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28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电通讯行业封装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包括盒盖、储存盒和底盒,所述盒盖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一底边,所述盒盖的顶部通过熔接固定有多个盖帽,所述盒盖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储存盒镶嵌于所述盒盖的内腔中,所述储存盒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二底边,所述储存盒的顶部开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盖帽的数量相同;该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盒盖、储存盒和底盒的相互配合组成装载盒,TO管插接于储存盒中,盒盖和底盒对TO管进行固定,从而不仅能够稳定的对TO管进行固定,还能方便的对TO管进行拿取。

A loading box for to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
本技术涉及光电通讯行业封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
技术介绍
TO管座、管帽和封装好的管壳,一般都是放置在装载盒中,便于存储和运输。但目前市场上的装载盒,为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能稳固地装载TO管,降低振动和晃动,装载盒上每个TO的放置空间尺寸都较小,TO与装载盒之间的间隙都很小。现有的装载盒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在使用的时候用镊子夹取TO管座、管帽或封装好的管壳时,较难将其夹出,而且操作时因难以将TO取出,镊子尖容易将TO管座、管帽或封装好的管壳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载盒在使用的时候用镊子夹取TO管座、管帽或封装好的管壳时,较难将其夹出,而且操作时因难以将TO取出,镊子尖容易将TO管座、管帽或封装好的管壳划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包括盒盖、储存盒和底盒,所述盒盖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一底边,所述盒盖的顶部通过熔接固定有多个盖帽,所述盒盖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储存盒镶嵌于所述盒盖的内腔中,所述储存盒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二底边,所述储存盒的顶部开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盖帽的数量相同,所述储存盒的内侧壁开有环形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中镶嵌有活性炭板,所述储存盒为中空结构,所述底盒套接于所述储存盒的内腔中,所述底盒的外侧壁的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三底边,所述第三底边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底边的底部接触,所述底盒的顶部开有多个储存孔,所述储存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通孔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盒盖的内侧壁开有环形凹型槽,所述凹型槽中镶嵌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与所述储存盒的外侧壁接触。优选的,所述储存盒内侧壁的下部开有环形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中镶嵌有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与所述底盒的外侧壁接触。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侧壁通过熔接固定有定位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盒盖、储存盒和底盒的相互配合组成装载盒,TO管插接于储存盒中,盒盖和底盒对TO管进行固定,从而不仅能够稳定的对TO管进行固定,还能方便的对TO管进行拿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盒盖100,第一底边110,盖帽120,第一橡胶圈130,储存盒200,第二底边210,通孔220,定位环221,第二橡胶圈230,活性炭板240,底盒300,第三底边310,储存孔3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用于稳定的对TO管进行固定,并且方便用镊子对其进行夹取,请参阅图1-2,包括盒盖100、储存盒200和底盒300。请再参阅图1-2,盒盖100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一底边110,盒盖100的顶部通过熔接固定七十二个盖帽120,盒盖10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盒盖100用于对TO管进行固定,第一底边110用于方便的将盒盖100从储存盒200的外部取下,盒盖100和第一底边110使用的材料为塑料。请再参阅图1-2,储存盒200安装于盒盖100的内腔中,储存盒200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二底边210,储存盒200的顶部开有多个通孔220,通孔220的数量和位置与盖帽120的数量相同,储存盒200的内侧壁开有环形的凹型槽,活性炭板240镶嵌于凹型槽中,储存盒20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储存盒200用于对TO管进行固定,活性炭板240用于对储存盒200内腔中的水汽和灰尘进行吸附,储存盒200和第二底边210使用的材料为塑料。请再参阅图1-2,底盒300安装于储存盒200的内腔中,底盒300的外侧壁的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三底边310,第三底边310的顶部与第二底边210的底部接触,底盒300的顶部开有多个储存孔320,储存孔320的数量和位置与通孔220相对应,底盒300用于对TO管的底部进行支撑,底盒300、第三底边310使用的材料为塑料。请再参阅图2,为了提高盒盖100与储存盒200连接的稳定性,在盒盖100的内侧壁开有凹型槽,第一橡胶圈130镶嵌于凹型槽中,第一橡胶圈130与储存盒200的外侧壁接触,第一橡胶圈130用于增大盒盖100与储存盒200的摩擦力,第一橡胶圈130使用的材料为橡胶。请再参阅图2,为了提高储存盒200与底盒300连接的稳定性,在储存盒200的内侧壁的下部开有凹型槽,第二橡胶圈230镶嵌于凹型槽中,第二橡胶圈230与底盒300的外侧壁接触,第二橡胶圈230用于增大储存盒200与底盒300的摩擦力,第二橡胶圈230使用的材料为橡胶。请再参阅图2,为了提高对TO管固定的稳定性,定位环221通过熔接固定于通孔220的内侧壁,定位环221用于对TO管进行固定,定位环221使用的材料为橡胶。上述的盖帽120、通孔220、储存孔320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具体数量,本
人员在本装置能完成其对TO管固定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其数量。工作原理:储存盒200起主要的承载作用和固定作用,盒盖100和底盒300起保护作用,将TO管座、管帽或封装好的管壳放置到储存盒200内部的通孔220中,TO管座、管帽或封装好的管壳的底部与底盒300顶部的储存孔320接触,TO管的顶部镶嵌于盖帽120的内部,其侧壁的下半部与装载盒接触,可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有稳固的放置,其侧壁的下半部不与装载盒接触,通过该位置处一周的空隙,可以方便地用镊子夹取管壳。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盖(100)、储存盒(200)和底盒(300),所述盒盖(100)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一底边(110),所述盒盖(100)的顶部通过熔接固定有多个盖帽(120),所述盒盖(10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储存盒(200)镶嵌于所述盒盖(100)的内腔中,所述储存盒(200)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二底边(210),所述储存盒(200)的顶部开有多个通孔(220),所述通孔(220)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盖帽(120)的数量相同,所述储存盒(200)的内侧壁开有环形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中镶嵌有活性炭板(240),所述储存盒(200)为中空结构,所述底盒(300)套接于所述储存盒(200)的内腔中,所述底盒(300)的外侧壁的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三底边(310),所述第三底边(310)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底边(210)的底部接触,所述底盒(300)的顶部开有多个储存孔(320),所述储存孔(320)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通孔(220)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取放的TO管装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盖(100)、储存盒(200)和底盒(300),所述盒盖(100)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一底边(110),所述盒盖(100)的顶部通过熔接固定有多个盖帽(120),所述盒盖(10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储存盒(200)镶嵌于所述盒盖(100)的内腔中,所述储存盒(200)的外侧壁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二底边(210),所述储存盒(200)的顶部开有多个通孔(220),所述通孔(220)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盖帽(120)的数量相同,所述储存盒(200)的内侧壁开有环形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中镶嵌有活性炭板(240),所述储存盒(200)为中空结构,所述底盒(300)套接于所述储存盒(200)的内腔中,所述底盒(300)的外侧壁的底部通过熔接固定有第三底边(310),所述第三底边(310)的顶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炜杨明印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众瑞速联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