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79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包括:安全防护栏,安全防护栏采用长方体结构形式,工作中,铆接系统置于安全防护栏内,安全防护栏的高度为2米,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件放置台和加工铆钳,并设置了储气罐,在安全防护栏外设置了控制箱和人工座椅,同时,在安全防护栏上设置了安全门,在安全门上设置了安全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结构紧凑,实现了抽烟机机架的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满足了大批量工件生产的需求。

A riveting system for fram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铆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
技术介绍
抽烟机是家用厨房的必用设备,抽烟机的机架一般设计包括机架顶板和机架围板两个组成部分,机架顶板和机架围板的加工连接要求技术高,一般采用无铆连接技术,现在的抽烟机都是批量生产,原来单一的加工模式不能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如果抽烟机销量达到20万台,必需投入新的铆接设备,从而满足机架的组装生产要求,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能够满足机架的批量组装,采用输送带传送,机器人放置工件加工,而且使用该系统生产的抽烟机能够实现智能蒸汽洗,爆炒20立方大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能够实现机架的大批量无铆钉组装,能够实现机架顶板和机架围板的无铆钉焊接,生产效率高。所述的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包括:安全防护栏,安全防护栏采用长方体结构形式,工作中,铆接系统置于安全防护栏内,安全防护栏的高度为2米,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件放置台和加工铆钳,并设置了储气罐,在安全防护栏外设置了控制箱和人工座椅,同时,在安全防护栏上设置了安全门,在安全门上设置了安全锁,当安全门打开,安全防护栏内的设备将全部处于停止状态,必须人工进行复位才恢复到安全状态。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工件放置台,工件放置台采用“H”字形结构,在工件放置台上端设置了工件放置底盘,工件放置底盘采用圆盘结构,工作中,首先工件由人工把工件放置在工件放置圆盘上,在工件放置圆盘的周边设置了四个夹具定位销,通过四个夹具定位销把工件固定。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工件放置台和安全防护栏之间设置了安全光栅,通过安全光栅提高机架组件铆接设备的安全系数。在工件放置底盘上设置了三个增压缸体,分别是增压缸C、增压缸D和增压缸E,增压缸C连接了铆钳C,增压缸D连接了铆钳D,增压缸E连接了铆钳E,铆钳C、铆钳D和铆钳E上分别设置了气液增压缸,在铆钳C、铆钳D和铆钳E上分别设置了冲压头和冲压模具,通过冲压头和冲压模具实现对工件的第一次冲压成型,动作首先是气液增压缸的气缸从上向下夹紧工件的工作面,第二步是三个气液增压缸同时铆接,每个气液增压缸的铆点数量为2个,铆接完成后,压紧气缸复位。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作台,在机器人工作台上设置了机器人,机器人设置了机械手,在机械手上设置了夹具,通过夹具把工件放置在第二个工作位置B,第二个工作位置B包括了C型铆钳A和C型铆钳B,通过铆钳A和铆钳B实现对工件的第二次加工。其中,铆钳A和铆钳B上设置了凸模和凹模,工作中,凸模是向下动作,凹模固定不动,在铆钳A和铆钳B上设置了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并位置正确后,凸模向下,实现工件铆接,完成铆接后,凸模复位并将完成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加工完成后,机器人把工件转移到第三个工作位置C,机器人将工件运输到皮带线上,第三个工作位置C为成品输送带,成品输送带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伺服电机采用三菱电机,电机数量为2个。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储气罐,通过储气罐为气液增压缸提供气动动力来源,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储气罐的冷凝水出水位置做90度直角装置,出口设置在安全防护栏外,便于工作员工定期释放多余水。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铆钳A、铆钳B、铆钳C、铆钳D和铆钳E设备设置了润滑油自动加油装置,提高铆钳的使用寿命。在人工座椅上设置了操作员控制面板,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操作员控制面板上设置了急停按钮,进一步保证工作的安全。控制箱连接了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实现整个工件的自动化铆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结构紧凑,实现了抽烟机机架的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满足了大批量工件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的俯视图结构;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为C型铆钳A,2为C型铆钳B,3为成品输送带,4为安全防护栏,5为气液增压缸A,6为安全光栅,7为工件放置台,8为机器人,9为工件,10为增压缸C,10_1为铆钳C,11为增压缸D,11_1为铆钳D,12为增压缸E,12_1为铆钳E,13为控制箱,14为安全门,15为机器人工作台,16为夹具定位销,17为储气罐,18为人工座椅,19为工件放置台,20为工件放置底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到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所述的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包括:安全防护栏,安全防护栏采用长方体结构形式,工作中,铆接系统置于安全防护栏内,安全防护栏的高度为2米,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件放置台和加工铆钳,并设置了储气罐,在安全防护栏外设置了控制箱和人工座椅,同时,在安全防护栏上设置了安全门,在安全门上设置了安全锁,当安全门打开,安全防护栏内的设备将全部处于停止状态,必须人工进行复位才恢复到安全状态。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工件放置台,工件放置台采用“H”字形结构,在工件放置台上端设置了工件放置底盘,工件放置底盘采用圆盘结构,工作中,首先工件由人工把工件放置在工件放置圆盘上,在工件放置圆盘的周边设置了四个夹具定位销,通过四个夹具定位销把工件固定。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工件放置台和安全防护栏之间设置了安全光栅,通过安全光栅提高机架组件铆接设备的安全系数。在工件放置底盘上设置了三个增压缸体,分别是增压缸C、增压缸D和增压缸E,增压缸C连接了铆钳C,增压缸D连接了铆钳D,增压缸E连接了铆钳E,铆钳C、铆钳D和铆钳E上分别设置了气液增压缸,在铆钳C、铆钳D和铆钳E上分别设置了冲压头和冲压模具,通过冲压头和冲压模具实现对工件的第一次冲压成型,动作首先是气液增压缸的气缸从上向下夹紧工件的工作面,第二步是三个气液增压缸同时铆接,每个气液增压缸的铆点数量为2个,铆接完成后,压紧气缸复位。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作台,在机器人工作台上设置了机器人,机器人设置了机械手,在机械手上设置了夹具,通过夹具把工件放置在第二个工作位置B,第二个工作位置B包括了C型铆钳A和C型铆钳B,通过铆钳A和铆钳B实现对工件的第二次加工。其中,铆钳A和铆钳B上设置了凸模和凹模,工作中,凸模是向下动作,凹模固定不动,在铆钳A和铆钳B上设置了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并位置正确后,凸模向下,实现工件铆接,完成铆接后,凸模复位并将完成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加工完成后,机器人把工件转移到第三个工作位置C,机器人将工件运输到皮带线上,第三个工作位置C为成品输送带,成品输送带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伺服电机采用三菱电机,电机数量为2个。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储气罐,通过储气罐为气液增压缸提供气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防护栏,安全防护栏采用长方体结构形式,铆接系统置于安全防护栏内,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件放置台和加工铆钳,并设置了储气罐,在安全防护栏外设置了控制箱和人工座椅,同时,在安全防护栏上设置了安全门,在安全门上设置了安全锁,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工件放置台,工件放置台采用“H”字形结构,在工件放置台上端设置了工件放置底盘,工件放置底盘采用圆盘结构,在工件放置圆盘的周边设置了四个夹具定位销,通过四个夹具定位销把工件固定,在工件放置底盘上设置了三个增压缸体,分别是增压缸C、增压缸D和增压缸E,增压缸C连接了铆钳C,增压缸D连接了铆钳D,增压缸E连接了铆钳E,铆钳C、铆钳D和铆钳E上分别设置了气液增压缸,在铆钳C、铆钳D和铆钳E上分别设置了冲压头和冲压模具,通过冲压头和冲压模具实现对工件的第一次冲压成型,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作台,在机器人工作台上设置了机器人,机器人设置了机械手,在机械手上设置了夹具,通过夹具把工件放置在第二个工作位置B,第二个工作位置B包括了C型铆钳A和C型铆钳B,通过铆钳A和铆钳B实现对工件的第二次加工,铆钳A和铆钳B上设置了凸模和凹模,工作中,凸模是向下动作,凹模固定不动,在铆钳A和铆钳B上设置了传感器,加工完成后,机器人把工件转移到第三个工作位置C,机器人将工件运输到皮带线上,第三个工作位置C为成品输送带,成品输送带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储气罐,在人工座椅上设置了操作员控制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架组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防护栏,安全防护栏采用长方体结构形式,铆接系统置于安全防护栏内,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件放置台和加工铆钳,并设置了储气罐,在安全防护栏外设置了控制箱和人工座椅,同时,在安全防护栏上设置了安全门,在安全门上设置了安全锁,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工件放置台,工件放置台采用“H”字形结构,在工件放置台上端设置了工件放置底盘,工件放置底盘采用圆盘结构,在工件放置圆盘的周边设置了四个夹具定位销,通过四个夹具定位销把工件固定,在工件放置底盘上设置了三个增压缸体,分别是增压缸C、增压缸D和增压缸E,增压缸C连接了铆钳C,增压缸D连接了铆钳D,增压缸E连接了铆钳E,铆钳C、铆钳D和铆钳E上分别设置了气液增压缸,在铆钳C、铆钳D和铆钳E上分别设置了冲压头和冲压模具,通过冲压头和冲压模具实现对工件的第一次冲压成型,在安全防护栏内设置了机器人工作台,在机器人工作台上设置了机器人,机器人设置了机械手,在机械手上设置了夹具,通过夹具把工件放置在第二个工作位置B,第二个工作位置B包括了C型铆钳A和C型铆钳B,通过铆钳A和铆钳B实现对工件的第二次加工,铆钳A和铆钳B上设置了凸模和凹模,工作中,凸模是向下动作,凹模固定不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优捷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