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647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进水区、人工湿地池、集水渠和监测设备,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进水区连通,所述进水区和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与所述集水渠连通,所述监测设备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滤料基质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位于所述滤料基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对水体中的氮磷进行吸收,吸附能力强,保证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COD去除率达到70%,TN去除率达到60%,TP去除率达到50%,溶氧量>4mg/L,而且对指标参数进行实施在线监控。

Black and smelly water treatment system based on Constructed Wet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是经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并将需处理的水体引入建造的湿地中,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多组分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多重作用处理净化污废水的技术。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9019866A公开的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即首先建立一级污水处理系统,在人工湿地入口处设置根系发达的挺水植物和滤料基质,滤料基质包括瓜子片、石灰石或火山岩,分层铺设,粒径从下至上变小;在人工湿地湖区内建立水生动物系统。虽然通过人工湿地能够简单的处理污水,但此类基质吸附能力差且易于饱和,且滤料基质结构单一,长期运行会导致人工湿地处理能力下降,无法保证后续的处理效果,而且无法对COD、TN、TP等具体指标参数进行实施在线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不仅对水体中的氮磷进行吸收,吸附能力强,保证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COD去除率达到70%,TN去除率达到60%,TP去除率达到50%,溶氧量>4mg/L,而且对指标参数进行实施在线监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进水区、人工湿地池、集水渠和监测设备,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进水区连通,所述进水区和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与所述集水渠连通,所述监测设备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滤料基质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位于所述滤料基质的上方;所述滤料基质为砾石滤料基质、粗砂滤料基质、石灰石滤料基质、沸石滤料基质或陶粒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的厚度为50-100cm;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所述浮叶植物位于所述沉水植物的上方,相邻所述挺水植物之间的间距为3-5m,相邻所述挺水植物之间设有所述沉水植物和/或浮叶植物;所述人工湿地池的两侧设有支撑缓坡,所述支撑缓坡的坡比<1:1,所述支撑缓坡的填料的直径>10cm;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探头传感器、控制器、无线信号传输装置、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所述探头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与所述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信号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进水区包括布水渠和阀门井,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布水渠连通,所述布水渠和所述阀门井连通,所述阀门井和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进一步地说,所述集水渠的内部设有高度可调节的可调出水管,所述可调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进一步地说,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曝氧装置,所述曝氧装置包括主管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和所述主管相互垂直设置,相邻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为1-2m。进一步地说,所述混凝沉淀池为微生物絮凝剂混凝沉淀池,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或涌浪机。进一步地说,所述混凝沉淀池的进水侧设有格栅,且所述格栅位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侧壁上方。进一步地说,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苇、菰、茭草、香蒲、水葱或慈姑,所述沉水植物为狐尾藻、金鱼藻、轮叶黑藻、水车前或轮藻,所述浮叶植物为睡莲、荇菜或芡实。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缓坡为砾石支撑缓坡。进一步地说,所述砾石滤料基质的粒度为10-1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本技术的滤料基质为砾石、粗砂、石灰石、沸石或陶粒,从而对水体中的氮磷进行长期吸收,吸附能力强,值得一提的是,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多种植物交替分布,最大程度的提高人工湿地处理能力,减少人工湿地池的占用空间,植物根区分泌的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可以改变基质的架构,增强通透性和透水率,利用在植物根区微环境中的繁殖完成各种硝化、反硝化、矿化等氮磷转化过程,COD去除率达到70%,TN去除率达到60%,TP去除率达到50%;本技术的监测设备包括探头传感器、控制器、无线信号传输装置、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从而对COD、TN、TP等具体指标参数进行实施在线监控;本技术的人工湿地池的两侧设有支撑缓坡,支撑缓坡的坡比<1:1,支撑缓坡的填料的直径>10cm,从而使人工湿地的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的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曝氧装置,相邻曝气管之间的间距为1-2m,保证黑臭水中的溶氧量>4mg/L,利于植物根系中的微生物进行消化反应;本技术的混凝沉淀池为微生物絮凝剂混凝沉淀池,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发酵对水体进行初步处理,值得一提的是,混凝沉淀池的进水侧设有格栅,对黑臭水中的大分子杂质进行过滤;本技术的进水区包括布水渠和阀门井,集水渠的内部设有高度可调节的可调出水管从而黑臭水的处理量进行调控,确保水质达标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监测设备的电路控制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混凝沉淀池1、格栅11、进水区2、布水渠21、阀门井22、人工湿地池3、滤料基质31、挺水植物32、沉水植物33、浮叶植物34、支撑缓坡35、集水渠4、可调出水管41、监测设备5、探头传感器51、控制器52、无线信号传输装置53、服务器54、终端设备55、曝氧装置6、主管61和曝气管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混凝沉淀池1、进水区2、人工湿地池3、集水渠4和监测设备5,所述混凝沉淀池1和所述进水区2连通,所述进水区2和所述人工湿地池3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3与所述集水渠4连通,所述监测设备5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3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3的内部设有滤料基质31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位于所述滤料基质31的上方;所述滤料基质31为砾石滤料基质、粗砂滤料基质、石灰石滤料基质、沸石滤料基质或陶粒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31的厚度为50-100cm;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32、沉水植物33和浮叶植物34,所述浮叶植物34位于所述沉水植物33的上方,相邻所述挺水植物32之间的间距为3-5m,相邻所述挺水植物32之间设有所述沉水植物33和/或浮叶植物34;所述人工湿地池3的两侧设有支撑缓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沉淀池(1)、进水区(2)、人工湿地池(3)、集水渠(4)和监测设备(5),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进水区连通,所述进水区和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与所述集水渠连通,所述监测设备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n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滤料基质(31)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位于所述滤料基质的上方;/n所述滤料基质为砾石滤料基质、粗砂滤料基质、石灰石滤料基质、沸石滤料基质或陶粒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的厚度为50-100cm;/n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32)、沉水植物(33)和浮叶植物(34),所述浮叶植物位于所述沉水植物的上方,相邻所述挺水植物之间的间距为3-5m,相邻所述挺水植物之间设有所述沉水植物和/或浮叶植物;/n所述人工湿地池的两侧设有支撑缓坡(35),所述支撑缓坡的坡比<1:1,所述支撑缓坡的填料的直径>10cm;/n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探头传感器(51)、控制器(52)、无线信号传输装置(53)、服务器(54)和终端设备(55),所述探头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与所述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沉淀池(1)、进水区(2)、人工湿地池(3)、集水渠(4)和监测设备(5),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进水区连通,所述进水区和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与所述集水渠连通,所述监测设备的进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
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部设有滤料基质(31)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位于所述滤料基质的上方;
所述滤料基质为砾石滤料基质、粗砂滤料基质、石灰石滤料基质、沸石滤料基质或陶粒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的厚度为50-100cm;
所述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32)、沉水植物(33)和浮叶植物(34),所述浮叶植物位于所述沉水植物的上方,相邻所述挺水植物之间的间距为3-5m,相邻所述挺水植物之间设有所述沉水植物和/或浮叶植物;
所述人工湿地池的两侧设有支撑缓坡(35),所述支撑缓坡的坡比<1:1,所述支撑缓坡的填料的直径>10cm;
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探头传感器(51)、控制器(52)、无线信号传输装置(53)、服务器(54)和终端设备(55),所述探头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与所述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包括布水渠(21)和阀门井(22),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布水渠连通,所述布水渠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杰祝栋林贺含悦庞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域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