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的治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给排水
,具体是涉及一种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的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地表径流污染危害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仍主要采用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排水系统。合流制的部分管路和分流制的雨水管都是直接与自然水体相连。但是国内一些城市如上海、深圳、武汉等临江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城市的河道水位也较高,河道水进入上述管道中,使得管道中持续保持有一定量的水。现有技术中这部分的水一般处理方式有两种,如下:一、通过泵站持续的将管道内的水强排,抽出排入河道,但是由于地下水位也较高,即使有泵站抽走,还是会地下水持续渗入管道中,使得管道内还是会有一定量的水,而且持续泵站抽水不仅成本较高造成资源浪费,也会造成城市地下水位下降;二、管道内的水一直放置在管道,当下雨时,管道内的水会与雨水混合后流入自然水体。但是,如果管道内的水一直放置在管道内,则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当管道为直接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时。具体的问题如下:第一,平时管道内存有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的治理系统,用于治理存有一定积水的管道,所述管道与自然水体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n存储池,所述存储池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存储池用于收集管道内的积水和初期雨水混合后污水;/n第一开关件或第一水泵,所述第一开关或第一水泵设于所述存储池与所述管道之间,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存储池和所述管道,所述管道内的积水和初期雨水混合后污水通过泵排或重力流入所述存储池内;/n第二开关件或第二水泵,所述第二开关件或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管道与自然水体之间,用于将导通或截止所述管道和自然水体,所述管道内的中后期雨水通过泵排或重力流入自然水体;/n第三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28 CN 20181084796671.一种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的治理系统,用于治理存有一定积水的管道,所述管道与自然水体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池,所述存储池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存储池用于收集管道内的积水和初期雨水混合后污水;
第一开关件或第一水泵,所述第一开关或第一水泵设于所述存储池与所述管道之间,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存储池和所述管道,所述管道内的积水和初期雨水混合后污水通过泵排或重力流入所述存储池内;
第二开关件或第二水泵,所述第二开关件或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管道与自然水体之间,用于将导通或截止所述管道和自然水体,所述管道内的中后期雨水通过泵排或重力流入自然水体;
第三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于所述存储池内,用于将存储池内的污水抽排至污水管或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管道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存储池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可与自然水体连通,所述第一开关件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第一出水口与存储池连通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开关件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为分流井、截流井或弃流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池的容积为V,所述管道内晴天积存的水量为V1,所述管道输送的初雨量为V2,其中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李习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