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纤维及制备导电纤维的复合纺丝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54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纤维及制备导电纤维的复合纺丝组件,本导电纤维包括:保护层,以及位于保护层内的导电功能层;其中所述导电功能层在所述导电纤维的截面内呈三角形;所述导电功能层适于消除织物静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电纤维的截面内呈三角形结构的导电功能层,将导电成份以三角形的形状集中分布到纤维基体内部,提高了静电泄漏效率;同时使导电剂不易剥落,极大地提高了纤维导电性能的耐久性;导电功能层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露出纤维表面仅靠近纤维表面,大大地降低了纤维的摩擦性能,有利于后道并合和织造加工。

Conductive fiber and composite spinning assembly for preparation of conductive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纤维及制备导电纤维的复合纺丝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纤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纤维及制备导电纤维的复合纺丝组件。
技术介绍
织物由于摩擦而产生静电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静电的存在,使织物容易吸附尘埃,从而严重影响到高精密仪器、生物制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同时,众所周知,静电的存在增加了易燃、易爆场所出现火灾、爆炸的可能性。因此,这些场合对织物的性能,特别是抗静电性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即使在民用织物领域,静电的存在依然令人烦恼,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泄漏引起触电感,还有静电的存在也使衣物吸尘易脏。同时,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原料来源充分等优点的合成纤维已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各个领域,但它们的疏水性,较天然来源纤维如棉纤维等更易在日常生活中产生静电。采用技术手段抑制或消除其静电是拓宽合成纤维使用范围的有效方法。以往,织物消除静电的最主要方法是对织物进行抗静电后整理,在其表面涂覆表面活性剂,或者在织物中加入亲水聚合物纺制的纤维,这些方法不同程度都存在抗静电持久性差、不耐水洗或受环境温湿度条件影响大的缺陷。复合纺丝技术的进步生产出能够彻底、永久性消除静电的导电纤维,加入到织物中,可以永久性消除静电。复合纺丝得到的导电纤维由于纤维基体中嵌入了导电功能层,其与纤维基体融为一体,产生了既牢固又高导电的效果,使得这种导电纤维可使导电性不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在任何状态下都赋予纤维织造制品突出的抗静电效果,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加工工艺,耐水洗性能优异,因而具有持久的抗静电性。在复合型导电纤维所采用的复合纺丝技术中,加入了占纤维总重量5-20%的导电剂,使纤维最终具备了良好的消除静电的性能。但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纤维的制造与后加工难度。所加入的导电剂包括导电碳黑、导电金属氧化物、有机导电聚合物等。复合型导电纤维根据工艺的不同和所用组件的不同可以生产出不同的截面形状,从而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及可纺性能。在已有的技术中,专利CN200510102574.0《导电性优异的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介绍了一种偏心型导电纤维;专利CN00131865.9《导电性复合纤维》介绍了碳黑主要以点状均匀分布在纤维外侧的导电纤维;专利CN02805915.8《纤维复合体及其用途》介绍了皮芯型(碳黑在皮层)的导电纤维;专利CN200710075982.0《耐久高性能复合导电纤维及纤维制造方法》介绍了一种三叶型或多层型复合导电纤维;专利CN200410044897.4《原液着色复合导电纤维》介绍了一种皮芯结构(导电碳黑在芯层)的导电纤维;专利CN201593077U公开了五点均匀分布的导电功能结构的导电纤维。导电成分分布在纤维皮层的导电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导电层完全裸露,不仅增加了加工难度,而且导电层在后期纤维被折揉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剥落风险,从而影响其耐久性。导电剂在芯层虽然一定程度弥补了以上缺陷,但纤维的导电性能却显著下降,从而使这类难以进入对导电性能要求苛刻的高级别净化场所。复合结构导电纤维中导电部分的集中度和面积比例与静电泄漏效率有关;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和最易形成稳定结构的形状,这有利于两种复合组分在纺丝过程中的稳定和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的力学稳定性;同时,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纤维表面或靠近纤维表面,使得纤维表面可以尽可能减少后道处理过程中的摩擦和损伤。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导电纤维及制备导电纤维的复合纺丝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纤维及制备导电纤维的复合纺丝组件,以克服传统复合型导电纤维的导电层完全裸露造成剥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纤维,其包括:保护层,以及位于保护层内的导电功能层;其中所述导电功能层在所述导电纤维的截面内呈三角形;所述导电功能层适于消除织物静电。进一步,所述三角形的任一顶点接触所述保护层的外皮。进一步,所述三角形的任一顶点均在所述保护层的内部。进一步,所述保护层的形状采用圆柱体、多棱柱体、异形体。进一步,所述导电功能层的横截面为形似正三角形,且与正三角形形状的偏差度不大于20°。进一步,所述导电功能层包括:导电剂、载体树脂和助剂;所述导电剂适于通过所述助剂融入所述载体树脂中。进一步,所述导电剂为导电性碳黑。进一步,所述导电剂为导电金属氧化物。进一步,所述保护层采用聚酰胺或聚酯类成纤高聚物。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导电纤维的复合纺丝组件,其包括:导电功能层、保护层溶体流道,用于连接所述导电功能层与保护层溶体流道的喷丝板,以及喷丝孔;其中热熔材料分别经所述导电功能层、保护层溶体流道后,在所述喷丝板上结合固化形成导电纤维,并通过所述喷丝孔喷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导电纤维的截面内呈三角形结构的导电功能层,将导电成份以三角形的形状集中分布到纤维基体内部,提高了静电泄漏效率;同时使导电剂不易剥落,极大地提高了纤维导电性能的耐久性;导电功能层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露出纤维表面仅靠近纤维表面,大大地降低了纤维的摩擦性能,有利于后道并合和织造加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导电纤维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导电功能层的截面图。图中:保护层1、导电功能层2。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的导电纤维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纤维,其包括:保护层1,以及位于保护层1内的导电功能层2;其中所述导电功能层2在所述导电纤维的截面内呈三角形;所述导电功能层2适于消除织物静电。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通过在导电纤维的截面内呈三角形结构的导电功能层2,将导电成份以三角形的形状集中分布到纤维基体内部,提高了静电泄漏效率;同时使导电剂不易剥落,极大地提高了纤维导电性能的耐久性;导电功能层2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露出纤维表面仅靠近纤维表面,大大地降低了纤维的摩擦性能,有利于后道并合和织造加工。为了进行外部导电,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三角形的任一顶点接触所述保护层1的外皮。为了进行内部导电,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三角形的任一顶点均在所述保护层1的内部。具体的,所述保护层1的形状采用圆柱体、多棱柱体、异形体。图2是本技术的导电功能层的截面图。为了能够保证三角形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功能层2的横截面为形似正三角形,且与正三角形形状的偏差度不大于20°,可以但不限于18°、19°、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功能层2的横截面为形似正三角形,且与正三角形形状的偏差度规定如下:由ABC三个顶点线条围成似三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n保护层,以及位于保护层内的导电功能层;其中/n所述导电功能层在所述导电纤维的截面内呈三角形;/n所述导电功能层适于消除织物静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层,以及位于保护层内的导电功能层;其中
所述导电功能层在所述导电纤维的截面内呈三角形;
所述导电功能层适于消除织物静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角形的任一顶点接触所述保护层的外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角形的任一顶点均在所述保护层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的形状采用圆柱体、多棱柱体、异形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功能层的横截面为形似正三角形,且与正三角形形状的偏差度不大于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焕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杰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