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08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流板,呈圆形设置,所述折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换热管孔及拉杆孔,所述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处设有一圈外圆边缘壳程孔,所述折流板的中间设有数个沿折流板的圆周周向均匀排布的径向壳程孔组件,每个径向壳程孔组件包括若干个径向壳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壳程孔分布于整个圆形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处及径向处,既保障了壳程流速,又使换热管孔之间有限的间距中不再打孔,从而大大提高了折流板的结构强度,同时该种壳程孔的排布方式还使得折流板受力均匀,延长了使用寿命。

A baff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流板
本技术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的折流板。
技术介绍
在化工领域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诸如反应器跟换热器之类的设备,折流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其主要起到支撑换热管的作用,管程是指介质流经换热器内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的部分,壳程是指介质流经换热管外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的部分。请参阅中国专利申请第201610906628.7号,其揭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换热器结构,因换热器呈纵长型设置,因此为了支撑数根纵长型的换热管,需要在筒体内设置数块折流板,为了使折流板的设置不影响换热器的壳程,因此需要将每块折流板切掉一部分以形成开口,每两相邻的折流板的开口呈反方向设置,从而使壳程形成蛇型流向,该种结构的折流板因为整体结构被切掉一部分,因此导致其整个结构强度有所下降,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后来业界又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折流板,请参阅中国专利公告第CN202793153号,该折流板为整体式折流板,即其为一整块圆形板,该折流板上设置有换热管孔及与换热管孔相邻设置的壳程孔,换热器在设计时为了保障换热效果对其换热管的数量是有要求的,因此换热管与换热管之间的间距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能随意将间距扩大,因此若在该有限的间距内再设置壳程孔,势必会影响折流板的强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折流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保障折流板结构强度又可以保障壳程流速的折流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流板,呈圆形设置,所述折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换热管孔及拉杆孔,所述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处设有一圈外圆边缘壳程孔,所述折流板的中间设有若干个沿折流板的圆周周向均匀排布的径向壳程孔组件,每个径向壳程孔组件包括若干个径向壳程孔。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折流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自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向圆心方向延伸,延伸的末端与圆心之间具有一段距离。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折流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呈外宽内窄设置。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折流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孔、拉杆孔、外圆边缘壳程孔及径向壳程孔均为通孔并贯穿折流板。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折流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呈圆形设置。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折流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的数量为六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壳程孔分布于整个圆形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处及径向处,既保障了壳程流速,又使换热管孔之间有限的间距中不再打孔,从而大大提高了折流板的结构强度,同时该种壳程孔的排布方式还使得折流板受力均匀,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换热管孔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1、折流板,10、换热管孔,11、拉杆孔,12、外圆边缘壳程孔,13、径向壳程孔组件,130、径向壳程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折流板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折流板1,呈圆形设置,所述折流板1上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换热管孔10及拉杆孔11,所述换热管孔10用于安装换热管,所述折流板1通过拉杆孔11安装于拉杆上。所述折流板1的外圆边缘处设有一圈外圆边缘壳程孔12,所述折流板1的中间设有若干个沿折流板1的圆周周向均匀排布的径向壳程孔组件1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13的数量为六个,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13的数量也可为七个、八个甚至更多,均可实现本技术。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13自折流板1的外圆边缘向圆心方向延伸,延伸的末端与圆心之间具有一段距离,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圆心附近位置处设置更多的换热管孔10,以满足换热管孔的数量要求。每个径向壳程孔组件13包括若干个径向壳程孔130。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13呈外宽内窄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13靠近外圆边缘处的位置处设置了三排径向壳程孔130,靠近圆心的位置处设置一排径向壳程孔130,以形成外宽内窄的结构,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方便进气口的安装,所述换热管孔10、拉杆孔11、外圆边缘壳程孔12及径向壳程孔130均为圆形通孔并贯穿折流板1,圆形可以方便加工。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壳程孔分布于整个圆形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处及径向处,既保障了壳程流速,又使换热管孔之间有限的间距中不再打孔,从而大大提高了折流板的结构强度,同时该种壳程孔的排布方式还使得折流板受力均匀,延长了使用寿命。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流板,呈圆形设置,所述折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换热管孔及拉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处设有一圈外圆边缘壳程孔,所述折流板的中间设有若干个沿折流板的圆周周向均匀排布的径向壳程孔组件,每个径向壳程孔组件包括若干个径向壳程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流板,呈圆形设置,所述折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换热管孔及拉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处设有一圈外圆边缘壳程孔,所述折流板的中间设有若干个沿折流板的圆周周向均匀排布的径向壳程孔组件,每个径向壳程孔组件包括若干个径向壳程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壳程孔组件自折流板的外圆边缘向圆心方向延伸,延伸的末端与圆心之间具有一段距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