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23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其包括西装整体,所述西装整体胸部布料包括面布、胸衬和里布;所述面布的一面粘接有用于支撑西装整体的薄层;所述胸衬的一面与薄层连接,另一面与里布连接;所述胸衬包括内衬和棉质支撑体;所述里布与支撑体连接;所述西装整体的布料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面布、薄层、内衬、支撑体、里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硬挺、易定型的效果。

A winter suit that is not easy to de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
本技术涉及服装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
技术介绍
西装作为全世界流行的服装,是正式场合着装的优先选择。根据国际惯例,参加正式、隆重的宴会,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时,起码应该穿着西装。鉴于西装在对外活动中往往充当正装或礼服的用途,西装要求高档、有型,对于西装的结构、材料等的选择,也力求达到让西装保持笔挺的效果,让着装者显得精神、有活力。为了使西装有型,现有的冬款西装通常由面布、内衬、里布制成。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使用的内衬通常是粘合衬或者麻衬,由于粘合衬或者麻衬本身硬度不高,当天气特别寒冷,人们往西装内多穿了衣服,那么西装在多层衣服的支撑下很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其具有硬挺、易定型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包括西装整体,所述西装整体胸部布料包括面布、胸衬和里布;所述面布的一面粘接有用于支撑西装整体的薄层;所述胸衬的一面与薄层连接,另一面与里布连接;所述胸衬包括内衬和棉质支撑体;所述里布与支撑体连接;所述西装整体的布料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面布、薄层、内衬、支撑体、里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西装整体在胸部位置的面布设置薄层,薄层通过热压与面布粘合;在胸衬里面设置支撑西装整体的支撑体;结合传统西装的面布、内衬、里布,五层布料有利于西装整体定型,使西装整体变得更加笔挺,使着装者精神状态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西装整体衣领的驳头下领靠近西装整体胸部的一面可拆卸设有与驳头下领形状一致的弧形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西装整体衣领的驳头下领设置的垫片呈弧形,弧形的设计使衣领看起来自然而优雅,而不是被烫死的,在垫片的支撑作用下,衣领可以达到立体定型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片上靠近驳角的一端和远离驳角的一端均设有纽扣,所述驳头下上领靠近驳角的一端和远离驳角的一端均设有扣眼,所述扣眼的位置与纽扣相应,所述垫片与驳头下领通过纽扣和扣眼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片的两端均设有纽扣,驳头下领的两端均设有扣眼,纽扣和扣眼扣合,垫片和驳头衣领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着装者可以在不同场合选择装上或者拆下垫片,为着装者提供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西装整体在肩部设有肩棉,所述肩棉设于支撑体与里布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西装整体的肩部位置设有肩棉,肩棉通常是有一定厚度、富有弹性的材料。肩棉的设置支撑西装整体的肩部,起到使西装整体的肩部更加立体的效果,增加西装整体的硬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西装整体背部内表面中缝线上端设有压褶,所述压褶设于西装整体背部的里布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西装整体后背部内表面中缝线上端的里布设置压褶,由于压褶处里布可以向手臂两侧展开,形成更大的空间,当着装者的手臂进行大幅度动作时,也不至于绷紧西装整体,造成西装整体的破损,提高西装整体的耐穿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西装整体的背部中缝线下端设有竖直向下的开叉;所述开叉两侧的布料形成第一下摆和第二下摆,所述第一下摆和第二下摆在开叉靠近西装整体底端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西装整体的背部中缝线下端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开叉,开叉形成的第一下摆和第二下摆在靠近西装整体底端的一端通过线连接。当需要剪开连线时,开叉为着装者增加了在西装整体下端活动的空间,不管着装者站立还是坐着都能保持西装整体的版型挺拔,不容易出现褶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摆与第二下摆沿开叉路径部分重叠,所述第一下摆在外,第二下摆在内,所述第一下摆在与第二下摆的重叠处内表面设有内贴,所述内贴与面布布料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西装整体开叉的部位两侧形成的第一下摆和第二下摆重叠的部位设置内贴,内贴采用与面布相同的布料。当着装者做跑步或者跳跃等动作时,大动作使重叠在外的第一下摆翻开,即使露出内贴也不会显得突兀,有利于西装整体的美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西装整体在开叉处上方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补充布,所述补充布的下端为燕尾形;所述补充布上端的宽与西装整体的下围等长,所述补充布与西装整体连接形成燕尾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西装整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补充布形成燕尾服,当着装者出席需要身穿燕尾服的特殊场合,只需将补充布与西装整体连接,即可转变西装整体成燕尾服,实现着装的自由切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西装整体上设有第一链带,所述补充布上设有第二链带,所述西装整体和补充布通过拉链连接;所述西装整体在拉链上方设有用于覆盖拉链的挡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西装整体与补充布之间通过拉链连接,在西装整体上设置用于覆盖拉链的挡条,挡条被遮挡住,达到方便、美观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将西装整体的布料结构设置为面布、薄层、内衬、支撑体、里布,以及设置在西装整体驳头下领的垫片、肩部的肩棉,达到时西装整体硬挺、有型、不易变形的效果;2.通过在西装整体上设置可拆卸的补充布,随时转换西装本体和燕尾服,达到方便、功能不单一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后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后视图;图9是图8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西装整体;2、面布;3、胸衬;31、内衬;32、支撑体;4、里布;5、薄层;6、驳头下领;7、驳角;8、垫片;9、纽扣;91、扣眼;10、肩棉;11、压褶;12、开叉;13、第一下摆;14、第二下摆;15、内贴;16、补充布;17、燕尾服;18、拉链;181、第一链带;182、第二链带;19、挡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包括西装整体1,西装整体1的胸部布料由面布2、胸衬3、里布4组成。为了使西装整体1变得硬挺,在面布2的一面通过热压粘接有薄层5,薄层5的一面与面布2连接,另一面与胸衬3连接。胸衬3位于薄层5和里布4之间,由内衬31和支撑体32组成;里布4与支撑体32连接。支撑体32为棉质,起支撑、定型的作用;里布4通常为顺滑面料,以减少与西装整体1里面衣服的摩擦。以面布2为最外层,西装整体1从外到内的层次为面布2、薄层5、内衬31、支撑体32、里布4。参照图1和图3,西装整体1在肩部的位置上设有肩棉10,肩棉10的结构与着装者的肩部适配。肩棉10设于西装整体1的支撑体32和里布4之间,使西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包括西装整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西装整体(1)胸部布料包括面布(2)、胸衬(3)和里布(4);所述面布(2)的一面粘接有用于支撑西装整体(1)的薄层(5);所述胸衬(3)的一面与薄层(5)连接,另一面与里布(4)连接;所述胸衬(3)包括内衬(31)和棉质支撑体(32);所述里布(4)与支撑体(32)连接;所述西装整体(1)的布料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面布(2)、薄层(5)、内衬(31)、支撑体(32)、里布(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包括西装整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西装整体(1)胸部布料包括面布(2)、胸衬(3)和里布(4);所述面布(2)的一面粘接有用于支撑西装整体(1)的薄层(5);所述胸衬(3)的一面与薄层(5)连接,另一面与里布(4)连接;所述胸衬(3)包括内衬(31)和棉质支撑体(32);所述里布(4)与支撑体(32)连接;所述西装整体(1)的布料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面布(2)、薄层(5)、内衬(31)、支撑体(32)、里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西装整体(1)衣领的驳头下领(6)靠近西装整体(1)胸部的一面可拆卸设有与驳头下领(6)形状一致的弧形垫片(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8)靠近驳角(7)的一端和远离驳角(7)的一端均设有纽扣(9),所述驳头下领(6)靠近驳角(7)的一端和远离驳角(7)的一端均设有扣眼(91),所述扣眼(91)的位置与纽扣(9)相应,所述垫片(8)与驳头下领(6)通过纽扣(9)和扣眼(9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西装整体(1)在肩部设有肩棉(10),所述肩棉(10)设于支撑体(32)与里布(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易变形的冬款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西装整体(1)背部内表面中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邦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