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晓刚专利>正文

一种聚散光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21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散光手电筒,包括筒身(1)和设置在其头部的反光镜(3)、灯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镜(3)呈凹面状,且其中心部位(31)大致呈抛物面,可以是呈由多个扇条镶拼而成的形状,而其外沿部位则呈非抛物面(32),可以是呈由多个扇格状的小平面镜镶拼而成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光镜(3)同时起了聚光和散光两个作用:其中心部位的抛物面(31)与现有技术一样起到聚光作用,而外沿部位的非抛物面(32)则起到均匀散光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且使用时无需切换。(*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散光手电筒本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特别是一种聚光、散光兼顾的手电筒。手电筒是家庭中的必备工具之一,一般包括筒身及位于筒身内的电池及位于筒身头部的灯珠、反光镜,一般地,为使射出的光束集中而不发散,根据光学原理,反光镜采用抛物面,并将灯珠的灯丝位置设置在抛物面的焦点处,这样灯丝发出的光经反光镜反射后大致以平行光射出。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对于手电筒的照明效果,人们不仅有聚光的要求,而且也有散光的要求,前者重照明亮度、轻照明范围,后者则正好相反,为此,也有不少这样的设计,如采用二个位于不同位置的灯珠,通过开关控制分别点亮二个灯珠之一,即达到聚光或散光的不同照明目的,又如采用灯珠位置可调的方案等等,这类方案的特点都是着眼于灯珠的改变,其缺点在于其结构必定比原有的复杂,而且使用时要么聚光,要么散光,而不能同时兼顾。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聚光、散光兼顾的手电筒。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不改变现有手电筒的筒身、灯珠结构,而从改变反光镜人手,其特征在于反光镜呈凹面状,且其中心部位大致呈抛物面,而其外沿部位则呈非抛物面。所述反光镜的外沿部位可以是呈由多个扇格状的小平面镜镶拼而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散光手电筒,包括筒身和设置在其头部的反光镜、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镜呈凹面状,且其中心部位大致呈抛物面,而其外沿部位则呈非抛物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散光手电筒,包括筒身和设置在其头部的反光镜、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镜呈凹面状,且其中心部位大致呈抛物面,而其外沿部位则呈非抛物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散光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周晓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