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95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06
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包括灯管、芯片、安装箱、连接管和引线脚;灯管的内部设置有芯片,芯片与引线脚连接,灯管的底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安装箱和连接管,固定管安装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活动管的一端插入固定管的内部,并与固定管滑动连接,活动管的另一端与挤压板连接;活动管的内部顶面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管的底面和固定管的侧壁底部,并分别与活动管和固定管活动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橡胶塞连接,活动管和固定管的外壁上套接与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挤压板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进行加固操作,且连接管内的加固装置安装拆卸更加便捷。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lead pin in 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是一种半导体组件。初时多用作为指示灯、显示发光二极管板等;随着来沃led照明白光LED的出现,也被用作照明。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信息显示、信号灯、车用灯具、液晶屏背光源、通用照明五大类。现有的发光二极管为了保证引线脚与管体的连接稳定性,在管体的开口段填充有焊膏。但是,直接填充焊膏容易导致焊膏过度进入管体内,导致其稳定性比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结构简单,便于进行加固操作,且连接管内的加固装置安装拆卸更加便捷。(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包括灯管、芯片、安装箱、连接管和引线脚;灯管的内部设置有芯片,芯片与引线脚连接,灯管的底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安装箱和连接管,连接管位于两组安装箱之间,安装箱通过安装组件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通过加固装置与引线脚连接;加固装置包括挤压板、橡胶塞、第二弹簧、活动管、固定管和连接绳;连接管的两侧设置有通孔,通孔处活动设置与橡胶塞,连接管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管和固定管;活动管和固定管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橡胶塞的上方和下方;活动管和固定管均为中空结构,固定管安装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活动管的一端插入固定管的内部,并与固定管滑动连接,活动管的另一端与挤压板连接;活动管的内部顶面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管的底面和固定管的侧壁底部,并分别与活动管和固定管活动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橡胶塞连接,活动管和固定管的外壁上套接与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挤压板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内壁连接。优选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弹簧、拨片和销轴;拨片一端与安装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拨片的另一端穿过安装箱,并与安装箱滑动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安装箱的内壁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拨片连接;拨片远离第一弹簧的侧面设置有销轴,销轴穿过安装箱的侧壁,并与安装箱滑动连接,连接管的两侧设置有与销轴相适配的插孔。优选的,挤压板为圆弧结构,且挤压板的内侧壁设置有弹性摩擦垫。优选的,连接管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连接管为方形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拉动连接管两侧的橡胶塞,通过连接绳,带动活动管上的挤压板向固定管内进行移动,再将引线脚位于连接管内,并向上移动连接管,使得连接管通过安装组件设置在安装箱之间,然后释放橡胶塞的外力,受第二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便可使得挤压板对引线脚进行固定夹持,另外,通过移动拨片,带动销轴与连接管上的通孔的位置关系,便可实现连接管的安装和拆卸工作,使得连接管内的加固装置安装拆卸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中活动管与固定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灯管;2、芯片;3、安装箱;4、第一弹簧;5、拨片;6、销轴;7、连接管;8、挤压板;9、引线脚;10、橡胶塞;11、第二弹簧;12、活动管;13、固定管;14、连接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包括灯管1、芯片2、安装箱3、连接管7和引线脚9;灯管1的内部设置有芯片2,芯片2与引线脚9连接,灯管1的底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安装箱3和连接管7,连接管7位于两组安装箱3之间,安装箱3通过安装组件与连接管7连接;连接管7通过加固装置与引线脚9连接;加固装置包括挤压板8、橡胶塞10、第二弹簧11、活动管12、固定管13和连接绳14;连接管7的两侧设置有通孔,通孔处活动设置与橡胶塞10,连接管7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橡胶塞10的上方和下方;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均为中空结构,固定管13安装在连接管7的内壁上,活动管12的一端插入固定管13的内部,并与固定管13滑动连接,活动管12的另一端与挤压板8连接;活动管12的内部顶面设置有连接绳14,连接绳1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管12的底面和固定管13的侧壁底部,并分别与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活动连接,连接绳14的另一端与橡胶塞10连接,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的外壁上套接与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与挤压板8连接,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7的内壁连接。本技术中,拉动连接管7两侧的橡胶塞10,通过连接绳14,带动活动管12上的挤压板8向固定管13内进行移动,再将引线脚9位于连接管7内,并向上移动连接管7,使得连接管7通过安装组件设置在安装箱3之间,然后释放橡胶塞10的外力,受第二弹簧11的回复力作用,便可使得挤压板8对引线脚9进行固定夹持。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弹簧4、拨片5和销轴6;拨片5一端与安装箱3的内壁滑动连接,拨片5的另一端穿过安装箱3,并与安装箱3滑动连接;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安装箱3的内壁连接,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拨片5连接;拨片5远离第一弹簧4的侧面设置有销轴6,销轴6穿过安装箱3的侧壁,并与安装箱3滑动连接,连接管7的两侧设置有与销轴6相适配的插孔,通过移动拨片5,带动销轴6与连接管7上的通孔的位置关系,便可实现连接管7的安装和拆卸工作,使得连接管7内的加固装置安装拆卸更加便捷。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挤压板8为圆弧结构,且挤压板8的内侧壁设置有弹性摩擦垫,通过设置弹性摩擦垫,提高挤压板8与引线脚9的之间稳定牢固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管7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连接管7为方形管。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1)、芯片(2)、安装箱(3)、连接管(7)和引线脚(9);灯管(1)的内部设置有芯片(2),芯片(2)与引线脚(9)连接,灯管(1)的底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安装箱(3)和连接管(7),连接管(7)位于两组安装箱(3)之间,安装箱(3)通过安装组件与连接管(7)连接;连接管(7)通过加固装置与引线脚(9)连接;/n加固装置包括挤压板(8)、橡胶塞(10)、第二弹簧(11)、活动管(12)、固定管(13)和连接绳(14);连接管(7)的两侧设置有通孔,通孔处活动设置与橡胶塞(10),连接管(7)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橡胶塞(10)的上方和下方;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均为中空结构,固定管(13)安装在连接管(7)的内壁上,活动管(12)的一端插入固定管(13)的内部,并与固定管(13)滑动连接,活动管(12)的另一端与挤压板(8)连接;活动管(12)的内部顶面设置有连接绳(14),连接绳(1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管(12)的底面和固定管(13)的侧壁底部,并分别与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活动连接,连接绳(14)的另一端与橡胶塞(10)连接,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的外壁上套接与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与挤压板(8)连接,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7)的内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中引线脚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1)、芯片(2)、安装箱(3)、连接管(7)和引线脚(9);灯管(1)的内部设置有芯片(2),芯片(2)与引线脚(9)连接,灯管(1)的底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安装箱(3)和连接管(7),连接管(7)位于两组安装箱(3)之间,安装箱(3)通过安装组件与连接管(7)连接;连接管(7)通过加固装置与引线脚(9)连接;
加固装置包括挤压板(8)、橡胶塞(10)、第二弹簧(11)、活动管(12)、固定管(13)和连接绳(14);连接管(7)的两侧设置有通孔,通孔处活动设置与橡胶塞(10),连接管(7)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橡胶塞(10)的上方和下方;活动管(12)和固定管(13)均为中空结构,固定管(13)安装在连接管(7)的内壁上,活动管(12)的一端插入固定管(13)的内部,并与固定管(13)滑动连接,活动管(12)的另一端与挤压板(8)连接;活动管(12)的内部顶面设置有连接绳(14),连接绳(1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管(12)的底面和固定管(13)的侧壁底部,并分别与活动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威灵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