉根与每列田菁之间的距离为0.35M,每列田菁与每列红车轴草之间的距离为0.65M,每列百脉根与每列田菁之间的距离为0.45M,每列田菁与每列红车轴草之间的距离为0.65M;S3、提高植被存活率:将S2中种植的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的底部埋上土壤,在土壤中进行施肥和浇水,然后在土壤上覆盖薄膜,将薄膜使用土壤覆盖住,一周后将薄膜取下来,根据豆科植物需要的肥料进行施肥,每米土壤的施肥量在0.2KG,薄膜覆盖三天后,薄膜在每颗植物根部挖孔。实施例3S1、防风措施:在沙丘的四周与土地接壤处种植阿拉伯树,阿拉伯树种植四圈,每圈的阿拉伯树交替种植,阿拉伯树将沙丘笼罩住,每圈阿拉伯树与每圈阿拉伯之间的距离为1.5M,每圈阿拉伯树与阿拉伯树之间的距离为1.5M;S2、种植植被:将S1中笼罩沙丘上种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一列种植百脉根,一列种植田菁,一列种植红车轴草,将三种植被依次循环种植每列百脉根与每列田菁之间的距离为0.6M,每列田菁与每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是:/nS1、防风措施:在沙丘的四周与土地接壤处种植阿拉伯树,阿拉伯树种植四圈,每圈的阿拉伯树交替种植,阿拉伯树将沙丘笼罩住;/nS2、种植植被:将S1中笼罩沙丘上种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一列种植百脉根,一列种植田菁,一列种植红车轴草,将三种植被依次循环种植;/nS3、提高植被存活率:将S2中种植的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的底部埋上土壤,在土壤中进行施肥和浇水,然后在土壤上覆盖薄膜,将薄膜使用土壤覆盖住,一周后将薄膜取下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是:
S1、防风措施:在沙丘的四周与土地接壤处种植阿拉伯树,阿拉伯树种植四圈,每圈的阿拉伯树交替种植,阿拉伯树将沙丘笼罩住;
S2、种植植被:将S1中笼罩沙丘上种植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一列种植百脉根,一列种植田菁,一列种植红车轴草,将三种植被依次循环种植;
S3、提高植被存活率:将S2中种植的百脉根、田菁和红车轴草的底部埋上土壤,在土壤中进行施肥和浇水,然后在土壤上覆盖薄膜,将薄膜使用土壤覆盖住,一周后将薄膜取下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每圈阿拉伯树与每圈阿拉伯之间的距离为1-1.5M,每圈阿拉伯树与阿拉伯树之间的距离为1-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