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37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27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气囊式手表,包括气囊和表身,气囊具有气孔,表身内部具有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振动监听单元;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之间互相通讯连接;气囊分别与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用于包裹用户的手腕部分;充气单元与气压传感器分别通过气孔与气囊的腔体连通,其中,充气单元用于给气囊进行充放气,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内的压力,振动监听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动脉血流产生的气压震动。气囊采用全包裹设计,在测量血压时,能够对用户的手腕形成完整的包裹挤压,相对于部分包裹设计,加压更加均匀,血压测量更加精准,且用户在佩戴时能够拥有更佳的舒适体验。

Air bag W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式手表
本申请涉及到智能手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气囊式手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采用气囊进行血压检测的智能手表中,一般都是在普通的表带下固定气囊,且气囊只能接触到用户的一部分手腕,存在着设计不够科学、血压测量精准度不足以及佩戴舒适度较差等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气囊式手表,用于提高采用手表测量血压的精准度以及舒适性。本申请提出一种气囊式手表,包括气囊和表身,气囊具有气孔,表身内部具有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之间互相通讯连接;气囊分别与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用于围绕包裹用户的手腕部分;充气单元与气压传感器分别通过气孔与气囊的腔体连通,其中,充气单元用于给气囊进行充放气,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内的压力,振动监听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动脉血流产生的气压震动。进一步地,充气单元包括气体驱动模块、充气端口和放气端口;气体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气体从充气端口或放气端口吸入以及喷出,充气端口通过气孔与气囊连通,放气端口通过表身上设置的开孔与手表外部连通。进一步地,气囊的上下两面由不同材料制成;其中,当手表佩戴在用户手腕时,气囊朝向手腕的一面为第一面,背向手腕的一面为第二面;第一面由尼龙材料制成,第二面由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第一面为褶皱结构,且包括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一凸起区域;当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时,第一面的第一凹陷区域部分为具有伸展余量的松弛状态。进一步地,第二面为平面结构或者褶皱结构;当第二面为褶皱结构时,第二面包括第二凹陷区域和第二凸起区域,且第二凹陷区域和第二凸起区域由不同的橡胶材料构成,其中,第二凹陷区域橡胶材料的杨氏模量要小于第二凸起区域橡胶材料的杨氏模量。进一步地,气囊为一体成型结构,气囊的两端分别与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气囊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内具有第一腔体,第二气囊内具有第二腔体;第二气囊与表身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且远离表身的一端为第二端;第一腔体在第一气囊内从第一气囊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二腔体在第二气囊内,从第一端延伸至与第二端相距指定长度的位置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一端分别与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表带,表带与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气囊位于表带朝向用户手腕的一侧,气囊与表带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气囊与表带为一体成型结构,气囊通过表带与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气囊为独立结构,气囊粘附在表带上,并且与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为可拆卸连接。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气囊式手表,包括气囊和表身,气囊具有气孔,表身内部具有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振动监听单元;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之间互相通讯连接;气囊分别与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用于包裹用户的手腕部分;充气单元与气压传感器分别通过气孔与气囊的腔体连通,其中,充气单元用于给气囊进行充放气,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内的压力,振动监听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动脉血流产生的气压震动。气囊采用全包裹设计,在测量血压时,能够对用户的手腕形成完整的包裹挤压,相对于目前的部分包裹设计,加压更加均匀,血压测量更加精准,且用户在佩戴时能够拥有更佳的舒适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气囊式手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气囊式手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和图2中的气囊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和图2中的气囊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气囊式手表,包括气囊2和表身1,气囊2具有气孔,表身1内部具有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振动监听单元和CPU;CPU分别与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通讯连接,使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之间能够互相通讯连接,其中通讯连接指的是通过信号的传输交互,在连接的设备之间构成通讯,使得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能够将各自负责探测的数据及时反馈给CPU或者根据CPU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将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气囊2分别与表身1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用于围绕包裹用户的手腕部分;充气单元与气压传感器分别通过气孔与气囊2的腔体连通,其中,充气单元用于根据CPU发出的控制指令给气囊2进行充放气,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2内的压力并反馈给CPU,振动监听单元采用示波法检测用户血压,用于检测用户动脉血流产生的气压震动,并将检测数据实时反馈给CPU,以供CPU得出用户的实时血压数值。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用户在佩戴本申请提出的气囊式手表时,气囊2完全包裹在用户的手腕上。当用户想要测量实时血压时,CPU根据用户操作发出血压测量指令给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充气单元接收到血压测量指令之后,执行预设充气操作,通过气孔对气囊2进行充气,气囊2充气之后体积膨胀,对用户的手腕形成完整的包裹挤压;在充气单元对气囊2进行充气的同时,气压传感器实时获取气囊2内的气压,也即是获取气囊2对用户手腕的挤压压力,并将获取的气压实时上报给CPU;振动监听单元也实时监听用户因气囊2挤压而使动脉血流脉动产生的气压震动,并将检测到的气压震动实时上报给CPU,从而使CPU通过实时气压和实时气压震动值得出用户的实时血压数值。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与振动监听单元之间也保持通讯连接,气压传感器检测到实时气压之后,将实时气压值发送给振动监听单元或者振动监听单元实时从气压传感器处获取实时气压,以得出用户的实时血压数值。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气囊式手表,包括气囊2和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和表身,所述气囊具有气孔,所述表身内部具有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n所述充气单元、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振动监听单元之间互相通讯连接;所述气囊分别与所述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用于围绕包裹用户的手腕部分;所述充气单元与所述气压传感器分别通过所述气孔与所述气囊的腔体连通,其中,所述充气单元用于给所述气囊进行充放气,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的压力,所述振动监听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动脉血流产生的气压震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和表身,所述气囊具有气孔,所述表身内部具有充气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振动监听单元;
所述充气单元、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振动监听单元之间互相通讯连接;所述气囊分别与所述表身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连接,用于围绕包裹用户的手腕部分;所述充气单元与所述气压传感器分别通过所述气孔与所述气囊的腔体连通,其中,所述充气单元用于给所述气囊进行充放气,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的压力,所述振动监听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动脉血流产生的气压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单元包括气体驱动模块、充气端口和放气端口;所述气体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气体从所述充气端口或所述放气端口吸入以及喷出,所述充气端口通过所述气孔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放气端口通过所述表身上设置的开孔与手表外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上下两面由不同材料制成;其中,当手表佩戴在用户手腕时,所述气囊朝向所述手腕的一面为第一面,背向所述手腕的一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由尼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面由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式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为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包括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一凸起区域;当所述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第一凹陷区域部分为具有伸展余量的松弛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式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为平面结构或者褶皱结构;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