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697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照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包括多个路灯,每个路灯均包括有用于检测是否有声音和有无光照以发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以及耦接于检测装置的执行装置,执行装置包括耦接于检测装置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输出延迟信号的延时电路、响应于延迟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以及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控制灯体是否照明的执行电路;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光照且有声音时,执行装置控制灯体照明;照明的灯体为该检测装置的前方和后方路灯的灯体。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光照且有声音时,执行装置控制该检测装置前后方路灯的灯体照明。由于是控制前后方路灯照明,因此能够为车辆提供更远的前方照明视野。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道路照明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化照明系统,是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对城市公共照明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实现路灯集中管控、运维信息化、照明智能化。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42083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路灯。该智能化路灯中使用声控开关作为控制开关控制路灯的开启,以使得只有人或车辆经过时路灯才会开启,起到节能的目的。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是声控开关来控制路灯的开启,只有当行人或车辆的分贝大于声控开关的灵敏度分贝时,声控开关才会响应。为了避免声控开关响应过于灵敏而导致路灯处于常亮状态,声控开关的灵敏度分贝通常设置的较高。灵敏度分贝设置的较高时,只有当车辆到达靠近路灯正下方的位置,声控开关才会响应控制路灯亮起。因此车辆前方的视野一直处于黑暗状态,无法起到很好的安全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其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为车辆提供前方的照明视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包括多个路灯,所述路灯包括灯座、安装于灯座上的灯体和将灯体保护在内部的灯罩,每个路灯均包括有用于检测是否有声音和有无光照以发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以及耦接于检测装置的执行装置,执行装置包括耦接于检测装置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输出延迟信号的延时电路、响应于延迟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以及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控制灯体是否照明的执行电路;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光照且有声音时,执行装置控制灯体照明;照明的灯体为该检测装置的前方和后方路灯的灯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光照且有声音时,执行装置控制该检测装置前后方路灯的灯体照明。延时电路接收检测信号后,延时一段时间通过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执行电路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关闭灯体关闭。由于是控制前后方路灯照明,因此能够为车辆提供更远的前方照明视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光控开关为AS-20常闭控制器,声控开关选用型号AD02-S1常开式控制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来检测有无光照和是否有声音,并根据有无光照和有无声音来做出响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控开关的两端与电源VCC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2耦接;声控开关的两端与电源VCC和电阻R3耦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基级耦接于声控开关和电阻R3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开关KM2-1,常闭触点开关的另一端耦接有继电器线圈KM1,继电器线圈KM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耦接;常闭触点开关KM2-1和接地线之间串联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控开关在无光下处于常闭状态。当声控开关接收到声音信号时闭合,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电信号。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继电器线圈KM1通电,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常开触点开关KM1-2闭合。常开触点开关KM1-1闭合后,继电器线圈KM1处于持续通电状态。常开触点开关KM1-2闭合,灯体通电发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行电路包括耦接在常开触点开关KM1-2另一端的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有并联的灯L1和灯L2,并联的灯L1、灯L2的另一端和光控开关的接地端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路R2保护灯L1和灯L2不会过载。在常闭触点开关闭合时,控制灯L1和灯L2亮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时电路包括有555芯片,555芯片的4脚耦接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2与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555的芯片4脚为低电平复位的复位端,555芯片的8脚接电源VCC,555芯片的6脚与电源VCC之间串联有电容C1,555芯片的2脚与6脚耦接并且耦接有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耦接于地,555芯片的2脚与地之间还串联有二极管VD,二极管VD的阳极接地,二极管VD的阴极耦接于555芯片的2脚,555芯片的1脚接地,555芯片的5脚与地之间串联有电容C2,555芯片的3脚为输出端以输出延时信号;当接收到高电平的检测信号且该检测信号持续时间超过555芯片设置的延时时间后,3脚输出高电平的延时信号;反之,3脚输出低电平的延时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555芯片延时输出高电平,实现延时反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和电源VCC之间串联有继电器线圈KM2,三极管Q1的基极与555芯片的3脚耦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三极管Q1的基极与555芯片的3脚连接,通过555芯片输出的高电平控制三极管Q1的通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座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容纳盒、固定连接于容纳盒下端的喇叭形座壳,所述容纳盒内安装有声控开关,容纳盒的下侧面靠近边缘位置围绕灯体一圈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灯座上设置圆柱形容纳盒在内部安装声控开关。通过喇叭形座壳引导声波进入容纳盒内,当声控开关感应到声波大于一定分贝时响应。由于声控开关设置在容纳盒内部,而容纳盒内部不属于夜晚强光环境,因此可以避免蚊虫对声控开关运行产生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盒的上端面安装有光控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容纳盒上方设置光控开关来感应是否处于晚上。由于路灯发光不会照射到位于容纳盒上方的光控开关,因此可以避免光控开关误响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盒的下侧面位于灯体外侧的位置成型有一圈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上螺纹连接有亚克力散光板制成的灯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容纳盒外成型有一圈外螺纹管来配合安装灯罩,避免灯罩罩住通孔影响声波被声控开关接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光照且有声音时,执行装置控制该检测装置前后方路灯的灯体照明,由于是控制前后方路灯照明,因此能够为车辆提供更远的前方照明视野;2.通过喇叭形座壳引导声波进入容纳盒内,当声控开关感应到声波大于一定分贝时响应,由于声控开关设置在容纳盒内部,而容纳盒内部不属于夜晚强光环境,因此可以避免蚊虫对声控开关运行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灯座部分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其中一幅电路图;图4是实施例的另一幅电路图附图标记:1、路灯;2、灯座;3、灯体;4、灯罩;5、容纳盒;6、喇叭形座壳;7、光控开关;8、声控开关;9、通孔;10、外螺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包括多个路灯1,路灯1包括灯座2、安装于灯座2上的灯体3和将灯体3保护在内部的灯罩4;每个路灯1均包括检测外部环境的检测装置以及耦接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包括多个路灯(1),所述路灯(1)包括灯座(2)、安装于灯座(2)上的灯体(3)和将灯体(3)保护在内部的灯罩(4),其特征是:每个路灯(1)均包括有用于检测是否有声音和有无光照以发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以及耦接于检测装置的执行装置,执行装置包括耦接于检测装置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输出延迟信号的延时电路、响应于延迟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以及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控制灯体(3)是否照明的执行电路;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光照且有声音时,执行装置控制灯体(3)照明;照明的灯体(3)为该检测装置的前方和后方路灯(1)的灯体(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照明系统,包括多个路灯(1),所述路灯(1)包括灯座(2)、安装于灯座(2)上的灯体(3)和将灯体(3)保护在内部的灯罩(4),其特征是:每个路灯(1)均包括有用于检测是否有声音和有无光照以发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以及耦接于检测装置的执行装置,执行装置包括耦接于检测装置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输出延迟信号的延时电路、响应于延迟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以及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控制灯体(3)是否照明的执行电路;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光照且有声音时,执行装置控制灯体(3)照明;照明的灯体(3)为该检测装置的前方和后方路灯(1)的灯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照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控开关(7)和声控开关(8),光控开关(7)为AS-20常闭控制器,声控开关(8)选用型号AD02-S1常开式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照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控开关(7)的两端与电源VCC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2耦接;声控开关(8)的两端与电源VCC和电阻R3耦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基级耦接于声控开关(8)和电阻R3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开关KM2-1,常闭触点开关的另一端耦接有继电器线圈KM1,继电器线圈KM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耦接;常闭触点开关KM2-1和接地线之间串联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照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执行电路包括耦接在常开触点开关KM1-2另一端的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有并联的灯L1和灯L2,并联的灯L1、灯L2的另一端和光控开关(7)的接地端接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龙田孟龙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捷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