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81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滤芯,壳体的上侧设置有端盖,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与滤芯下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安装管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管的下侧与壳体下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于出气管I的外侧。不仅方便了滤芯的安装,同时对滤芯的安装具有定位作用,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安装管内壁贴靠并滑动配合,空气进入滤清器的时候迫使空气经过滤芯后进入出气管I,避免空气从出气管I与滤芯之间的缝隙进入出气管I,避免了传统滤芯与出气管I刚性接触下,一方面容易损坏滤芯,另一方面密封性不高的问题。

An air filter for improving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of filter element and outer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滤清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空气滤清器主要是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的装置,活塞式机械(内燃机、往复压缩机等)工作时,如果吸入空气中含有灰尘等杂质就将加剧零件的磨损,所以必须装有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由滤芯和壳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滤芯是主要的过滤部分,承担着气体的过滤工作,而机壳是为滤芯提供必要保护的外部结构。空气滤清器的工作要求是能承担高效率的空气滤清工作,不为空气流动增加过多阻力,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滤芯在对空气中的杂质灰尘进行过滤的时候,往往不会区分杂质颗粒的大小,统一进行过滤,现有的过滤器滤芯的过滤效率通常是99.5%以上,由于空气中的杂质颗粒区分大小,以滤纸作为主要滤材的空气滤清器,在对空气中杂质进行过滤一端时间后,滤纸的表面堆积较多的灰尘,滤纸的空隙减少,滤纸将会阻碍空气的进一步流通,影响机械的正常运转,此时就必须更换滤芯,滤芯的使用寿命缩短。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是空气滤清器在更换滤芯时不方便,更换后滤芯与滤清器外护壳之间密封性不高,导致发动机容易吸到未过滤空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主要解决的是空气滤清器在更换滤芯时不方便,更换后滤芯与滤清器外护壳之间密封性不高,导致发动机容易吸到未过滤空气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壳体的上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管,所述滤芯安装于安装管中;所述壳体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出气管I,所述出气管I贯穿壳体的下侧壁,所述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正对滤芯下侧出气口,所述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与滤芯下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侧管口套接于出气管I的外侧,所述连接管的上侧管口正对滤芯下侧,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安装管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管的下侧与壳体下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出气管I的外侧。优选的,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所述滤芯呈圆筒状,所述滤芯包括安装板I和安装板II,所述安装板I和安装板II之间设置有出气管II,所述出气管II的侧壁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管II的上侧管口与安装板I下侧固接,所述出气管II的下侧管口贯穿安装板II并正对出气管I上侧管口,所述出气管II的外侧套接有精滤层。优选的,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所述安装板I和安装板II的外侧均与安装管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安装管的侧壁设置有粗滤孔。优选的,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所述安装管的下侧设置有环状的灰槽,所述灰槽内侧一体连接于安装管下侧,所述安装管下侧与灰槽的连接处弧状过度。优选的,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所述连接管的上侧管口处设置有橡胶垫圈I。优选的,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所述端盖与壳体上侧之间通过多个卡扣连接,所述端盖下侧与壳体上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II。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仅方便了滤芯的安装,同时对滤芯的安装具有定位作用,使滤芯的下侧干净空气出气口对准壳体下侧设置的出气管I,所以干净的气体转而进入出气管I,在出气管I的作用下排出空气滤清器,滤芯的下侧与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之间的连接管具有伸缩性,这段连接管正是提高空气密封性的关键,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安装管内壁贴靠并滑动配合,同时,连接管的内侧壁与出气管I的外侧壁贴靠并滑动配合,起到安装管外侧与出气管I内部密封的作用,空气进入滤清器的时候迫使空气经过滤芯后进入出气管I,避免空气从出气管I与滤芯之间的缝隙进入出气管I,避免了传统滤芯与出气管I刚性接触下,一方面容易损坏滤芯,另一方面密封性不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滤芯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出气管II与精滤层结构图。图中,壳体1、滤芯2、端盖3、安装管31、进气管11、出气管I12、连接管4、弹簧41、安装板I21、安装板II22、出气管II23、出气孔24、精滤层25、灰槽32、橡胶垫圈I42、卡扣33、橡胶垫圈II3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均相对于图1所示为标准。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滤芯2,所述壳体1的上侧设置有端盖3;所述端盖3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管31,所述滤芯2安装于安装管31中;所述壳体1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11,所述壳体1的下侧设置有出气管I12,所述出气管I12贯穿壳体1的下侧壁,所述出气管I12的上端管口正对滤芯2下侧出气口,所述出气管I12的上端管口与滤芯2下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下侧管口套接于出气管I12的外侧,所述连接管4的上侧管口正对滤芯2下侧,所述连接管4的外侧壁与安装管3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管4的下侧与壳体1下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弹簧41,所述弹簧41套接于出气管I12的外侧。本技术中首先可以通过滤芯的更换重复使用滤清器,滤清器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滤芯并安装滤芯的壳体,壳体的上侧设置有方便更换滤芯的敞口,敞口处通过端盖密封,为了方便更换滤芯,在端盖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管,安装滤芯时先将滤芯稳定安装于安装管中,然后滤芯随端盖上的安装管一同卡合于壳体中,实现滤芯在壳体中稳定安装,不晃动,同时安装方便,便于更换。本技术空气滤清器的安装管不仅方便了滤芯的安装,同时对滤芯的安装具有定位作用,使滤芯的下侧干净空气出气口对准壳体下侧设置的出气管I,所以干净的气体转而进入出气管I,在出气管I的作用下排出空气滤清器,需要注意的是:滤芯的下侧与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之间的连接管具有伸缩性,这段连接管正是提高空气密封性的关键,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安装管内壁贴靠并滑动配合,同时,连接管的内侧壁与出气管I的外侧壁贴靠并滑动配合,起到安装管外侧与出气管I内部密封的作用,空气进入滤清器的时候迫使空气经过滤芯后进入出气管I,避免空气从出气管I与滤芯之间的缝隙进入出气管I;其具体安装滤芯的流程是:先将滤芯安装于安装管,在安装管的作用下滤芯顺利对齐连接管,这里同时预示着滤芯出气口对准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在卡合盖板的过程中,滤芯向下压缩连接管,连接管在弹簧的可压缩性作用下,连接管与滤芯的下侧贴合紧度越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壳体的上侧设置有端盖;/n所述端盖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管,所述滤芯安装于安装管中;/n所述壳体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出气管I,所述出气管I贯穿壳体的下侧壁,所述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正对滤芯下侧出气口,所述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与滤芯下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n所述连接管下侧管口套接于出气管I的外侧,所述连接管的上侧管口正对滤芯下侧,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安装管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管的下侧与壳体下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出气管I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壳体的上侧设置有端盖;
所述端盖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管,所述滤芯安装于安装管中;
所述壳体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出气管I,所述出气管I贯穿壳体的下侧壁,所述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正对滤芯下侧出气口,所述出气管I的上端管口与滤芯下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下侧管口套接于出气管I的外侧,所述连接管的上侧管口正对滤芯下侧,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安装管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管的下侧与壳体下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出气管I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滤芯与外护壳密封性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呈圆筒状,所述滤芯包括安装板I和安装板II,所述安装板I和安装板II之间设置有出气管II,所述出气管II的侧壁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管II的上侧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振威余青青吕心钏黄文俊林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高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