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才华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47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涉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管箱本体,所述管箱本体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下方放置有传送格带,所述传送格带上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网格。该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通过传送格带,排污口及第一驱动电机,解决了传统格栅易堵塞的问题,通过三个错位排列的曝气机,解决了传统曝气方式存在曝气死角的问题,通过设置粗砂微生物箱,将过滤及微生物分解工序合二为一,廉价且为微生物提供了天然附着条件,通过紫外线室进行水体消毒,通过臭氧扩散孔保证臭氧均匀扩散,通过树脂吸附剂隔板提升污水净化效果,进而解决城市污水在管道本体中即被净化处理的问题。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面对当前因水资源污染所导致的可用水资源不断缩减的严峻现状,使得废水处理,加强废水循环利用,提升水资源本身使用价值,这一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一个热门社会话题,而城市生活污水就是废水体系之一。城市生活污水一般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种废水处理方式无疑需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去建造污水处理厂,这样即耗费人力,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政府财政支出及国有土地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考虑需要设计这样一款即节省土地占用面积,又节省人力财力,在污水传输过程中就能净化掉污水,并达到输送至所需地标准的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具备占地小,节省人力财力,且在污水传输过程中就能净化掉污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方式中需耗费大量土地面积建造污水处理厂,浪费人力财力输出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管箱本体,所述管箱本体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下方放置有传送格带,所述传送格带上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网格,所述管箱本体靠近传送格带两端的一侧均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管箱本体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每个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管箱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皮带轮经皮带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管箱本体靠近传送格带且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所述传送格带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放有阻污刷,所述阻污刷固定安装在排污口的内底壁。所述排污口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管箱本体外部的排污管,所述传送格带下方放置有三个错位排列的曝气机,所述曝气机远离传送格带的一端开设有泻淤口,所述泻淤口远离曝气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粗砂微生物箱,所述粗砂微生物箱远离泻淤口的一侧开设有换料口,所述粗砂微生物箱的上表面放有刷头,所述刷头远离粗砂微生物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杆机构上,所述管箱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刷头经连杆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管箱本体靠近粗砂微生物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管箱本体相适配的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且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将管箱本体分割成紫外线室和臭氧发生室,所述紫外线室位于臭氧发生室的左侧,所述紫外线室内顶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三组等距离排列的紫外线灯,所述臭氧发生室的内部放置有扩散管,所述扩散管经输气管与臭氧发生器固定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安装在臭氧发生室的顶部,所述臭氧发生室远离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树脂吸附剂隔板,所述第二树脂吸附剂隔板远离臭氧发生室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水利管道。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机所在的管箱本体的内底壁呈倾斜状,倾斜状内底壁延伸至泄淤口处,且其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与曝气机一一相对应的凸台,倾斜的内底壁方便了曝气机将絮状物转化成浮渣在流水带动下滑落至泄淤口。进一步的,所述管箱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口,且每个检修口上均螺栓连接有盖板,为定期的检修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为四连杆机构,且连杆机构与管箱本体的内底壁留有间隙,保证了刷头在粗砂微生物箱的上表面做间歇性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粗砂微生物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漏水孔,保证了污水顺利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紫外线灯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水罩,且每个紫外线灯均为低压紫外线灯,防水结构避免了紫外线灯进水造成线路短路故障从而影响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扩散管环绕管箱本体的内壁放置,且扩散管的底面和相互靠近的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扩散孔,保证了臭氧的均匀扩散,使臭氧与水体中前道工序残留微生物及其他难容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的充分反应。进一步的,所述管箱本体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粗砂微生物箱,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和第二树脂吸附剂隔板均卡接在卡槽内,方便了每道工序装置的安装及拆卸更换。1、该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通过传送格带,等距离排列的网格,排污口及第一驱动电机实现了污水经粗过滤传送至排污管的效果,通过阻污刷阻隔传送格带上的固体杂物,达到清理传送格带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格栅过滤方式中容易堵塞格栅问题,通过三个错位排列的曝气机达到对污水充分曝气的效果,实现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发生絮凝形成浮渣并沿管箱本体的倾斜内底壁在水流作用下滑落至泻淤口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曝气方式存在曝气死角的问题,通过设置粗砂微生物箱实现对污水的二次细过滤及分解水中部分易溶有机物的目的,其一侧的换料口方便了对粗砂及微生物的定期更换或添加,解决了传统细过滤和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两道工序单独进行占用装置空间的问题,且选为较为廉价的粗砂代替传统过滤网,亦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了天然条件,通过四连杆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的刷头,实现将粗砂微生物箱上表面的脏污及时清理至泄淤口的目的,避免了粗砂微生物箱上表面滞水情况的出现,通过紫外线室内顶壁电连接的紫外线灯,实现对水体中有可能存在的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支杆菌、冠状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及衣原体等的灭杀消毒的目的,通过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对前序流经的水体进行第一次吸附除污,通过经输气管与臭氧发生器固定连接的扩散管,实现使臭氧与水体中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大分子充分接触反应并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来提高水的可生化性的目的,通过第二树脂吸附剂隔板,实现本装置对水体终吸附的目的,达到污水净化可传输利用的效果,进而解决城市生活污水不经占用土地面积占用较大的污水处理中转厂,在水利管道本体中即可得到净化的问题。2、该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将曝气机固定安装在管箱本体的倾斜内底壁,达到使曝气机将絮状物转化成浮渣并在流水带动下滑落至泄淤口的目的,通过合理的四连杆机构,实现刷头在粗砂微生物箱的上表面做间歇性往复刷动的效果,通过粗砂微生物箱上开设的呈密集排列的漏水孔,保证了污水的顺利通过,通过紫外线灯外安装防水罩,达到防水效果,避免短路情况发生,通过扩散管及扩散孔,实现臭氧均匀扩散的目的,通过开设卡槽,方便了每道工序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传送格带剖视图。图中:1管箱本体、2进水口、3传送格带、4网孔、5转动轴、6轴承、7皮带轮、8皮带、9第一驱动电机、10排污口、11阻污刷、12排污管、13曝气机、14泄淤口、15粗砂微生物箱、16换料口、17刷头、18连杆机构、19第二驱动电机、20紫外线室、21紫外线灯、22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23臭氧发生室、24扩散管、25输气管、26臭氧发生器、27第二树脂吸附剂隔板、28水利管道、29检修口、30盖板、31漏水孔、32扩散孔、33卡槽、34凸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管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本体(1)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下方放置有传送格带(3),所述传送格带(3)上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网格(4),所述管箱本体(1)靠近传送格带(3)两端的一侧均固定镶嵌有轴承(6),所述管箱本体(1)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转动轴(5),两个所述转动轴(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每个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7),所述管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9),所述皮带轮(7)经皮带(8)与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管箱本体(1)靠近传送格带(3)且远离第一驱动电机(9)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10),所述传送格带(3)远离第一驱动电机(9)的一端放有阻污刷(11),所述阻污刷(11)固定安装在排污口(10)的内底壁;所述排污口(10)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管箱本体(1)外部的排污管(12),所述传送格带(3)下方放置有三个错位排列的曝气机(13),所述曝气机(13)远离传送格带(3)的一端开设有泻淤口(14),所述泻淤口(14)远离曝气机(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粗砂微生物箱(15),所述粗砂微生物箱(15)远离泻淤口(14)的一侧开设有换料口(16),所述粗砂微生物箱(15)的上表面放有刷头(17),所述刷头(17)远离粗砂微生物箱(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杆机构(18)上,所述管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9),所述刷头(17)经连杆机构(18)与第二驱动电机(19)传动连接;所述管箱本体(1)靠近粗砂微生物箱(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管箱本体(1)相适配的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22),且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22)将管箱本体(1)分割成紫外线室(20)和臭氧发生室(23),所述紫外线室(20)位于臭氧发生室(23)的左侧,所述紫外线室(20)内顶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三组等距离排列的紫外线灯(21),所述臭氧发生室(23)的内部放置有扩散管(24),所述扩散管(24)经输气管(25)与臭氧发生器(26)固定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26)固定安装在臭氧发生室(23)的顶部,所述臭氧发生室(23)远离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树脂吸附剂隔板(27),所述第二树脂吸附剂隔板(27)远离臭氧发生室(23)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水利管道(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管道本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管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本体(1)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下方放置有传送格带(3),所述传送格带(3)上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网格(4),所述管箱本体(1)靠近传送格带(3)两端的一侧均固定镶嵌有轴承(6),所述管箱本体(1)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转动轴(5),两个所述转动轴(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每个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7),所述管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9),所述皮带轮(7)经皮带(8)与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管箱本体(1)靠近传送格带(3)且远离第一驱动电机(9)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10),所述传送格带(3)远离第一驱动电机(9)的一端放有阻污刷(11),所述阻污刷(11)固定安装在排污口(10)的内底壁;所述排污口(10)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管箱本体(1)外部的排污管(12),所述传送格带(3)下方放置有三个错位排列的曝气机(13),所述曝气机(13)远离传送格带(3)的一端开设有泻淤口(14),所述泻淤口(14)远离曝气机(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粗砂微生物箱(15),所述粗砂微生物箱(15)远离泻淤口(14)的一侧开设有换料口(16),所述粗砂微生物箱(15)的上表面放有刷头(17),所述刷头(17)远离粗砂微生物箱(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杆机构(18)上,所述管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9),所述刷头(17)经连杆机构(18)与第二驱动电机(19)传动连接;所述管箱本体(1)靠近粗砂微生物箱(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管箱本体(1)相适配的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22),且第一树脂吸附剂隔板(22)将管箱本体(1)分割成紫外线室(20)和臭氧发生室(23),所述紫外线室(20)位于臭氧发生室(23)的左侧,所述紫外线室(20)内顶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三组等距离排列的紫外线灯(21),所述臭氧发生室(23)的内部放置有扩散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才华
申请(专利权)人:郭才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