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759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20
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包括矩形窗框本体,所述窗框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横向框条和两纵向框条,相邻的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的对接位置通过框条角码连接,所述框体角码包括两外拐角端面,框体角码上开设有贯穿两外拐角端面的斜切通孔,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对应斜切通孔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斜切通孔和第二连接孔后与螺母连接,使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的对接位置紧密连接个,该安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固定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的相对位置,避免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的对接位置由于长期使用出现松动,甚至两间之间间隙变大。

Louver frame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
本技术涉及窗框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
技术介绍
目前,窗框都是采用框条拼接的方式组装而成,现有的窗框的拼接方法是首先在框条的端部进行45°的斜切,然后把框条的端部相接,并在相接处的内部设置角码,后续通过在框条和角码上开连接孔,然后使用螺钉等固定部件使框条各自与角码连接,以实现窗框的组装。但是,该种窗框的拼接方法需要对框条的端部进行精确的45°的斜切,另外在安装时,在框条的连接孔必须与角码上的连接孔精确的对应,否则在安装时会造成两相邻的框条之间的间隙变大,使得窗框出现漏风、漏水等问题,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导致间隙也不能够进行简单的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其作用是使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能够紧密安装。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包括矩形窗框本体和框体角码,所述窗框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横向框条和两纵向框条,相邻的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的对接位置通过框条角码连接,所述框体角码包括两外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包括矩形窗框本体(1)和框体角码(4),所述窗框本体(1)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横向框条(2)和两纵向框条(3),相邻的横向框条(2)和纵向框条(3)的对接位置通过框体角码(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角码(4)包括两外拐角端面(401),框体角码(4)上开设有贯穿两外拐角端面(401)的斜切通孔(5),横向框条(2)和纵向框条(3)对应斜切通孔(5)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7),通过螺栓(8)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6)、斜切通孔(5)和第二连接孔(7)后与螺母(9)连接,使横向框条(2)和纵向框条(3)的对接位置紧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包括矩形窗框本体(1)和框体角码(4),所述窗框本体(1)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横向框条(2)和两纵向框条(3),相邻的横向框条(2)和纵向框条(3)的对接位置通过框体角码(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角码(4)包括两外拐角端面(401),框体角码(4)上开设有贯穿两外拐角端面(401)的斜切通孔(5),横向框条(2)和纵向框条(3)对应斜切通孔(5)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7),通过螺栓(8)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6)、斜切通孔(5)和第二连接孔(7)后与螺母(9)连接,使横向框条(2)和纵向框条(3)的对接位置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连接结构的百叶窗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角码(4)包括转角部(402)以及从转角部(402)往外伸出的两插接部(403),两插接部(403)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横向框条(2)和纵向框条(3)内开设有横向开槽(201)和纵向开槽(301),其中一插接部(403)插入横向框条(2)的横向开槽(201)并连接至转角部(402),另一插接部(403)插入纵向框条(3)的纵向开槽(301)并连接至转角部(40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成汉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