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志红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54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涉及康复训练器技术领域,该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板、电动推杆、固定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底板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底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孔。该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一方面通过设置电动推杆,使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高度,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康复轮,使患者能够手握握把,反复转动康复轮,进行康复训练,其次通过设置调节臂,使康复轮能够调节角度,使患者可以在不同的方位都能转动康复轮,使患者可以进行更多角度的训练,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

An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easy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
,具体为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自主的支配肢体活动,对于很多患有残疾、中风、偏瘫或者脊椎损伤的患者,主动运动或者辅助被动运动都是很难完成的,目前国内使用或销售的一些针对上肢的康复训练器材多采用机械运动的方式,当患者力量不够时,无法自动提供助力协助运动,对于市面上已经出现的上肢训练器,包括上肢训练架,上肢运动部件由功率电机控制,当患者力量不够时,电机会自动提供助力。但是当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痉挛时,电机仍然自动提供助力对患者是非常不利的,往往会加剧疼痛或者病患,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每年偏瘫、背髓损伤、脑外伤、脑瘫等日益增多,这些病种导致中枢神经、运动神经损伤,导致病人无法行走、吃饭、学习和工作,在医院康复机构虽然也有针对上肢训练的康复设备来提高患者上肢和躯干功能,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器,使用不够方便,并且康复效果不够好,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解决了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器,使用不够方便,并且康复效果不够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板、电动推杆、固定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底板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底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第一固定螺丝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两个相邻的轮子通过横杆活动连接,所述横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电动推杆相邻的一侧固定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固定螺丝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结构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电动推杆和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康复轮,所述康复轮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和底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螺丝孔,所述第三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丝钉,所述固定杆通过第三螺丝钉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康复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通过第一转轴与康复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康复轮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调节臂的内部,所述调节臂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靠近调节臂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调节臂通过第二转轴与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可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底部的两端,且于底板的中心相对称。可选的,所述横杆和支撑杆的材质均为钢,底板、固定杆和调节臂的材质均为塑料。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调节块相适配的槽,所述槽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转轴相适配的轴承。可选的,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橡胶,且所述保护套的厚度为两毫米。可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蓄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箱的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一方面通过设置电动推杆,使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高度,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康复轮,使患者能够手握握把,反复转动康复轮,进行康复训练,其次通过设置调节臂,使康复轮能够调节角度,使患者可以在不同的方位都能转动康复轮,使患者可以进行更多角度的训练,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2)、该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一方面通过设置减震结构,有效的增强了对该装置的保护效果,有效避免了该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而对该装置本体产生损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保护套,使其能够对减震弹簧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效的延缓减震弹簧的锈蚀过程,有效的延长了减震弹簧的寿命,其次通过设置蓄电池,使其能够为电动推杆供电,可以使该装置摆脱电源的束缚,有效的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此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节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电动推杆,3-固定板,4-第一固定螺丝,5-轮子,6-横杆,7-支撑板,8-连接板,9-第二固定螺丝,10-伸缩杆,11-减震弹簧,12-保护套,13-康复轮,14-固定杆,15-固定片,16-第三螺丝钉,17-握把,18-第一转轴,19-调节臂,20-调节块,21-第二转轴,22-固定块,23-轴承,24-螺纹孔,25-紧固旋钮,26-蓄电池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板1、电动推杆2、固定板3,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与底板1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和底板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4,电动推杆2通过第一固定螺丝4与底板1固定连接;电动推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5,两个相邻的轮子5通过横杆6活动连接,横杆6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和电动推杆2相邻的一侧固定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板8,连接板8和支撑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丝孔,第二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9,连接板8通过第二固定螺丝9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减震结构通过两个连接板8分别与电动推杆2和支撑板7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8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12;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康复轮13,康复轮1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5,固定片15和底板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螺丝孔,第三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丝钉16,固定杆14通过第三螺丝钉16与底板1固定连接,康复轮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把17,握把17通过第一转轴18与康复轮13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8远离康复轮1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调节臂19的内部,调节臂19远离第一转轴18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20,调节块20的靠近调节臂1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1,调节臂19通过第二转轴21与固定块22活动连接,第二转轴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板(1)、电动推杆(2)、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所述电动推杆(2)与底板(1)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和底板(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4),所述电动推杆(2)通过第一固定螺丝(4)与底板(1)固定连接;/n所述电动推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5),两个相邻的轮子(5)通过横杆(6)活动连接,所述横杆(6)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和电动推杆(2)相邻的一侧固定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和支撑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9),所述连接板(8)通过第二固定螺丝(9)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结构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8)分别与电动推杆(2)和支撑板(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8)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弹簧(11),所述减震弹簧(1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12);/n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康复轮(13),所述康复轮(1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5),所述固定片(15)和底板(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螺丝孔,所述第三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丝钉(16),所述固定杆(14)通过第三螺丝钉(16)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康复轮(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把(17),所述握把(17)通过第一转轴(18)与康复轮(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8)远离康复轮(1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调节臂(19)的内部,所述调节臂(19)远离第一转轴(18)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20),所述调节块(20)的靠近调节臂(1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1),所述调节臂(19)通过第二转轴(21)与固定块(2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1)和固定块(22)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24),所述螺纹孔(2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恢复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板(1)、电动推杆(2)、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所述电动推杆(2)与底板(1)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和底板(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4),所述电动推杆(2)通过第一固定螺丝(4)与底板(1)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推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5),两个相邻的轮子(5)通过横杆(6)活动连接,所述横杆(6)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和电动推杆(2)相邻的一侧固定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和支撑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9),所述连接板(8)通过第二固定螺丝(9)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结构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8)分别与电动推杆(2)和支撑板(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8)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弹簧(11),所述减震弹簧(1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12);
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康复轮(13),所述康复轮(1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5),所述固定片(15)和底板(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螺丝孔,所述第三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丝钉(16),所述固定杆(14)通过第三螺丝钉(16)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康复轮(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把(17),所述握把(17)通过第一转轴(18)与康复轮(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8)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红刘海蛟
申请(专利权)人:侯志红刘海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