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00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面板,壳体内设有控制板、灯板、风机以及位于风机和控制板上方的线圈盘(70);风机(50)靠近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壁(101)设置,控制板(60)邻近风机(50)设置,风机(50)的出风口正对控制板(60),壳体(10)上第二侧壁(102)开设出风口(17);灯板(30)位于风机(50)和控制板(60)的一侧且靠近壳体(10)上位于第三侧壁(103);且灯板(30)与出风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挡风筋(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解决了现有电磁炉内各个器件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电磁炉尺寸较大以及无法满足电磁炉趋于小型化设计需求的至少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电磁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单元分组成,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穿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目前,电磁炉主要包括壳体和盖设在壳体上的面板,面板和壳体围成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内设置线圈盘、控制板、灯板以及风机等器件,设置时,灯板靠近电磁炉面向用户的一侧设置,线圈盘位于壳体中与面板上加热区域对应的位置,控制板沿着线圈盘的部分外周设在壳体内,风机位于线圈盘、灯板和壳体的左或右侧壁之间的空间中。然而,现有的电磁炉中,整体布局不合理导致电磁炉的尺寸较大,占用操作台面的面积较大,无法满足电磁炉小型化设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涉及现有电磁炉内各个器件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电磁炉尺寸较大以及无法满足电磁炉趋于小型化设计需求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布局合理、散热良好且小型化的电磁炉。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板、灯板、风机以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控制板上方的线圈盘;其中,所述风机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设置,所述控制板邻近所述风机设置,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所述控制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开设出风口,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出风区域;所述灯板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控制板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且所述灯板与出风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挡风筋。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包括壳体和面板,壳体内设有控制板、灯板、风机以及风机和控制板上方的线圈盘,这样壳体底壁上无需预留线圈盘的安装区域,使得壳体的底壁面积减少,从而使得电磁炉占用操作台面的面积减小,实现了电磁炉小型化的设计需求,而且风机和控制板与线圈盘在竖向上部分重叠,这样线圈盘与操作台面的距离增大,从而有效防止了线圈盘对操作台面反向加热的问题;而且风机靠近第一侧壁设置且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控制板,与第一侧壁正对的第二侧壁上开设出风口,确保了风机的出风口与壳体上的出风口正对,这样实现了整机良好的散热,且灯板与出风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挡风筋,防止了风机吸入的水汽与灯板接触,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实现了电磁炉内控制板、线圈盘、灯板和风机在平面方向和竖向上的紧凑布局,确保了电磁炉内的良好散热,解决了现有电磁炉内各个器件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电磁炉尺寸较大以及无法满足电磁炉趋于小型化设计需求的至少一个问题。可选的,所述第一挡风筋的部分区域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灯板之间,所述挡风筋的其余部分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与灯板之间。这样第一挡风筋的两个部分确保了风机吸入的水汽无法吹向灯板。可选的,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散热件,且所述散热件上具有筋位,所述筋位为所述第一挡风筋。这样设置散热件时即可实现设置第一挡风筋的目的。可选的,所述控制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三侧壁,另一端朝向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且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控制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灯板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间隙内。可选的,所述第四侧壁上还开设所述出风口。这样可以使得壳体内的热量通过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上的出风口能及时向外散出。可选的,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壳体与所述风机相对应的底壁上开设进风口,或者,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所述进风口。可选的,当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时,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挡风筋。这样可以阻挡壳体内的热空气流向风机。可选的,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时,围绕所述风机设有第三挡风筋,且所述第三挡风筋的高度高于所述风机的顶面。这样确保风机吹出的风沿着第三挡风筋集中吹向控制板和线圈盘,避免风机出风口吹出的风向壳体的各个方向分散而造成控制板和线圈盘上的热量无法快速散热,第三挡风筋还可以起到将风机吹出的风引导到控制板的作用。可选的,所述第三挡风筋的顶端低于所述线圈盘的底面,或者所述第三挡风筋的顶端与所述线圈盘的底面平齐。可选的,所述壳体外设有与所述灯板上设置的控制器件转动配合的旋钮,所述壳体与所述旋钮对应的位置设置朝向所述壳体内凸起的内凹部,且所述内凹部的一端端面上开设可供所述控制器件的一端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三个限位筋。这样防止控制器件伸入内凹部的一端在通孔处发生晃动。可选的,所述壳体外设置旋钮,且所述壳体与旋钮对应位置开设装配孔,所述装配孔朝向所述壳体外壁的一端外边缘设有限位加强部,所述限位加强部用于与旋钮的内侧壁抵接以限制所述旋钮的位置。这样该限位加强部对旋钮位置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旋钮不偏位,同时该限位加强部对装配孔的外边缘的强度起到增强目的,使得旋钮在旋转过程中不易对装配孔的外边缘造成损坏。可选的,所述线圈盘上设有测温组件,且所述测温组件在所述壳体底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线圈盘的第一螺钉柱以及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壳体中的上下盖的第二螺钉柱,且部分所述第一螺钉柱和部分所述第二螺钉柱位于同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一螺钉柱或所述第二螺钉柱中的其中两个的两线与所述壳体的中贯线平行。可选的,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铝片,且所述散热铝片将所述控制板划分为用于设置高发热器件的高温区和用于设置低发热器件的低温区,其中,所述低温区位于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灯板的一端。可选的,所述散热铝片的一端朝向所述出风口,另一端朝向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可选的,所述出风口为条状出风口,且所述条状出风口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壳体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条状出风口的开口长度为所述壳体的顶端到底端距离的1/3~2/3。可选的,所述电磁烹饪器具为电磁炉,且所述电磁炉为圆炉,且所述圆炉的直径介于260~281mm。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电磁炉的最大占用面积大大减小,从而节省了占用空间,使得电磁炉的外观趋于小型化,用户搬运或拿取时更加方便,同时由于电磁炉占操作台面的面积减少,这样降低了电磁炉的生产成本。可选的,所述灯板至少包括电性相连的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且所述第一灯板与所述第二灯板之间呈角度设置。这样与现有的集成在一个灯板上相比,能够更有效合理的利用壳体内的空间,即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呈现更多的显示和/或操控界面,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丰富了人机交互界面的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且有助于提升电磁炉的美观性。可选的,所述第一灯板上设有所述控制器件,所述第二灯板上设有显示件。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面板(20),所述壳体(10)内设有控制板(60)、灯板(30)、风机(50)以及位于所述风机(50)和所述控制板(60)上方的线圈盘(70);/n其中,所述风机(50)靠近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壁(101)设置,所述控制板(60)邻近所述风机(50)设置,所述风机(50)的出风口正对所述控制板(60),所述壳体(10)上与所述第一侧壁(101)相对的第二侧壁(102)开设出风口(17),且所述风机(50)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10)之间形成出风区域;/n所述灯板(30)位于所述风机(50)和所述控制板(6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壳体(10)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01)和所述第二侧壁(102)之间的第三侧壁(103);/n且所述灯板(30)与所述出风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挡风筋(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面板(20),所述壳体(10)内设有控制板(60)、灯板(30)、风机(50)以及位于所述风机(50)和所述控制板(60)上方的线圈盘(70);
其中,所述风机(50)靠近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壁(101)设置,所述控制板(60)邻近所述风机(50)设置,所述风机(50)的出风口正对所述控制板(60),所述壳体(10)上与所述第一侧壁(101)相对的第二侧壁(102)开设出风口(17),且所述风机(50)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10)之间形成出风区域;
所述灯板(30)位于所述风机(50)和所述控制板(6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壳体(10)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01)和所述第二侧壁(102)之间的第三侧壁(103);
且所述灯板(30)与所述出风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挡风筋(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筋(41)的部分区域设置在所述风机(50)与所述灯板(30)之间,所述挡风筋的其余部分设置在所述控制板(60)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控制板(60)与灯板(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60)上设有散热件,且所述散热件上具有筋位,所述筋位为所述第一挡风筋(4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60)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三侧壁(103),另一端朝向所述壳体(10)上与所述第三侧壁(103)相对的第四侧壁(104),且所述第三侧壁(103)与所述控制板(6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灯板(3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壁(104)上还开设所述出风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0)为轴流风机,所述壳体(10)与所述风机(50)相对应的底壁上开设进风口,或者,
所述风机(50)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一侧壁(101)上开设所述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机(50)为离心风机(50)时,所述第一侧壁(101)与所述第四侧壁(104)之间设有第二挡风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0)为轴流风机(50)时,围绕所述风机(50)设有第三挡风筋(42),且所述第三挡风筋(42)的高度高于所述风机(50)的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风筋(42)的顶端低于所述线圈盘(70)的底面,或者所述第三挡风筋(42)的顶端与所述线圈盘(70)的底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