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0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涉及停车道闸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道闸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车速过缓或者车辆短暂停留的情况下,道闸杆下降的过程中会砸到车辆,造成车辆的损伤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箱、闸杆、驱动电机和减速箱,驱动电机设置在机箱内,减速箱固定在驱动电机上,闸杆套设在驱动电机上,闸杆与机箱转动连接;机箱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电机控制连接。达到了有效检测道闸杆底端的车辆或行人并及时将道闸杆抬起防止砸伤车辆或者行人的效果。

An effective anti smashing intelligent 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
本技术涉及停车道闸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
技术介绍
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电动道闸可单独通过无线遥控实现起落杆,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即IC刷卡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状态,入场取卡放行车辆,出场时,收取停车费后自动放行车辆。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2298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道闸,包括闸杆和机箱,闸杆通过闸杆轴插接在机箱上,闸杆为刀型,闸杆的纵剖面上部为方形,下部为弧形,闸杆的上下宽度由靠近机箱端到远离机箱端逐渐减小;机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减速箱,减速箱连接闸杆轴;机箱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ID卡识别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控制器还连接有数据库设备;机箱上端为可开闭的机箱顶盖。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美观、使用寿命长的智能道闸,具有多种控制和识别方式,方便实用。但是,现有的道闸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车速过缓或者车辆短暂停留的情况下,道闸杆下降的过程中会砸到车辆,造成车辆的损伤,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其具有有效检测道闸杆底端的车辆或行人并及时将道闸杆抬起防止砸伤车辆或者行人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包括机箱、闸杆、驱动电机和减速箱,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箱内,所述减速箱固定在驱动电机上,所述闸杆套设在驱动电机上,所述闸杆与机箱转动连接;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电机控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装置检测到触发信号的时候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反转,从而将闸杆抬升,有效地防止闸杆在有车辆或者行人在闸杆底端的时候下落砸伤车辆或者行人。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闸杆底端是否有车辆和行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电传感器的设置对闸杆底端是否存在车辆或者行人进行检测,当光路被遮挡的时候即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闸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检测闸杆两侧是否有车辆和行人通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对闸杆两侧较近位置内的物体进行检测,当压力超过预设值的时候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一提高检测车辆的精确度。进一步地,所述闸杆靠近光电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块的设置对闸杆底端进行包裹,从而使得闸杆底端编的柔软,减轻闸杆意外下落导致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块内部设置有形变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变空腔的设置便于橡胶块形变,从而使得橡胶块变得更加柔软。进一步地,所述闸杆靠近橡胶块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缓冲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性件的设置通过弹性形变对闸杆下落的冲击进行缓冲,从而减轻闸杆意外下落导致的冲击砸伤车辆或者行人。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弹性件中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闸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置便于对缓冲弹性件进行支撑,从而使得缓冲弹性件能够沿其轴向伸缩。进一步地,所述闸杆位于缓冲弹性件处设置有让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设置便于对缓冲弹性件形变让出位置,便于容置缓冲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块位于缓冲弹性件处设置有嵌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置槽的设置便于将缓冲弹性件容置在其中并将缓冲弹性件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对闸杆底端和闸杆两侧的车辆以及行人进行检测并有效防止闸杆下落导致砸伤的效果;2、采用了闸杆底端设置橡胶块和变形空腔的技术,从而产生使得闸杆底端变得柔软,减轻意外下落砸伤的效果;3、采用了闸杆上设置让位槽以及让位槽中设置的缓冲弹性件的技术,从而产生对闸杆下落的冲击进行缓冲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控制器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橡胶块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机箱;11、驱动电机;12、减速箱;2、闸杆;21、橡胶块;211、形变空腔;212、嵌置槽;22、缓冲弹性件;221、支撑杆;23、让位槽;3、控制器;31、光电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4、支撑柱;41、反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参照图1,其包括机箱1、闸杆2、驱动电机11和减速箱12,驱动电机11为三相伺服电机,闸杆2为铝合金制空心杆。驱动电机11设置在机箱1内,机箱1为合金制成,驱动电机1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箱1内侧壁上。减速箱12固定在驱动电机11上,驱动电机11的驱动轴插设在减速箱12内。闸杆2套设在驱动电机11上,并通过驱动键槽驱动闸杆2转动,闸杆2与机箱1转动连接。参照图1和图2,机箱1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31,光电传感器31为对射型光电传感。闸杆2远离机箱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上设置位于检测装置平行位置设置有反光板41。参照图1和图2,检测装置电连接有控制器3,控制器3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控制器3与驱动电机11控制连接,以通过光电传感器31检测闸杆2底端是否有车辆或者行人,当有车辆或者行人的时候发生信号给控制器3,控制器3做出响应,使得驱动电机11反转。参照图1和图2,闸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32的长度与闸杆2长度相同。压力传感器32与闸杆2之间的距离小于80厘米,压力传感器32为压阻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32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用于检测闸杆2两侧是否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当压力传感器32检测到表面上压力超过预设值的时候发送信号给控制器3,使得控制器3驱动驱动电机11反转,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参照图3,闸杆2靠近光电传感器3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块21,橡胶块21的尺寸小于闸杆2的尺寸。橡胶块21固定在闸杆2靠近光电传感器31的表面上,橡胶块21内部设置有形变空腔211,形变空腔211为矩形,以通过橡胶块21减轻闸杆2意外落下对车辆或者行人的损伤。参照图3,闸杆2靠近橡胶块2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缓冲弹性件22,缓冲弹性件22优选为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橡胶块21上,另一端固定在闸杆2上,以对闸杆2下落进行缓冲。参照图3,缓冲弹性件22中间设置有支撑杆221,支撑杆221的直径小于缓冲弹性件22的直径,支撑杆221固定在闸杆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包括机箱(1)、闸杆(2)、驱动电机(11)和减速箱(12),所述驱动电机(11)设置在机箱(1)内,所述减速箱(12)固定在驱动电机(11)上,所述闸杆(2)套设在驱动电机(11)上,所述闸杆(2)与机箱(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与驱动电机(11)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包括机箱(1)、闸杆(2)、驱动电机(11)和减速箱(12),所述驱动电机(11)设置在机箱(1)内,所述减速箱(12)固定在驱动电机(11)上,所述闸杆(2)套设在驱动电机(11)上,所述闸杆(2)与机箱(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与驱动电机(11)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31),用于检测闸杆(2)底端是否有车辆和行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2),所述压力传感器(32)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用于检测闸杆(2)两侧是否有车辆和行人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效防砸的智能道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伟宫能庭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捷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