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19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呼吸室两侧通过快速螺栓依次与带有导流孔的导流板及呈锥形的导流装置密封连接;呼吸室的顶部通过快速螺栓与顶盖连接,顶盖顶部具有一带阀门的排气口;进水端的导流装置上设置进水水质监测探头,出水端的导流装置上设置出水水质监测探头;出水口设有阀门;进水端的导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流量计、变频水泵与水质处理装置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的导流装置的出水口与水质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水质处理装置与冷暖机组形成循环控温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节水温和水体流速,水质可控,减少因为水质突变而可能产生的影响,安装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并且大大降低使用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鱼类耗氧率测试装置不能够调节流速和温度,而在不同的温度和流速下鱼类的耗氧率是不同的,这一定程度影响了耗氧率的测试准确性。同时,现有的鱼类耗氧率测试装置对于呼吸室的设计比较简单,呼吸室水流进出的均匀性较差;此外,现有的鱼类耗氧率测试装置的呼吸室不易拆装,排水排气的效果也不佳,影响了耗氧测试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具有可以调节水温和水体流速的功能,且水质可控减少因为水质突变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出水采用水质探头进行24小时监测,不再使用繁琐化学测试方法,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并且大大降低使用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包括呼吸室3,所述呼吸室3两侧通过快速螺栓依次与带有导流孔303的导流板及呈锥形的导流装置14密封连接;所述呼吸室3的顶部通过快速螺栓301与顶盖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呼吸室(3),所述呼吸室(3)两侧通过快速螺栓依次与带有导流孔(303)的导流板及呈锥形的导流装置(14)密封连接;/n所述呼吸室(3)的顶部通过快速螺栓(301)与顶盖(302)密封连接,所述顶盖(302)呈锥形,其顶部具有一带阀门的排气口(302a);/n进水端的导流装置(14)上设置进水水质监测探头(2),出水端的导流装置(14)上设置出水水质监测探头(4);出水口(16)设有阀门;/n进水端的导流装置(14)的进水口(1401)通过流量计(7)、变频水泵(8)与水质处理装置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的导流装置的出水口(16)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呼吸室(3),所述呼吸室(3)两侧通过快速螺栓依次与带有导流孔(303)的导流板及呈锥形的导流装置(14)密封连接;
所述呼吸室(3)的顶部通过快速螺栓(301)与顶盖(302)密封连接,所述顶盖(302)呈锥形,其顶部具有一带阀门的排气口(302a);
进水端的导流装置(14)上设置进水水质监测探头(2),出水端的导流装置(14)上设置出水水质监测探头(4);出水口(16)设有阀门;
进水端的导流装置(14)的进水口(1401)通过流量计(7)、变频水泵(8)与水质处理装置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的导流装置的出水口(16)与水质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水质处理装置与冷暖机组(6)形成循环控温水循环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处理装置自前之后一次包括无纺滤袋仓(13)、生物床仓(12)、活性炭仓(11)、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建军张业韡陈石吴凡顾川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