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785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包括药剂罐、顶替液罐、氮气罐、稳流管、高压软管、连接短节,所述氮气罐出口连接氮气出管,氮气出管再连接稳流管,稳流管的出口端同时连接药剂罐氮气进管的进口端、顶替液罐氮气进管的进口端,药剂罐氮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药剂罐的顶部氮气入口,顶替液罐氮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顶替液罐的顶部氮气入口,所述高压软管的进口端连接混合管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油井在加药过程中因放套管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人身伤害、药剂浪费及油井加药困难的问题。

A nitrogen drive dosing device for oil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井加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原油中含有的石蜡、沥青质、胶质等物质,因此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温度、压力、含水等因素的影响,井筒中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结蜡、乳化现象。由此造成负荷增加,产量下降,管线内油流阻力增加导致回压上升,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对于抽油机井更会导致抽油杆柱所承受的载荷增大,增加了电动机的工作负荷,使抽油杆断脱几率增加;抽油泵进、出液阀不能及时打开或关闭,致使泵效降低,油井检泵周期缩短。为了防止或延缓井筒内原油乳化、结蜡等现象的发生,我们采油工就会根据每口井的乳化、结蜡速度,定期、定量向油井内人工加入破乳剂、清防蜡剂来缓解这一现象,以保障油井的正常生产。目前油井人工加药是依靠大气压力将药剂通过直角弯头灌进油套环形空间,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将套管内套管气放完套压降为零才能进行加药。但是在套管气排放过程中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操作人员人身健康造成伤害。对于套压较高的井即使放完套管气,在人工加药的过程中上返的套管气也会将加药装置内的药剂喷出,药液喷溅较多效果不明显,用量多易提高成本造成浪费也使加药变得困难;喷出的药剂也会损害人身健康、污染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为解决该问题研制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油井在人工加药过程中的几个难题:1、原工具结构的不合理,加药前必须套管气放掉,但是在套管气排放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人身健康造成伤害。2、对于套压较高的油井上返的套气会将加药装置内的药剂喷出,使得药剂难以流入井内从而使加药变得困难,药剂喷出使得加药效果变差。3、药剂剂量难以把握,使用药剂量少,效果差;使用药剂量多,容易造成药剂浪费。4、对于液面在井口的油井不能实现人工加药。申请号:201320090271.1涉及油田采油
,是一种用于油田往采出液中添加液体药剂的车载加药装置。油井加药车,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发电机及控制装置,底盘上还设置有加液自吸泵和加药溶液箱,加液自吸泵与加药溶液箱连通,加药溶液箱顶部固定搅拌机,加药溶液箱侧壁上设置有磁浮液位计。本技术采用撬装式结构,不仅能够满足油田的实际工作需要,也能适应新井迅速投产的需要,提高设备利用率的要求。申请号:201320398448.4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撬装油井智能加药装置,是为解决油井生产中的加药问题而设计的。本加药装置的集成智能加药箱装载在卡车上,加药箱内的电磁三通阀的两通分别连接内设液位计的储药箱和储水箱,另一通经防爆液压泵连接油井套管快速接口;储药箱底部连接储药箱排污管,顶部入口设有过滤网,并连通连接自吸泵的储药箱吸药管;储水箱底部连接储水箱排污管,顶部连通储水箱补水管。本加药装置采用智能化控制,能准确计量加药量,减轻加药工作量,保证药剂注入井底,能消减加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加药装置连接快捷,省时省力,结构紧凑,体积小,任意移动方便。申请号:201320494574.X涉及采油工程
,特别属于一种机采井用车载移动加药装置。主要解决机采井突然出现的电流波动大、抽油杆下行程不同步或者卡泵等突发现象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其中过滤器(8)通过球阀(9)与柱塞泵(10)连接,柱塞泵(10)、发电机(19)、电极点压力表(13)通过电缆与集成控制器(14)连接,快速接头(17)与输药管线和高压输药软管(18)连接,高压输药软管(18)另一侧穿过保温箱(1)与油井井口套管连接。该装置可以随时为电流波动大、抽油杆下行程不同步或者卡泵等急需处理的机采井进行加药,具有加药及时、加药量大、加药速度快、措施成本低等优点。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技术不相同,针对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是一种环保、运输方便、安全、计量准确的加药工具,杜绝套管气外排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损害人身健康并保证加药质量,解决油井在加药过程中因放套管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人身伤害、药剂浪费及油井加药困难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包括药剂罐、顶替液罐,所述药剂罐顶部设置药剂加入阀,药剂罐侧壁底部设置药剂出口,药剂出口连接药剂出管,所述顶替液罐顶部设置顶替液加入阀,顶替液罐侧壁底部设置顶替液出口,顶替液出口连接顶替液出管,还包括氮气罐、稳流管、高压软管、连接短节,所述氮气罐出口连接氮气出管,氮气出管再连接稳流管,稳流管的出口端同时连接药剂罐氮气进管的进口端、顶替液罐氮气进管的进口端,药剂罐氮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药剂罐的顶部氮气入口,顶替液罐氮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顶替液罐的顶部氮气入口,所述高压软管的进口端连接混合管出口,混合管进口同时连接药剂出管的出口端、顶替液出管的出口端,所述高压管软的出口端连接单流阀,单流阀出口与连接短节连接。所述药剂罐、顶替液罐、氮气罐撬装式安装在移动车体上。所述移动车体上还撬装式安装有备用的药剂桶、顶替液桶,顶替液桶为清水桶。所述药剂罐、顶替液罐上均安装有压力表、安全阀。所述药剂罐、顶替液罐均安装有液位计、放空阀。所述药剂出管上设置氮气罐控制阀。所述药剂罐氮气进管上设置药剂罐控制阀,顶替液罐氮气进管上设置顶替液罐控制阀,所述药剂出管上设置药剂排出阀,顶替液出管上设置顶替液排出阀。所述高压软管的进口和出口均安装高压软管连接头,即高压软管的进口通过高压软管连接头连接混合管,高压软管的出口通过高压软管连接头连接单流阀。所述移动车体为电动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原先油井加药时,加药前先将套管气放掉,但是在套管气排放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人身健康造成伤害。将直角弯头与套管阀门连接,将药剂倒入流入井内。如果套气上返就会将加入的药剂喷出影响加药效果也会损害人身健康、污染环境;药剂用量无专用计量器具,加药量无法保证。本技术在加药时,无需将套管气放掉,药剂是由氮气驱动通过高压软管、单流阀密闭注入井内,不存在套管气上返喷出药剂的现象。杜绝了放套管气、药剂喷溅所造成的污染环境、损害人身健康、药剂损失等问题。药剂罐带液位计,确保加药数量准确。本技术杜绝了加药过程中对空排放套管气,防止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该装置可以实现密闭加药,可防止药剂喷出所造成的污染环境、人身伤害,解决加药困难的问题。使用电动车作为携带载体,使用方便,机动性强。带有备用药剂、清水桶,可实现连续多口油井的加药工作。确保加药数量准确,杜绝药剂浪费,节约成本。适用于各类油井人工加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的结构主视图(车头未显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包括药剂罐、顶替液罐,所述药剂罐顶部设置药剂加入阀,药剂罐侧壁底部设置药剂出口,药剂出口连接药剂出管,所述顶替液罐顶部设置顶替液加入阀,顶替液罐侧壁底部设置顶替液出口,顶替液出口连接顶替液出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罐、稳流管、高压软管、连接短节,所述氮气罐出口连接氮气出管,氮气出管再连接稳流管,稳流管的出口端同时连接药剂罐氮气进管的进口端、顶替液罐氮气进管的进口端,药剂罐氮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药剂罐的顶部氮气入口,顶替液罐氮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顶替液罐的顶部氮气入口,所述高压软管的进口端连接混合管出口,混合管进口同时连接药剂出管的出口端、顶替液出管的出口端,所述高压软管的出口端连接单流阀,单流阀出口与连接短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包括药剂罐、顶替液罐,所述药剂罐顶部设置药剂加入阀,药剂罐侧壁底部设置药剂出口,药剂出口连接药剂出管,所述顶替液罐顶部设置顶替液加入阀,顶替液罐侧壁底部设置顶替液出口,顶替液出口连接顶替液出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罐、稳流管、高压软管、连接短节,所述氮气罐出口连接氮气出管,氮气出管再连接稳流管,稳流管的出口端同时连接药剂罐氮气进管的进口端、顶替液罐氮气进管的进口端,药剂罐氮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药剂罐的顶部氮气入口,顶替液罐氮气进管的出口端连接顶替液罐的顶部氮气入口,所述高压软管的进口端连接混合管出口,混合管进口同时连接药剂出管的出口端、顶替液出管的出口端,所述高压软管的出口端连接单流阀,单流阀出口与连接短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罐、顶替液罐、氮气罐撬装式安装在移动车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井氮气驱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上还撬装式安装有备用的药剂桶、顶替液桶,顶替液桶为清水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署生顾兆军徐京书吴凯王聪孙安东何先锋王延新李传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