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43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包括底座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为分离式轴承座,分离式轴承座包括凸形座和凹形座,所述凸形座与卷筒尾部轴向定位连接,所述凹形座与底座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凸形座的凸起块沿凹形座的凹槽来回运动的调节机构,所述凸形座可带动卷筒及卷筒齿轮联接盘沿齿轴的轴向方向移动。该移动装置大大减轻了卷筒齿轮联接盘齿面检查及测量的难度及时间,同时卷筒移动量更加准确,避免了卷筒齿轮联接盘脱离减速机输出齿轴的操作失误,有效提升了检查效率。

A kind of moving device of drum gear connecting d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卷扬设备辅助移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轮联接盘方式是起重机卷扬减速机与卷筒一种常用的联接形式,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齿轮联接盘内齿与减速机输出齿轴的啮合位置处在减速机与卷筒狭小空间内,外观无法检查确认,其啮合区域也无法进行油脂添补作业,在高温粉尘环境及频繁作业下,齿轮啮合副容易加速磨损且不易被发现,容易出现齿轮啮合副加剧磨损、突然断齿、乃至重物坠落的安全事故。通过图1看出,减速机输出齿轴1与卷筒齿轮联接盘2啮合,其啮合位置3凹入卷筒4内部,其空间位置很狭小,减速机5与卷筒4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到200mm,从外观无法检查确认齿厚的磨损情况。现阶段,检查卷筒盘式齿磨损情况,一般会专门申报起重机检修时间,将卷扬钩头落地,钢丝绳6松劲;拆除卷筒尾部轴承座7联接螺栓8;用检修葫芦将卷筒4吊起,轻轻撬动卷筒4离开减速机5,齿轮联接盘2相对滑动一部分,才能露出齿形便于外观检查及齿厚磨损检测。由于检修葫芦吊运卷筒4,其自由度大,在撬动过程中,齿轮联接盘很容易脱离开啮合位置3,由图可以看出卷筒4上定位轴承9因没有轴向定位,很容易从输出齿轴1中滑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因轴承9外圈有一定倾斜量,不易对中,使卷筒4复位工作难度增加,一般会有3-4小时的检修工作量,直接对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卷筒齿轮联接盘如不能定期检查,会出现齿轮磨损、失效等重大安全事故;如按期检查,检查难度大时间长,对生产有影响,需要一种便捷快速的检查方法以消除设备安全隐患。<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目的是使卷筒连接盘产生轴向运动,以便后续露出啮合位置,方便查看齿轮磨损状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包括底座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为分离式轴承座,分离式轴承座包括凸形座和凹形座,所述凸形座与卷筒尾部轴向定位连接,所述凹形座与底座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凸形座的凸起块沿凹形座的凹槽来回运动的调节机构,所述凸形座可带动卷筒及卷筒齿轮联接盘沿齿轴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和摇臂,摇臂与调节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凸起块设有安装调节丝杆的螺孔,所述凹形座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上均设有安装调节丝杆的定位孔,且定位孔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凸起块的宽度为轴承座宽度的1/3。所述两个支撑座的宽度之和为轴承座宽度的1/3。所述调节丝杆的端头设有定位卡槽,凹形槽一侧支撑座设有配合定位卡槽,设置定位板插入定位卡槽及配合定位卡槽进行定位。所述凹槽设于凹形座的中部,所述凸起块设于凸形座的前端中部。所述凹形座贴合凸形座的一端面镶嵌有石墨铜板。通过两侧透盖及轴向压板将轴承与卷筒轴向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以往检修拆除式等方法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大大减轻了卷筒齿轮联接盘齿面检查及测量的难度及时间,同时卷筒移动量更加准确,避免了卷筒齿轮联接盘脱离减速机输出齿轴的操作失误,有效提升了检查效率。因具备起重机活车检查的条件,可按周期按标准进行定期检查,解决了以往需要等待检修时间的时间不确定性问题,使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更有效更标准。从实施情况来看,操作效率大大提升,以往8人/4小时作业内容现只2人/0.5小时,在转动调节丝杆时,通过摇臂,使转动相对轻松,根据螺旋丝扣牙距,不需要测量啮合齿的露出长度,直接计算转动圈数就可达到需要的移动量,轻便、准确、快捷。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现有卷筒齿轮联接盘安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齿面啮合端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凹形座的正视图;图6是调节丝杆与摇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轴承座的定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齿轴,2、卷筒齿轮联接盘,3、啮合位置,4、卷筒,5、减速机,6、钢丝绳,7、轴承座,8、联接螺栓,9、定位轴承,10、齿轮渐开线,11、防尘盖,12、凸形座,13、凹形座,14、凸起块,15、石墨铜板,16、螺孔,17、调节丝杆,18、定位孔,19、分离式轴承座,20、透盖,21、压板,22、轴承,23、底座,24、定位槽,25、定位板,26、摇臂,27、支撑座,28、凹槽,a、移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2所示,减速机输出齿轴1与卷筒齿轮联接盘2的啮合端面视图看出,齿轴1的齿轮渐开线10变化不大,磨损应该不大,其实真正啮合位置3是看不到的,磨损量会超出预想情况。必须卷筒齿轮联接盘2轴向后移,露出啮合位置3,才能准确检查测量出齿轮的磨损情况。卷筒齿轮联接盘2齿宽一般在35mm-85mm,一不小心就会使卷筒齿轮联接盘2脱离减速机输出齿轴1,要重新对位装配。基于此,如图3至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包括底座23和轴承座,该轴承座为分离式轴承座19,分离式轴承座19包括凸形座12和凹形座13,凸形座12与卷筒4尾部轴向定位连接,凹形座13与底座23连接,该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凸形座12的凸起块14沿凹形座13的凹槽28来回运动的调节机构,凸形座12可带动卷筒4及卷筒齿轮联接盘2沿齿轴1的轴向方向移动。该移动装置中,通过将轴承座设置成分离式的轴承座,通过调节机构的调节,使得分离式轴承座实现沿着齿轴轴向方向的分离式运动,卷筒及轴承向远离减速机5的方向移动,与卷筒联接的卷筒联接盘轴向移动,露出啮合位置,进而方便后续检查测量出齿轮的磨损情况。其中,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17和摇臂26,摇臂26与调节丝杆17的一端连接,凸起块14设有安装调节丝杆的螺孔16,凹形座13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座27,两个支撑座27上均设有安装调节丝杆的定位孔18,且定位孔18与凹槽28相连通。具体而言,凸起块装配入凹槽内,径向方向配合限位,在轴向方向可以有一定的移动量,操作时,通过转动摇臂26使调节丝杆17带动凸形座12的凸起部14沿凹槽28运动,由于凸形座与卷筒尾部连接,当凸形座移动后,会带着卷筒及卷筒齿轮联接盘沿着减速机输出齿轴轴向方向移动,以便露出啮合位置。为了优化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凸形座12有五个滑动配合面,镶嵌石墨铜板15,减少滑动阻力;凸形座12中凸形块14宽度为卷筒尾端轴承座宽度的1/3,凸形块中央加工有带丝扣的螺孔16。凹形座13有五个滑动配合面,镶嵌石墨铜板15,与凸形座12接触配合,减少滑动阻力;凹形座13两端有支撑座27,两个支撑座27的宽度之和为卷筒尾端轴承座宽度的1/3,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包括底座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为分离式轴承座,分离式轴承座包括凸形座和凹形座,所述凸形座与卷筒尾部轴向定位连接,所述凹形座与底座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凸形座的凸起块沿凹形座的凹槽来回运动的调节机构,所述凸形座可带动卷筒及卷筒齿轮联接盘沿齿轴的轴向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包括底座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为分离式轴承座,分离式轴承座包括凸形座和凹形座,所述凸形座与卷筒尾部轴向定位连接,所述凹形座与底座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凸形座的凸起块沿凹形座的凹槽来回运动的调节机构,所述凸形座可带动卷筒及卷筒齿轮联接盘沿齿轴的轴向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和摇臂,摇臂与调节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凸起块设有安装调节丝杆的螺孔,所述凹形座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上均设有安装调节丝杆的定位孔,且定位孔与凹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卷筒齿轮联接盘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块的宽度为轴承座宽度的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君杨正武李峰李军陈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