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90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包括位于地下综合管廊内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呈梯形结构的抗震框架,所述抗震框架内水平设有多块水平板和多块倾斜板,每两块倾斜板与一块水平板组合形成三角框架结构,管道限位于三角框架结构内;独特的梯形塔设计,结构方面分解为不同规格的三角形,互相支撑,形成稳定的梯形结构,其可应用于海绵城市的管廊建设过程;抗震支架的可扩展性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抗震框架内水平板、倾斜板及隔板的数量,以适应不同数量的管道安装需求。

A kind of seismic support for underground utility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
本技术涉及管廊建设
,具体地指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也称为共同沟,是指在同一空间中包含多种城市管线,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城市综合管廊可容纳防火设备、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照明设备、给排水管道、吊装口、检修口以及燃气、通讯、电力、市政等各种管线,从而进行统一的管理、建设、设计和规划。综合管廊项目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近十几年全国城市对电力、通讯、供水、燃气等需求的迅速扩大,地下管线铺设更加频繁,管径、管位、管线数量的迅速增大。有的管线权属企业和单位盲目铺设管线,抢占管位,管线空间的使用率低下,并给相邻地下管线的增设、扩容困难,严重阻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制约了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随着城市信息业迅猛发展,许多信息企业建立了专用信息传输网络,这些新的信息传输网络大多利用现有的供电线杆架空布线,安全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并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因此在城市道路下建设管线综合管廊就尤为显得重要。目前管廊支架通常采用与管廊侧壁安装结构,支架数量、位置都预先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管廊支架预先预埋或设计,可扩展性较差;2、都是在管廊侧壁安装,支架强度及结构依附与侧壁,在侧壁发生变形、破坏等情况下,支架会同步出现故障,无法可靠对管线起到支撑作用;3、在管廊分叉口或拐角时,容易出现各种管路冲突的情况;4、管道状态监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包括位于地下综合管廊内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呈梯形结构的抗震框架,所述抗震框架内水平设有多块水平板和多块倾斜板,每两块倾斜板与一块水平板组合形成三角框架结构,管道限位于三角框架结构内。优选地,所述抗震框架包括在两侧倾斜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中部与底座中部之间还竖向设有竖板。优选地,所述侧板、倾斜板与水平板之间也组合形成三角框架结构。优选地,每两块倾斜板与一块水平板组合形成的三角框架结构内还设有隔板,管道放置于隔板上。优选地,所述抗震框架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搁放线缆,中层搁放的管道为热力管,下层搁放的管道为排水管。优选地,所述抗震框架内还安装有多个检测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抗震支架采用模块化组件,在现场可以进行快速装配式拼装,可将各路管路分类分别,中间的抗震框架可以巧妙的解决各种管路安装冲突的问题,满足延伸、沉降等技术指标;独特的梯形塔设计,结构方面分解为不同规格的三角形,互相支撑,形成稳定的梯形结构,其可应用于海绵城市的管廊建设过程;抗震支架的可扩展性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抗震框架内水平板、倾斜板及隔板的数量,以适应不同数量的管道安装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地下综合管廊1、底座2、抗震框架3、侧板3.1、盖板3.2、竖板3.3、水平板4、倾斜板5、管道6、隔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3所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包括位于地下综合管廊1内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上设有呈梯形结构的抗震框架3,所述抗震框架3内水平设有多块水平板4和多块倾斜板5,每两块倾斜板5与一块水平板4组合形成三角框架结构,管道6限位于三角框架结构内。优选地,所述抗震框架3包括在两侧倾斜设置的侧板3.1,所述侧板3.1顶部设有盖板3.2,所述盖板3.2中部与底座2中部之间还竖向设有竖板3.3。优选地,所述侧板3.1、倾斜板5与水平板4之间也组合形成三角框架结构。优选地,每两块倾斜板5与一块水平板4组合形成的三角框架结构内还设有隔板7,管道6放置于隔板7上。优选地,所述抗震框架3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搁放线缆,中层搁放的管道6为热力管,下层搁放的管道6为排水管。优选地,所述抗震框架3内还安装有多个检测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可以采用压力、漏水、漏电、漏气及红外等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将相应数据传输给监控平台,可以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自动提醒,对管路运行和状态进行数据化监管,方便查漏补缺、维修、检修和数据运行状态的监管。优选地,上述抗震支架涉及的部件选用PP材料,具有安全可靠并便于运输和安装,支架在管廊铺设后可满足人行的有效空间。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中的抗震支架采用模块化组件,在现场可以进行快速装配式拼装,可将各路管路分类分别,中间的抗震框架3可以巧妙的解决各种管路安装冲突的问题,满足延伸、沉降等技术指标;独特的梯形塔设计,结构方面分解为不同规格的三角形,互相支撑,形成稳定的梯形结构。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包括位于地下综合管廊(1)内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呈梯形结构的抗震框架(3),所述抗震框架(3)内水平设有多块水平板(4)和多块倾斜板(5),每两块倾斜板(5)与一块水平板(4)组合形成三角框架结构,管道(6)限位于三角框架结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包括位于地下综合管廊(1)内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呈梯形结构的抗震框架(3),所述抗震框架(3)内水平设有多块水平板(4)和多块倾斜板(5),每两块倾斜板(5)与一块水平板(4)组合形成三角框架结构,管道(6)限位于三角框架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框架(3)包括在两侧倾斜设置的侧板(3.1),所述侧板(3.1)顶部设有盖板(3.2),所述盖板(3.2)中部与底座(2)中部之间还竖向设有竖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支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彪向堃奉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星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