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62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容纳箱,所述船体前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安装架,且所述安装架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安装架之间对称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外表面安装有防滑板,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左侧所述传送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侧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且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安装架活动连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水面进行清污,同时能够根据水面污染情况,对设备在清污时的清污面积及深度进行调整。

A new type of water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属于清污设备

技术介绍
在河流沟渠湖泊池塘等水面上,往往会漂浮着一些垃圾影响景观并污染水体,因此需要经常清理掉这些漂浮物,往常这种清理垃圾的清污装置除在水流上截以栅网外就是人工摇船用抄网打捞,抄网在水面上划过将漂浮物兜在网内将它们捞到船上,由于抄网柄长度有限,必须将船摇到近处才能进行,因此,这种以船和抄网构成的清污装置不仅船大造价高,而且船行速度低人力打捞效率,现有的清污装置,不能根据水面情况对清理面积与深度继续拧调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水面进行清污,同时能够根据水面污染情况,对设备在清污时的清污面积及深度进行调整,通过设置放置槽,能够对容纳箱进行固定,避免在清污时容纳箱晃动,影响船体稳定,同时能够方便容纳箱排水,通过设置容纳箱,能够放置清理的污染物,同时将水进行过滤掉,能够增加单次清理的时间,提高清理效率,通过设置传送带,能够通过传送的方式将垃圾传送至容纳箱,同时对垃圾与进行分离,通过设置第一液压伸缩杆,能够对安装架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清理的深度进行调节,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二液压伸缩杆,能够对活动架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装置清理的面积进行调节,提高清理效率,通过设置旋转叶轮,能够拨动流水,对垃圾进行集中,同时增加处理面积,通过设置导流槽与导流叶轮,能够方便水流动,减小阻力,提高清理效率,通过设置稳定气囊,能够提高船体承受的重量,同时增加船体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容纳箱,所述船体前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安装架,且所述安装架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安装架之间对称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外表面安装有防滑板,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左侧所述传送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侧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且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右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活动架,且所述活动架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架外侧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活动架另一端安装有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顶部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活动架相对一侧设有导流板,所述船体底部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腔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右侧设有拦截网,所述船体与支撑架两侧对称设有稳定气囊。进一步而言,所述放置槽底部贯穿船体,且所述放置槽内腔底部设有固定架,所述容纳箱底部为镂空结构。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滑板与传送带之间通过固定夹板安装固定,且所述防滑板为交错设置。进一步而言,所述传送带左端设于容纳箱正上方,所述防滑板垂直设于传送带外表面,且所述防滑板的高度为3-5cm。进一步而言,所述安装箱右端为流线型结构,所述安装箱内腔设有导流电机,且所述导流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导流叶轮。进一步而言,所述导流槽右端的宽度大于左端的宽度,所述稳定气囊外侧设有防护胶圈,所述放置槽一侧设有蓄电池。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水面进行清污,同时能够根据水面污染情况,对设备在清污时的清污面积及深度进行调整,通过设置放置槽,能够对容纳箱进行固定,避免在清污时容纳箱晃动,影响船体稳定,同时能够方便容纳箱排水,通过设置容纳箱,能够放置清理的污染物,同时将水进行过滤掉,能够增加单次清理的时间,提高清理效率,通过设置传送带,能够通过传送的方式将垃圾传送至容纳箱,同时对垃圾与进行分离,通过设置第一液压伸缩杆,能够对安装架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清理的深度进行调节,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二液压伸缩杆,能够对活动架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装置清理的面积进行调节,提高清理效率,通过设置旋转叶轮,能够拨动流水,对垃圾进行集中,同时增加处理面积,通过设置导流槽与导流叶轮,能够方便水流动,减小阻力,提高清理效率,通过设置稳定气囊,能够提高船体承受的重量,同时增加船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安装架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船体剖视图。图中标号:1、船体;2、放置槽;3、容纳箱;4、支撑架;5、支撑杆;6、安装架;7、传送辊;8、传送带;9、防滑板;10、驱动电机;11、第一液压伸缩杆;12、活动架;13、第二液压伸缩杆;14、旋转叶轮;15、旋转电机;16、导流板;17、导流槽;18、安装箱;19、拦截网;20、稳定气囊;21、导流电机;22、导流叶轮;23、防护胶圈;24、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顶部设有放置槽2,能够对容纳箱3进行固定,避免在清污时容纳箱3晃动,影响船体1稳定,同时能够方便容纳箱3排水,所述放置槽2内设有容纳箱3,能够放置清理的污染物,同时将水进行过滤掉,能够增加单次清理的时间,提高清理效率,所述船体1前侧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之间设有安装架6,且所述安装架6与支撑杆5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安装架6之间对称设有传送辊7,所述传送辊7之间设有传送带8,能够通过传送的方式将垃圾传送至容纳箱3,同时对垃圾与进行分离,所述传送带8外表面安装有防滑板9,所述安装架6底部设有驱动电机10,且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皮带与左侧所述传送辊7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一侧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1,能够对安装架6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清理的深度进行调节,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且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11两端分别与支撑杆5、安装架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右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活动架12,且所述活动架12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架12外侧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3与支撑架4连接,能够对活动架12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装置清理的面积进行调节,提高清理效率,所述活动架12另一端安装有旋转叶轮14,能够拨动流水,对垃圾进行集中,同时增加处理面积,所述旋转叶轮14顶部连接有旋转电机15,所述活动架12相对一侧设有导流板16,所述船体1底部设有导流槽17,所述导流槽17内腔设有安装箱18,所述安装箱18右侧设有拦截网19,所述船体1与支撑架4两侧对称设有稳定气囊20,能够提高船体1承受的重量,同时增加船体1的稳定性。更具体而言,所述放置槽2底部贯穿船体1,且所述放置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顶部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内设有容纳箱(3),所述船体(1)前侧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之间设有安装架(6),且所述安装架(6)与支撑杆(5)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安装架(6)之间对称设有传送辊(7),所述传送辊(7)之间设有传送带(8),所述传送带(8)外表面安装有防滑板(9),所述安装架(6)底部设有驱动电机(10),且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皮带与左侧所述传送辊(7)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一侧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1),且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11)两端分别与支撑杆(5)、安装架(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右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活动架(12),且所述活动架(12)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架(12)外侧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3)与支撑架(4)连接,所述活动架(12)另一端安装有旋转叶轮(14),所述旋转叶轮(14)顶部连接有旋转电机(15),所述活动架(12)相对一侧设有导流板(16),所述船体(1)底部设有导流槽(17),所述导流槽(17)内腔设有安装箱(18),所述安装箱(18)右侧设有拦截网(19),所述船体(1)与支撑架(4)两侧对称设有稳定气囊(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顶部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内设有容纳箱(3),所述船体(1)前侧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之间设有安装架(6),且所述安装架(6)与支撑杆(5)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安装架(6)之间对称设有传送辊(7),所述传送辊(7)之间设有传送带(8),所述传送带(8)外表面安装有防滑板(9),所述安装架(6)底部设有驱动电机(10),且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皮带与左侧所述传送辊(7)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一侧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1),且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11)两端分别与支撑杆(5)、安装架(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右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活动架(12),且所述活动架(12)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架(12)外侧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3)与支撑架(4)连接,所述活动架(12)另一端安装有旋转叶轮(14),所述旋转叶轮(14)顶部连接有旋转电机(15),所述活动架(12)相对一侧设有导流板(16),所述船体(1)底部设有导流槽(17),所述导流槽(17)内腔设有安装箱(18),所述安装箱(18)右侧设有拦截网(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俊胡晓冉刘海宏李星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