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50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热膜,包括PET基材层和聚丙烯薄膜,此PET基材层上表面镀覆有一金属层,此PET基材层的金属层与聚丙烯薄膜之间通过一亚克力胶粘层连接;所述PET基材层的下表面涂覆有一压敏胶粘层,此压敏胶粘层与PET基材层相背的表面贴覆有一离型材料层,此离型材料层由离型剂涂层和离型基材层组成;所述离型基材层与离型剂涂层接触的表面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凸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热膜中金属层会选择性的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且提高了离型剂涂层与离型基材层结合力。

Thermal insulation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热膜,尤其涉及一种隔热膜。
技术介绍
隔热膜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室内的保温效果,降低空调等制冷设备的能耗。隔热膜主要是通过阻隔热能的传递来实现上述目的,并广泛地应用于交通工具和建筑物上,如公交车、阳台、玻璃幕墙等等。目前常用的隔热膜一般为通过溅射或蒸发镀膜等方式形成具有防红外层的隔热膜,以减弱热辐射,从而达到隔热降温的目的。然而,上述隔热膜不能实现较高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热膜,此隔热膜中金属层会选择性的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且提高了离型剂涂层与离型基材层结合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热膜,包括PET基材层和聚丙烯薄膜,此PET基材层上表面镀覆有一金属层,此PET基材层的金属层与聚丙烯薄膜之间通过一亚克力胶粘层连接;所述PET基材层的下表面涂覆有一压敏胶粘层,此压敏胶粘层与PET基材层相背的表面贴覆有一离型材料层,此离型材料层由离型剂涂层和离型基材层组成;所述离型基材层与离型剂涂层接触的表面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凸起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聚丙烯薄膜厚度为70μm~90μm。2.上述方案中,所述离型剂涂层与压敏胶粘层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为2.6μm~3.2μm。3.上述方案中,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00~300μm。4.上述方案中,所述亚克力胶粘层的厚度为30~40μ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隔热膜,其PET层透光率高,金属层会选择性的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再配合PET层对太阳热辐射的吸收后,再二次向外释放,随着室外的空气流动带走一部份热量,从而有效起到隔热的作用,(940nm)阻隔率:99.999%,光学密度OD>5;可见光透过率30%-50%;其次,其离型材料层由离型剂涂层和离型基材层组成,离型基材层与离型剂涂层接触的表面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凸起部,提高了离型剂涂层与离型基材层结合力,结合更加牢固、可靠,从而使得镜面防爆膜贴合的更加牢固。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隔热膜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PET基材层;2、聚丙烯薄膜;3、金属层;4、亚克力胶粘层;5、压敏胶粘层;6、离型材料层;61、离型剂涂层;62、离型基材层;8、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隔热膜,包括PET基材层1和聚丙烯薄膜2,此PET基材层1上表面镀覆有一金属层3,此PET基材层1的金属层3与聚丙烯薄膜2之间通过一亚克力胶粘层4连接;所述PET基材层1的下表面涂覆有一压敏胶粘层5,此压敏胶粘层5与PET基材层1相背的表面贴覆有一离型材料层6,此离型材料层6由离型剂涂层61和离型基材层62组成;所述离型基材层62与离型剂涂层61接触的表面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凸起部8。上述聚丙烯薄膜2厚度为75μm,上述离型剂涂层61与压敏胶粘层5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为2.7μm。上述PET基材层1的厚度为120μm;上述亚克力胶粘层4的厚度为32μm。实施例2:一种隔热膜,包括PET基材层1和聚丙烯薄膜2,此PET基材层1上表面镀覆有一金属层3,此PET基材层1的金属层3与聚丙烯薄膜2之间通过一亚克力胶粘层4连接;所述PET基材层1的下表面涂覆有一压敏胶粘层5,此压敏胶粘层5与PET基材层1相背的表面贴覆有一离型材料层6,此离型材料层6由离型剂涂层61和离型基材层62组成;所述离型基材层62与离型剂涂层61接触的表面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凸起部8。上述聚丙烯薄膜2厚度为82μm。上述离型剂涂层61与压敏胶粘层5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为3μm。上述PET基材层1的厚度为220μm;上述亚克力胶粘层4的厚度为38μm。本实施例隔热膜,(940nm)阻隔率:99.999%,(940nm)光学密度OD>5;可见光透过率30%-50%,可应用与激光保护,压敏胶粘层5中添加隔热介质GTO或ITO,a、主要吸收阻隔220~380nm波段紫外线;b、主要吸收阻隔780nm~2500nm波段近红外线区域;c、主要透过380nm~780nm波段可见光区域。采用上述隔热膜时,其PET层透光率高,金属层会选择性的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再配合PET层对太阳热辐射的吸收后,再二次向外释放,随着室外的空气流动带走一部份热量,从而有效起到隔热的作用,(940nm)阻隔率:99.999%,光学密度OD>5;可见光透过率30%-50%;其次,其离型材料层由离型剂涂层和离型基材层组成,离型基材层与离型剂涂层接触的表面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凸起部,提高了离型剂涂层与离型基材层结合力,结合更加牢固、可靠,从而使得镜面防爆膜贴合的更加牢固。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材层(1)和聚丙烯薄膜(2),此PET基材层(1)上表面镀覆有一金属层(3),此PET基材层(1)的金属层(3)与聚丙烯薄膜(2)之间通过一亚克力胶粘层(4)连接;/n所述PET基材层(1)的下表面涂覆有一压敏胶粘层(5),此压敏胶粘层(5)与PET基材层(1)相背的表面贴覆有一离型材料层(6),此离型材料层(6)由离型剂涂层(61)和离型基材层(62)组成;/n所述离型基材层(62)与离型剂涂层(61)接触的表面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凸起部(8)。/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6 CN 20172185750401.一种隔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材层(1)和聚丙烯薄膜(2),此PET基材层(1)上表面镀覆有一金属层(3),此PET基材层(1)的金属层(3)与聚丙烯薄膜(2)之间通过一亚克力胶粘层(4)连接;
所述PET基材层(1)的下表面涂覆有一压敏胶粘层(5),此压敏胶粘层(5)与PET基材层(1)相背的表面贴覆有一离型材料层(6),此离型材料层(6)由离型剂涂层(61)和离型基材层(62)组成;
所述离型基材层(62)与离型剂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张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